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生新闻:平民化背后的媚俗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电视新闻而言.形式是比较容易学的。比如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从推出”民生新闻”到现在不到两年.各地电视台已经纷纷模仿.办起了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2.
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的出现催生了民生新闻。近几年来,各地电视台纷纷上马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成为各新闻媒体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跟百姓最为接近的电视新闻栏目,民生新闻栏目迅速成为电视节目的收视明星和各媒体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民生新闻节目如此“受宠”呢?  相似文献   

3.
民生新闻作为城市电视台的主打新闻已经红火了三年多,对它的属性及价值判断,业内有较大分歧。有不少人认为它代表了当前电视新闻发展的方向,探求它的突破方式,也就把握住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动向。于是理所当然地认为,从九十年代以来,电视改革经历了中央台的《东方时空》、湖南台的《快乐大本营》和城市台的“民生新闻”三个阶段,“民生新闻”的成功再次证明了新闻节目应有的主体位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地方民生新闻栏目异军突起,成为我国电视新闻领域的又一道亮丽风景。在当下众多的地方民生新闻栏目中,江苏台的《南京零距离》、北京台的《第七日》、湖南台的《晚间新闻》、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以及温州台的《温州零距离》都是最具民生新闻特质的典型范式,它们以独特的新闻理念和操作方式,冲破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的重重包围,获得了其他自办栏目难以望其项背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的平民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 《青年记者》2006,(24):61-62
进入2006年,民生新闻成为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中的热点,而且竞争不断地升级和白热化。在南京《,南京零距离》、《绝对现场》、《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群雄并起;在杭州,《阿六头说新闻》、《1818黄金眼》相互对垒;在郑州,《民生大参考》、《新都市报道》、《直播郑州》同室操戈;在昆明,《晚间·关注》、《都市条形码》并驾齐驱;还有上海的《新闻坊》、安徽的《第一时间》、湖南的《都市一时间》、福建的《现场》等等也都相继亮相,取材相近、手法相似的民生新闻节目遍地开花,全面走俏。在济南,省市电视台的民生新闻热同样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相似文献   

6.
2003年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电视新闻”在收视率上大获成功以来,成都、广州、海南及我省等地相继策划并推出了类似的新闻节目,各地方台不约而同地把本土特色浓厚的“民生新闻”当作竞争时代拓展生存空间的神奇法宝。浙江省级频道及各地市台也都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阿六头说新闻》到《温州零距离》、《直播绍兴》等,收视率表现不俗。于是新闻热线成了投诉热线,一档新闻节目源90%来自百姓的报料。但是在大家一哄而上的热闹劲背后,是否需要一些冷静的思索呢?  相似文献   

7.
张昊 《新闻三昧》2006,(1):84-85
纵观近期电视新闻节目,地方电视台方言新闻成为时下亮点。仅以长三角地区为例,2004年元旦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开播《阿六头说新闻》后,多家电视台纷纷效仿,南京电视台《听我韶韶》、无锡台《阿福聊斋》、南通电视台《总而言之》、绍兴台《师爷说新闻》、苏州《天天山海经》、《苏阿姨谈家常》、扬州电视台《今日生活》都是此类方言新闻节目,除此之外,四川、湖南、广东、福建等省的不少城市电视台也都开办了方言新闻节目,而且收视率极高。  相似文献   

8.
自2002年《南京零距离》开播以来,南京地区一直是城市台和省级电视台电视新闻竞争的桥头堡。由于早间和午间时段央视新闻具有绝对的优势,省级台、城市台之间的新闻搏杀在晚间时段表现得最为充分。我们以南京地区晚间(17:00—24:00)主要新闻节目(2005年南京地区收视率前30名的新闻节目)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2005年南京地区新闻竞争的概况、特点,以探求中国以城市区域为中心的电视新闻竞争的现状,并做一点前瞻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相比,民生新闻的主持人不再是要求字正腔圆,反而以独特的个性、富有魅力的语言等特点而著称.本文以《南京零距离》《第七日》等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为样本,从这类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平民化"视角、"多样化"语言等方面,论述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0.
刘莉 《记者摇篮》2010,(9):13-14
论起这几年各地最为“抢眼”的电视新闻节目品种,业内人土恐怕都会想到民生新闻。的确,近几年来,随着一批以反映和报道百姓日常生活为宗旨的电视新闻栏目的开办,民生新闻节日渐次在各地电视观众的视野中凸显出来。在有些城市,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电视刷。  相似文献   

11.
项国雄  黄璜 《新闻界》2005,(1):32-33
2002年1月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开播了全新的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从此民生新闻成了各省台的一朵奇葩,江苏电视台各频道纷纷出台民生新闻栏目拉动收视率,结果屡试不爽。在民生新闻成功挖掘了新闻节目收视潜力的时候,南京地区的民生新闻栏目也走到了质和量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
孙丽 《新闻传播》2010,(6):56-56
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第一档民生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随后全国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在全国各地掀起“电视民生新闻热”。  相似文献   

13.
金源  赵晴 《新闻前哨》2006,(9):70-70
民生新闻以其民生视野、民生态度和民生情怀日益成为新闻界的新宠,电视领域的民生新闻更是备受观众青睐。武汉电视台去年推出了该市电视新闻史上第一个民生新闻节目——《百姓连线》,如今收视率跃居武汉电视台所有自办节目的第二位,这证明它有助于地方电视台走出困境。但欣喜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表明电视民生新闻水平仍然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4.
李菁 《传媒》2016,(13):91-93
不同于其他节目,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对主持人角色定位、语言风格、个性形象等都有着全新要求,《新闻现场》栏目具有内容丰富、时效性强、板块化编排、多媒体联动等特色,栏目主持人在团队、语言、风格等方面都形成了特色鲜明,在主持群打造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和模式.本文以《新闻现场》栏目为例,探讨电视新闻节目主持群的打造艺术,以期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艺术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当下的媒体大战中,电视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变为电视新闻节目的竞争,呈现央视、省级台、城市台等多元发展的局面。尤其是城市电视台的自办新闻节目面临着央视、省级台的双重夹击,纷纷占领民生新闻阵地,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民生新闻大战。但数年之后,诸如新闻节目的同质化、强势  相似文献   

16.
最早的民生新闻诞生于以社会新闻为主导的都市报和晚报中。2002年江苏台《南京零距离》的开播被认为是城市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首创,尤其是电视民生新闻,因为人们茶余饭后看电视的时间增多.而百姓最关心和自身密切相关的新闻。民生新闻寻求到了舆论监督和政府职能和谐的沟通渠道,并在政府和民众之间搭建了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17.
蔡懿 《视听界》2004,(6):21-23,25
2003年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电视新闻”在收视率上大获成功以来,成都、广州、海南及浙江等地相继策划并推出了类似的新闻节目,各地方台不约而同地把本土特色浓厚的“民生新闻”当作竞争时代拓展生存空间的神奇法宝。浙江省级频道及各地市也都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阿六头说新闻》到《温州零距离》、《直播绍兴》等,收视率表现不俗。于是新闻热线成了投诉热线,一档新闻节目源90%来自百姓的报料。但是在大家一哄而上的热闹劲背后,是否需要一些冷静的思索呢?  相似文献   

18.
孙灵囡 《青年记者》2006,(24):63-64
2003年,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推出了《阿六头说新闻》,一时间,用方言说新闻成为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一大亮点。方言节目在广州、杭州、重庆、成都获得成功后,更成了各地方电视台着力打造的新闻节目。我们应当注意到,它们的成功绝非偶然。这种新的新闻节目形式,不仅延续了民生新闻“新闻的主角是平民、新闻的视点是平民”的成功关键和精髓所在,更胜在精确的受众分析和定位。方言新闻节目摒弃了争取所有受众的策略,转而锁定特定的受众,用方言这种古老的地域文化,消解电视媒体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将节目观众定位在本土化、小众化、平民化,从而成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地方电视台新闻栏目异军突起,成为我国电视新闻领域的义一道靓丽风景,例如:江苏台的《南京零距离》、北京台的《第七日》、湖南台的《晚间新闻》、杭州台的《阿六头说新闻》、杭州台的《明珠新闻》、陕西台的《都市快报》等,都以挖掘本地民生新闻、创新新闻播报方式,冲破电视剧和各类娱乐节目的重重包围,获得了其他自办栏目难以望其项背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20.
党和政府对民生意识的强调以及对舆论监督的重视,为民生新闻的兴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了《南京零距离》,开创了民生电视新闻节目先河。同一时期,各地城市电台也纷纷进行民生广播新闻的探索。2002年,当时的嘉兴台在早新闻节目中推出了《昨夜今晨》子栏目,2005年新闻综合频率又将《昨夜今晨》和《市民热线》整合重组,推出民生新闻新栏目——《阿德对你讲》,成为嘉兴广播新闻的一个亮点,受到广大听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