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报纸发行工作,是报社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怎样搞好党报发行?这不仅是党报的社长,总编辑应该重视的大事,而且也是每一个记者、编辑以及报社工作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40多年来,党报在发行工作中的老观念是:报社负责出版报纸,邮局负责发行。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一些采编人员只顾埋头办报,不管报纸发行的好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2.
我国改革开放已届三十年了。回眸改革初期那几年新闻宣传那种生气勃勃的动人情景,实在令人留恋和向住。当时,报纸充满了改革的声音,无论是农村包产到户(即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宣传,还是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宣传,都搞得有声有色,令人瞩目。1985年11月全国记协在重庆召开省、市报纸经济体制改革宣传经验交流会,重庆日报在会上介绍了报纸对改革宣传和新闻自身改革的情况及经验,  相似文献   

3.
不怕记者没稿子,就怕缩辑有框子。我们的报纸是办给人看的,还是办给人写的?编辑是要为记者做嫁衣,还是要给记者当伴娘?不怕记者没搞子,就伯编辑有框子。  相似文献   

4.
或许有人看了文章的题目会感到奇怪:报纸当然是编辑办的了,记者写稿,编辑编稿,然后印出来,就是报纸。怎么可能是报纸来“办”编辑呢?话是一点也不错的。从报纸的“生产流程”来说,报纸是“我”生产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是《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对每一个报纸编辑、特别是大报理论版和经济理论专业报纸的编辑来说,应该是基本的常识。可是,去年10月29日经济学周报第二版刊登的《论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计划体制》一文中,却将《决定》误刊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决议》;去年11月28日解放日报《新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是《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对每一个报纸编辑、特别是大报理论版和经济理论专业报纸的编辑来说,应该是基本的常识。可是,去年10月29日经济学周报第二版刊登的《论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计划体制》一文中,却将《决定》误刊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决议》,去年11月28日解放日报《新  相似文献   

7.
好新闻是报纸质量的标志,编辑作为报纸出笼的最关键一道工序,对报纸出版质量影响极大,不可忽视。那么,在“好新闻”制作中,编辑真正应该起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笔者欲从多年从事编辑工作的经验积累中,浅谈对这方面的看法。编辑要搞好选题策划按常理来讲,编辑只管将稿件编出来,至于选题,那主要是作者的事。其实,编辑出题,记者或通讯员作答,  相似文献   

8.
或许有人看了文章的题目会感到奇怪:报纸当然是编辑办的了,记者写稿,编辑编稿,然后印出来,就是报纸。怎么可能是报纸来“办”编辑呢? 话是一点也不错的。从报纸的“生产流程”来说,报纸是“我”生产的。但是,无论是7年多的记者生涯,还是7年多副总编辑的工作中,却常常有一种被新闻赶着走、被报纸赶着走的感觉。比如说,当记者时,确实常常在改革开放的第一线发现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事物、有感人  相似文献   

9.
1、您所在的报纸国际版编辑有多少人,是否有自己的驻外记者?分管多少版面?与国内记者、编辑相较比例是多少? 2、作为国际版编辑,您是否有驻外工作的经验?如果有,是否对您的编辑工作有帮助? 3、您平均每周的发稿量是多少?请举例说明所发排稿件的时效性和版面的安排。  相似文献   

10.
随手翻翻几本新闻杂志,有关“总编辑要当首席记者”方面的文章不少,其意思大多为总编辑要多采写新闻,写好新闻,当好报纸的第一支笔,也就是首席记者。对此,我们做一般编辑的心里总是酸溜溜的:为什么连总编辑都不愿当报纸的首席编辑呢? 总编辑不当“新闻官”,深入下去调查研究,了解情况,采写稿件,并从中体会记者写稿的艰辛,本意是不错的,也值得提倡。时下的问题是,一些新闻单位本来对编辑工作就重视不够,总编辑又都忙着采写,哪还有精力顾及编辑工作呢?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容易给人连总编都不愿从事编辑工作的感觉,编辑工作更难以引起重视了。其中有些人这样认为,编辑不就是剪刀加浆糊、涂涂抹抹嘛,不需多大的学问,坐得住就行。事实证明,办好一张报纸,应把编辑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来考虑,编辑是一种特殊复杂的劳动,一个优秀的编辑就是一名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英国报业大王诺思克利夫勋爵说过,“记者为报纸写文章,但创造报纸的却是编辑。”我国一些老新闻工作者强调:“报纸工作应该以编辑部为中心。”在选拔编辑时应考虑到从优秀的记者中挑选,一般来说,编辑应该是记者中的佼佼者,只不过编辑不易比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工作怎样为“四化”建设服务?怎样提高报纸的宣传质量、特别是经济宣传的质量?怎样掌握新闻工作的规律性?这些已经成为报纸工作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四川日报于最近成立了新闻研究所,将从基础工作做起,加强新闻理论和业务研究,培训年轻的编辑、记者,促进报社编采人员加快提高业务水平,推动改进报纸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我国的新闻有两个腔调:一个叫“新华”腔,一个是“人民”调。这话虽有偏颇,但提出了怎样培养有独立风格的记者问题。何谓有独立风格?笔者认为,这种风格包括有独到的见解、独具匠心的取材和特有的写作形式等。一张报纸具有一些有独立风格的记者,无疑会提高报纸的指导性,可观赏性,提高报纸质量。 那么怎样培养有独立风格的记者?两个因素很重要:一个是自身因素,一个是外在因素。 说外在因素,主要是总编辑和编辑。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记者构成了报纸编采工作的总体系统。一张报纸就是经过编辑、记者的紧张有序工作才得以同读者见面的。因此,认识和处理好编辑同记者之间的矛盾与统一关系,对于提高报纸质量、增进宣传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一般角度上观察,编辑与记者的关系是统一的。这首先是因为他们共处于一个工作体系之内,承担着共同的任务和责任,有着共同的工作目标和服务对象,属于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在激励着人们大胆地去探索,实践。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记者怎样开拓报道的新路子?记者的调查研究工作有何新的要求和特点?最近,我们就上述问题,访问了长期值夜班的人民日报社务委员丁济沧同志。老丁说,当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深入展开,这是一场非常深刻的变革。过去重庆、武汉、辽宁等一些重点企业搞过试点,也作了  相似文献   

15.
“现在我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报纸走向更开放的市场,还要不要强调政治家办报?”“我们的报是经济、专业、生活娱乐类型的,也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原则吗?”“讲政治家办报原则是新闻媒体头头脑脑的事。作为一个普通编辑记者也要坚持吗?”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类似的种种认识,我们认为,强调毛泽东讲的要“政治家办报”这一原则,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1、您所在的报纸国际版编辑有多少人,是否有自己的驻外记者?分管多少版面?与国内记者、编辑相比比例是多少? 2、作为国际版编辑,您是否有驻外工作的经验?如果有,是否对您的编辑工作有帮助? 3、您平均每周的发稿量是多少?请举例说明所发排稿件的时效性和版面的安排。 4、作为国际版编辑,您如何与驻外记者或特约记者、撰稿人取得联系并预约稿件?您从哪几个方面将国际报道与国内新闻报道建立有机联系? 5、在运用好新华社通稿的同时,贵报怎样努力办出自己  相似文献   

17.
詹国枢 《新闻界》2000,(4):19-20
办了多年报纸,有些问题却一直没弄清楚或者说没完全弄清楚。 比如,报纸该登什么稿? 有时,记者发来一篇稿子,编辑看了说,这稿子,没啥意思,不登了! 有时,报纸登了一些稿子,记者看了说,这样的稿子也能见报?没劲!...  相似文献   

18.
浅谈报纸编辑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纸编辑是报纸编辑方针的制定者,是报纸整体形象的设计师,同时,也是每一阶段新闻报道活动的具体策划者和组织者,是记者从事采访写作的指挥员和参谋。如果说记者的工作对象是单篇的稿件。编辑的工作对象则是报纸这样一种集合体。编辑工作的目标是生产出由各类稿件组合成的综合产品——报纸。因此,报纸编辑就必然处在“集大成”和“总把关”位置。  相似文献   

19.
报纸要提高报道质量,最根本的是调动起编辑记者的积极性。有了这种积极性,大家就会主动去学习钻研,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这样,报纸就能越办越好。怎样去调动编辑记者的积极性?我看,一些新闻单位越来越注重于金钱。一些领导用了很大精力去研究制订一套  相似文献   

20.
报纸要提高报道质量,最根本的是调动起编辑记者的积极性。有了这种积极性,大家就会主动去学习钻研,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这样,报纸就能越办越好。怎样去调动编辑记者的积极性?我看,一些新闻单位越来越注重于金钱。一些领导用了很大精力去研究制订一套考核奖罚制度,企图用钱来激发编辑记者的积极性。在东张西望、互相攀比中,奖罚的项目越来越繁琐和出奇。比如说,规定每个记者每月发多少重点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