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影的诞生: △世界公认的现代电影诞生的日期是1895年12月28日。这一天下午,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西·卢米埃尔)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第一次售票公映电影。初期的电影: △卢米埃尔兄弟最早放映的电影有《墙》、《火车到站》、《婴儿喝汤》、《卢米埃尔工作的大门》、《水浇园丁》等等,每部影片只有一分多钟,每次放映十几部,约20多分钟。这些影片摄影技术高超,造型优美,在《墙》中,甚至运用了“倒放”的特技,使推倒的  相似文献   

2.
电影一百岁     
电影一百岁汤恒电影诞生的日子1895年12月28日下午,法国巴黎卡普辛路14号格郎大咖啡馆的地下室,路易.卢米埃尔兄弟俩站在大门口,非常激动,这是他们第一场出售门票的电影放映活动。这天放映的影片有《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拆墙》等10部,加在一起才2...  相似文献   

3.
1895年12月28日法国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第一次播放了自己拍摄的《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工厂的大门》等十余部短片,从此.这天就成为电影的诞生日。而现在.电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满足精神和文化上的双重享受。丹尼尔.贝尔曾经说过”我坚信.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  相似文献   

4.
刘璇 《学周刊C版》2011,(2):13-14
自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咖啡馆的地下室.公开售票放映了世界第一部电影《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至今.在短短百余年里。电影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艺术流派与影视类型.完成了从一种单纯的艺术类型到融合艺术、商业和文化于一体的影视文化的蝶变。在众多的电影门类中以描述青少年成长经历为题材的成长电影与青少年的联系最为密切。本文笔者主要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审视成长电影中的家庭道德教育.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周四,我们很荣幸来到中国电影博物馆,在这里上了《辉煌的电影艺术》一课。在这节课上我们既学到了很多知识,又觉得非常生动有趣。在第一展厅我们了解到有关电影诞生的很多知识,知道了德国的马莱、美国的爱迪生、法国的卢米埃尔等都为电影的诞生做出了贡献,还了解到电影是光与影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无声电影是对在有声电影发明之前的所有电影的统称。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放映了《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短片,电影由此诞生。在中国,于1905年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最初的电影都只有影像而无对白和声效,也就是现在所称的无声电影。  相似文献   

7.
曲玮婷 《教书育人》2010,(4):109-110
无声电影是对在有声电影发明之前的所有电影的统称。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放映了《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短片,电影由此诞生。在中国,于1905年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最初的电影都只有影像而无对白和声效,也就是现在所称的无声电影。  相似文献   

8.
一、序言影视艺术是声画完美结合的产物。其中电影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从1896年卢米埃尔兄弟上影《水浇园丁》等影片给人们造成一种奇异的感觉标志着电影的诞生到1927年有声电影的出现标志着电影的完善,到如今已有百年历史。在其百年的成长过程中它不断博众家之...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13,(25)
梦想,尽管有时不切实际,但毫无疑问,它是人类最天真、最无邪、最美丽、最可爱的愿望. 一直以来,电影都被当成是一个制造梦想的产业.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里,放映了他们自己拍摄的短片《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这一天被电影史家们定为电影正式诞生的日子.  相似文献   

10.
你能说出人类第一支歌、第一首诗、第一幅画诞生的确切日期吗?恐怕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但被称为综合艺术的电影,却有一个世界公认的诞生日期:1895年12月28日。这一天,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馆,放映了他们所拍摄的“活动照片”——《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婴孩喝汤》、《园丁浇水》等,观众第一次在白色幕布上看到活动的人像,惊叹不已。消息传开后,连当时的俄国沙皇、英国国王、奥地利皇帝也按捺不住先睹为快的念头,想瞧一瞧这起先只能在马戏场当杂耍的新鲜玩艺。从此,电  相似文献   

11.
当电影由一种纪录性“写实”(卢米埃尔)呈现,演进为以某种“特定叙述方式”展示故事,从而引起人们的推想、悬念和惊奇时,电影成为严格意义上(“掌握世界的艺术方式”)的艺术。这在卢米埃尔的《水浇园丁》中初露端倪,在梅里爱的“排演片”、“变形片”中已得到确认。故而乔治·萨杜尔说:“梅里爱以他真正叙事性的影片,创造了故事片的样式。”到了格里菲斯的手中,电影艺术的叙述方式已奠定基础(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格里菲斯创造了电影的句法。在1908年以前电影还只是在拼凑字母;但自从有了格里菲斯之后,它就开始有了银幕文法和摄影修辞了”(拉姆萨语);苏联电影学派则使电影艺术的特定叙述方式得到完善和深化(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蒙太奇理论和文法规范);被人们称之为“现代蒙太奇”(戈达尔式)的叙述方式和方法,则强化了电影叙事的破碎感、断裂性,使电影的故事性更晦涩、更迷乱,从而增强了人们对电影艺术叙述方式自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1895年12月28日是电影的生日,法国工业发明家卢米埃尔兄弟的戏谑之举,为世界艺术喜添一丁.从此,人类宣布进入了映画纪元。电影发明后,人们被银幕上的世界深深吸引。然而,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充当着“艺术的哑巴”的角色。在科技发展的促动下,声音,在电影诞辰30多年后才姗姗来迟。  相似文献   

13.
1995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为使广大读者了解电影百年来所走过的历程,本刊特汇集了有关资料。 1895年——6月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将参加涅威尔市照相会议代表们下船的情形拍下来,这被公认为新闻片的雏形;9月美国人阿马特发明幻影放映机,使胶片每一格形像能停留一霎。这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2013,(9):71-71
梦想,尽管有时不切实际,但毫无疑问,它是人类最天真、最无邪、最美丽、最可爱的愿望。一直以来,电影都被当成是一个制造梦想的产业。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里,放映了他们自己拍摄的短片《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  相似文献   

15.
1895年12月28日的下午,一名叫卢米埃尔的法国人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里,放映了自己拍摄的几个影片片段。这一事件标志着一种崭新的艺术娱乐形式———电影的诞生。如今,电影在拍摄技术和视听效果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虚拟技术的运用,也带来了电影事业的深刻变革。电视的设想和理论早在1870年就出现过。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视开播,却是在半个多世纪后的1939年世界博览会上,以后便迅速风靡了全世界,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衷心希望本栏目能为同学们创立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影视世界,使同学们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获得美的熏陶和人性的升华。  相似文献   

16.
小倩     
1895年12月28日的下午,一名叫卢米埃尔的法国人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的地下室里,放映了自己拍摄的几个影片片段。这一事件标志着一种崭新的艺术娱乐形式———电影的诞生。如今,电影在拍摄技术和视听效果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虚拟技术的运用,也带来了电影事业的深刻变革。电视的设想和理论早在1870年就出现过。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视开播,却是在半个多世纪后的1939年世界博览会上,以后便迅速风靡了全世界,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衷心希望本栏目能为同学们创立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影视世界,使同学们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获得美的熏陶和人性的升华。  相似文献   

17.
徐佳钰 《新读写》2021,(4):41-41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了一部纪录片《火车进站》,人们对于电影这一新事物的突然出现,表现得十分惊讶,十分排斥。而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人们沉迷于各种短视频平台中不可自拔。人们对于同类事物在不同时代的看法和行为差异巨大,我们应为之警醒,它启示我们应当客观看待事物.  相似文献   

18.
柳萌 《文教资料》2012,(33):177-180
第一次接触马丁·斯科赛斯,是在上外国电影史的课堂上,老师为我们放映了《雨果》的片段,这好像是马丁·斯科赛斯为电影写的一封情书,这是他写给梅丽爱的一封情书,影片中包含了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梅丽爱的《月球旅行记》等一些列的历史性的艺术作品。影片故事背景也是在一个很大的火车站里,钟表发条的声音、火车进站的声音以及放映机的声音是贯穿整部影片的自然音效。使得剧情衔接的很有节奏感,让观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跌宕起伏的感觉。那么这封情书是如何写成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9.
电影属于二十一世纪的艺术这是人类梦想的。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的一家咖啡厅用投射的方法放映了12部(每部一分钟)影片之后,电影经历了从诞生到成长,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传统电影到向高科技进步的较为完整的发展历程。中国电影从1905年到1931年经历了筚路蓝缕的拓荒期之后,迎来了30年代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高潮。年轻的左翼电影艺术家们,勇敢地高扬直面人生、直面社会的现实主义旗帜,难怪外国电影学家说:“新现实主义始于中国30年代电影。”就电影艺术本身而言,学习好莱坞的电影叙事与剪辑技术,借鉴苏联蒙太奇经验,他们作了极其可贵的探索与创造,拍摄了不少的经典名片:如蔡楚生编导的《渔光曲》艺术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于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成为中国电影第一部获奖作品;吴永刚编导的《神女》具有最初的现实主义风采,是中国默片的典范之作;郑正秋导演的《姊妹花》轰动一时;袁牧之编剧并主演的《桃李劫》,是中国有声电影划,时代的作品,由他编导的《马路天使》,是一部久享盛誉的现实主义电影的奇葩……那时,还涌现出可与嘉宝、玛琳·黛德丽媲美的阮玲玉、天才的演员赵丹,以及“金嗓子”周璇、胡蝶等一代影星,他们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永远闪耀着不朽的艺术光辉。在今天,回眸不仅仅只是为了重温,更是为了艺术未来的进步与希望。一编者  相似文献   

20.
苟寒梅 《山东教育科研》2014,(9):I0008-I0008
时至今日,《雾都孤儿》已经问世一百多年,早已成为享誉世界的名著,成为深受各国读者喜爱的经典作品。可以说《雾都孤儿》已经成为了世界历史长河中的典藏。这本书曾无数次的被改编成电视、电影以及舞台剧。2005年,国际知名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也把这本书拍成了电影搬上了荧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