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要从高校目标、政府责任、社会功能等不同角度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定位,并明确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努力方向:构建多学科支撑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搭建校政企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助推体育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推开,高校重视程度逐渐加强,师资队伍日渐完善,课程建设稳步推进,服务平台更为多元,保障条件不断加强,但仍面临全面推进不足,教育标准缺失,课程体系建设薄弱,师资队伍结构失衡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完善制度,建立健全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政策。建立标准,多层次、多领域推进标准更新与完善工作。开设课程,“专创融合”引导构建高校体育产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等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存在着创新创业机制不完善、实践平台和实践环境缺乏、保障体系不健全、课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可以从顶层设计出发优化体制机制、深化教改并丰富课程、"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打造"双创"师资的长链条、构建多层级实践平台、培育"双创"校园文化氛围、推进精细化服务体系六个方面,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空间。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本文以培养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深入分析了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从政府、高校、企业和大学生个人四个层面来实现这次深刻的教育改革,最后提出构建"互联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搭建"线上线下"实训平台和加大扶持力度等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扶持学生毕业后成功自主创业,必须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入手。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阐述了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传授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并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创业"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代名词,而大学生是这个创业时代的中坚力量。本文从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完善"保障机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对于培养双创人才,促进国家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对人才质量需求更为严格,因此,高校更加需要注重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在高校双创教育中,目前出现了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教学水平相对落后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双创教育实践发展需求,因此,需要高校转变教学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立足经济转型升级背景,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分析经济转型中高校双创教育实践现状,进而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专师范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根据时代要求和师范性特点,高专学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应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为重要目标,通过建章立制;构建创新创业"双导师"团队;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途径扎实、有效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全国高校正顺应时代潮流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但从整体上看还不够完善.本文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以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策略,并就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专业是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不可或缺的专业,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需要不断提高计算机专业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当结合"众创空间"建设,构建基于万众创新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根据专业需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整合校内教育技术资源推动创新型实验教学建设,发挥协同创新作用,积极开展校外众创合作,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高水平、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