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总结瓣膜置换术治疗合并巨大左室的重症风湿性瓣膜病36例。[方法]从2002年1月至2006年10月,共36例重症风湿性瓣膜病巨大左室病人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术8例,主动脉瓣置换术6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置换术22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18例,左房折叠术15例。[结果]治愈好转31例(86.1%),术后早期死亡3例(8.3%),术后室颤和严重低心排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合并巨大左室重症风湿性瓣膜病的优选方法,良好的心肌保护以及加强围术期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瓣膜性心脏病合并妊娠剖宫产的麻醉处理及围术期的综合治疗。方法:对14例妊娠合并瓣膜性心脏病剖宫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产妇选用硬膜外麻醉,4例因术前ASA评级Ⅲ级行全身麻醉,术前、术中积极防治心衰。结果:对合并瓣膜性心脏病的孕妇实施剖宫产手术14例,除1例因拔管时发生过度的应激反应致心力衰竭死亡外,其余均无麻醉并发症并安全出院。结论:对瓣膜性心脏病孕妇实施剖宫产术麻醉,术前要根据ASA评估选择麻醉方式并准备之,术中根据CVP进行补液、根据药理特性选择性使用麻醉药品、根据瓣膜病变的类型调整心率,加之术前、术中积极正确地防治心衰、改善心功能等综合治疗及围术期合理应用抗凝剂,可提高麻醉安全性和降低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腹部闭合性肾损伤6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66例闭合性肾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肾损伤中,Ⅰ级11例,Ⅱ级25例,Ⅲ级17例,Ⅳ级12例,Ⅴ级1例,伴有合并伤27例。保守治疗49例,手术治疗17例,其中包括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5例。治愈64例,死亡2例。结论:1)CT、B超检查准确率高,是诊断肾损伤的主要方法;2)迅速而正确的病情评估是治疗的关键;3)大多数腹部闭合性肾损伤可以采取保守治疗;4)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创伤小,止血迅速有效,可作为Ⅲ级肾损伤的首选治疗方法,亦可作为肾修补术后继发性出血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塞所致脑疝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对大面积脑梗塞所致早期天幕疝5例采用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同时剪开硬脑膜。结果 5例全部存活,随访3-6个月,患肢肌力Ⅱ-Ⅲ级2例,Ⅳ-Ⅴ级3例,不全运动性失语1例,无1例发生癫痫。结论大面积脑梗塞经积极内科治疗后发生早期天幕疝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是救治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科非心脏手术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总结分析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521例胸部非心脏手术术后发生心律失常1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25例心律失常者,通过护理干预118例康复出院,5例转内科治疗,2例术后合并并发症死亡。结论胸科非心脏手术术后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常见,加强临床护理和监测,大大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我院1976—1988年间以闭式扩张法治疗61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情况。全组均行左侧径路,一次扩张到位。除1例术后早期因左心衰竭死亡外,均恢复正常工作或家务劳动。并有5例女患者又妊娠及分娩,本文还对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手术技巧术术后处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所致脑疝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方法.方法:对大面积脑梗死所致早期天幕疝16例采用额、颞、顶去骨瓣减压术,同时剪开硬脑膜.结果:16例全部存活,随访3~6个月,患肢肌力Ⅱ~Ⅲ级5例,Ⅳ~Ⅴ级10例,不全运动性失语1例,无1例发生癫痫.结论:大面积脑梗死经积极内科治疗后发生早期天幕疝者应积极手术治疗.去骨瓣减压术是救治本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和优势.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其中48例患者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手术(为经桡动脉组),30例患者接受经股动脉介入手术(为经股动脉组),比较两种术式患者的平均穿刺时间、术中动脉痉挛发生率、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经桡动脉组患者平均穿刺时间较经股动脉组时间长(P<0.05),且术中动脉痉挛发生率较经股动脉组高(P<0.01),两组手术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经桡动脉组的术后并发症远低于经股动脉组(P<0.01).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冠心病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介入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和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实行了腹腔镜下肿瘤囊壁剥除术,保留了卵巢;对3例多囊卵巢行打孔术;对9例异位妊娠患者,6例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3例行保守手术.结果:3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无1例出现并发症,近期随访无复发.异位妊娠保守手术者均于术后二周复查血HCG为阴性,无持续妊娠,无术后出血.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可靠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尤其附件良性病变是腹腔镜手术的最佳适应证,值得有条件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取石术的优势、手术要点及术后处理。方法分析4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手术方法和操作要点。结果47例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15min,平均术中出血50mL,平均住院8d。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理想的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在医生或康复体育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是控制冠心病的关键。本文就大多数冠心病病人进行体育锻炼,针对运动处方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心电图变化及转归。方法对27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上多表现为不典型性心绞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闷及心悸;心电图示持续性缺血ST-T改变、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界向左或左下扩大,心电轴不偏或左偏。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症状、体征相互掩盖,病情复杂,容易误诊和漏诊,所以明确诊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作用.方法对1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常规治疗.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有效降低焦虑情绪,使患者主动配合医疗护理,从而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在本院心内科于2002.9~2004.5月完成冠心病介入治疗371例的主要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科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共371例;总并发症发生率5.12%,冠状动脉痉挛1.62%、急性闭塞0.27%无再流1.08%,室颤0.27%、冠状动脉夹层1.35%、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0.54%等.结论: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介入器械的改进,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但仍应引起介入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脂肪肝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分析1380例中老年人脂肪肝与体重指数(BMI)、平均血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吸烟、饮酒之间的关系。并对脂肪肝、肥胖与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380例中老年正常体形(BMI<28kg/m2)与肥胖者(BMI≥28kg/m2)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0.09%和28.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脂肪肝的患病率与高甘油三脂血症呈显著上相关(OR=3.398,P<0.01),与高胆固醇血症呈正相关(OR=1.579,P<0.05)。在肥胖和脂肪肝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分析中,脂肪肝组中冠心病危险因素除高血压外,OR值均高于肥胖组。结论:中老年人群中,脂肪肝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影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临床路径工作模式已被运用于冠状动脉造影、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冠心病健康宣教等临床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通过对现状进行分析与讨论,指出在冠心病诊疗中使用临床路径工作模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离CHD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的培养条件下制备树突状细胞(DC),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B7-2)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对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分析评价冠心病(CHD)患者DC的功能状态,结果表明,CHD患者DC处于激活状态,此可能是CHD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冠心宁、银杏叶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2例予冠心宁注射液、银杏叶注射液各10ml,每日一次静脉滴注,疗程2周,其它治疗方法与对照组50例相同.分别观察主要症状、体征变化,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监测心电图、血粘度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心电图总有效率(94.0%、88.0%)与对照组有效率(70.0%、68.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血粘度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宁、银杏叶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探讨选择性右冠状动脉造影术中旋转推送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对2002.9~2003.10月在我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常规行选择性右冠状动脉造影术,未顺利成功完成右冠状动脉造影术者,均采用旋转推送法成功完成造影.结果:常规行选择性右冠状动脉造影术,成功完成右冠状动脉造影术153例;一例右冠状动脉缺如,其余46例均采用旋转推送法成功完成造影.结论:旋转推送法是安全和可靠的,更有利于PIC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脉介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本院2002.9~2005.3月300例经桡动脉途径完成冠脉介入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行冠状动脉造影术182例,行冠脉介入治疗118例,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9.3%.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脉介入是可行的和安全的,并发症少,痛苦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