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疑”是指善于发现问题。陶行知曾经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找到独立解题的思路。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教育部袁振国副司长最近专门发表了题为“问题与答案,哪个重要?”的文章,大声疾呼“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那么数学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是创造过程的起点,也是创造过程的动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经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想办法去解决,才有了思考,才有问题解决的办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未必有创造,但没有问题肯定不会有创造。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造的基石,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可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有着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那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4.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牛顿讲过:“若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明”。陶行知也言简意赅的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如果没有问题,一切知识都会成为令人生厌的无病呻吟.学生就不可能有求知的欲望和要求.教学也就不可能存在任何真正的实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  相似文献   

5.
掌声响起来     
爱因斯坦说:“只有个人才能思考,从而能为社会创造新价值,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而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首先当然就必须积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想象的时空。然而,有些教师对某些细节问题往往不加深究,尤其是说话绝对化,因而导致学生思路单一、思维僵化,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发展。下面,举例来说。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课堂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意识"是个体对事物的一种探究、怀疑、猜测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的策略主要有: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良好习惯;重视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等.  相似文献   

8.
邹大刘 《考试周刊》2012,(63):84-84
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探索、创新、发展。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要把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摆在重要地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有了问题,有了批判,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和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培养学生批判意识,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更是如此,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去勾勒。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十分重要,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袁振国教授曾说过:"创造始于问题,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随着新课改教学的推进,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提问意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人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人手。问题意识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创建问题意识氛围。学校应该有很好的意识氛围。学校领导要支持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在学生中倡导多思多问、敢思敢问、善思善问的意识和行为。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互助思考,勇敢  相似文献   

12.
学生议论文写不好.多数情况下不是表达技巧的问题,而是不会思考,没有思想。观察学生,可以发现。凡是有些探究意识、爱思考问题(甚至经常说“感到苦闷”)的学生。发议论的水平相对比较高。思考意识来自独立的生命意识,有了属于个人的阅读。有了属于个人的思考,意志不再由“统一思想”取代,人也就慢慢地“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13.
在实际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最重要的是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意识。这些意识包括:首先,教师要有重视基础知识教学的意识;其次,教师要有让学生预习的意识;第三,教师要有让学生动起来的意识;第四,教师要有让学生独立、安静、深入思考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潘迎迎 《成才之路》2009,(15):95-96
“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性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思想,创设民主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创设轻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创设和谐的评价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倡导开放的活动方式,促进多层次学生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有了问题,有了批判,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和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培养学生批判意识,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更是如此,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去勾勒。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可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自主、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我们有许多教师时常感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其实,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的一个最深刻的表现便是不愿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宋永贞 《考试周刊》2012,(35):62-63
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要营造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要引导学生解题后思考,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三要落实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力量,新时代背景下,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人,要对生活和事业热情、执著,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爱心,公正正直,在其职业生涯中,具有生命意识、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教师既要关注自身生活质量,善于自我调节,追求职业幸福,也要关注学生生命,积极开展主体性教育;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能够改变教育观念,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有自我发展能力,能够自觉学习,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19.
胡亚玲 《新疆教育》2012,(5):133-133,121
在教育教学中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探究式学习呢?  相似文献   

20.
<正>问题意识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早在上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因此,在教学中唤醒学生强烈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