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人格魅力在人际沟通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教师人格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教师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要提高教育的成效,必须拥有一大批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而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必须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和实践.凡是成功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烛照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为基础.“学校教育过程中由于教师某些认识上的限制和教育行为的偏差,给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学生的意识和行为还处于模仿阶段,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他们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这一切最终凝聚成教师的人格魅力,时时影响学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朱嘉慧 《科教文汇》2008,(30):11-11
本文阐述了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及其构成、对潜教育价值进行剖析,提出提高教师人格魅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洪霞 《大众科技》2006,(4):190-191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教育及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而爱是人格魅力中重中之重的因素,但爱是需要学习的能力.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学会尊重、了解、责任、关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张文翼 《内江科技》2011,32(12):65-66
高校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指从事高等教育教师的道德品质、性格、气质、教育教学能力对大学生产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它作为一种看不见的教育力量,实属潜在课程范畴,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影响。探讨高校教师人格魅力的潜在课程功能,有助于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和开发设计潜在课程提出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尹江华 《科教文汇》2007,(1X):20-20
在教师所应具备的各种素质中,无疑人格魅力是最核心的灵魂。古往今来,教师的人格魅力,不单是修养境界的问题,而是一个不可或缺和无法替代的教育因素、一种看不见的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7.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以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为基础。”学校教育过程中由于教师某些认识上的限制和教育行为的偏差,给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学生的意识和行为还处于模仿阶段,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他们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这一切最终凝聚成教师的人格魅力,时时影响学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高云鹤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260+167-260,167
教师是学校教育责任的直接承担者,教师的言教与身教同时对被教育者发挥着作用。所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对被教育者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的举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以身作则,对学生倾注更多的师爱,平等对待和尊重学生,以言教与身教的良性示范作用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9.
杨洁 《科教文汇》2011,(9):150-150,152
新时期师生关系面临新问题,通过分析原因,建议教师从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发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方面来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张丹香  宋晓霞 《科教文汇》2011,(7):32-33,59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效果好坏的关键在于思政教师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魅力展现。本文从学识魅力、人格魅力和形象魅力三个角度探讨如何塑造思政教师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教师人格魅力是指教师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心理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优美的言行举止的感召力、感染力综合而成的人格力量。良好的教师人格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教师将经师、能师和人师集于一身的最高境界。"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教育学生成为新时代的有用人才,教师必须从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并充分发挥其潜在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手段,辅导员必须注重自身人格魅力的培养,发挥人格魅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思想道德教育更需要教师人格魅力的熏陶作用、激励作用和因材施教,这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在信息时代,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理论知识可以借助网络广泛传播,但是不能被之替代,仍然需要加强教师在课堂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教育更需要教师人格魅力的熏陶作用、激励作用和因材施教,这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在信息时代,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理论知识可以借助网络广泛传播,但是不能被之替代,仍然需要加强教师在课堂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个体健康的人格特性在人际交往中带来的一种强烈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在能力、品质方面比较突出。这种积极的特性像光环一样使人产生晕轮效应,感到他的一切品质特点都富有魅力从而愿意与之接近交往。教师一旦拥有这种人格魅力,在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上就会有巨大的推动力。教育是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要培养出具有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渊博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除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严谨的教育作风、科学的教育方法外,还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用自己模范的品行去影响、启迪和感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对理想的追求,不断潜渗到学生的灵魂深处,塑造他们的美好心灵,促进学生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国飞 《科教文汇》2009,(32):14-14
在全球化教育的今天,教师正在以自身的性格、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人格魅力影响着社会进步和学生人格的发展。本文主要从人格的角度出发,剖析了现代教师人格所彰显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7.
陈昱 《大众科技》2012,(8):198-199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只有适时发现教学内容与德育的结合点,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发挥计算机学科优势,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水平投身于中职教育,才能使德育渗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利娟 《科教文汇》2008,(14):50-50
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有十分重要地位,要在数学重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教师人格魅力的德育功能,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思想品德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数学教学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19.
教师人格魅力在历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有效传输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塑造。为营造有效课堂,教师应积极养成良好的品性,提高个人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过程中,塑造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至关重要。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历,对如何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