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7 毫秒
1.
对于初入茅庐的教育者来说,特别是基础教育者,刚从高等教育的校园来到基础教育的校园,内心充满新奇与忐忑,当与基础教育的孩子接触时,感动又感慨,可是在基础教育中,貌似简单其实一点都不简单,如何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美的蓝图,需要教育者的细心、耐心、爱心和恒心,这些需要对教育的一份热情和对孩子的热爱.  相似文献   

2.
一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3.
在班级管理中,爱心,童心,用心是非常重要。班主任不只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更是学生生活学习上心灵的导师,知心的朋友,成长中的鼓励者。只要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个学生,以爱心、童心、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成长就会充满自信,健康快乐。  相似文献   

4.
教育私语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5.
德育工作应该是阳光的,德育工作者应该是阳光的、充满正能量的。教师要用教育的智慧和爱心,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双向互动,在轻松自然的交流中,及时捕捉到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润物无声、不露痕迹的疏导和引领,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让阳光照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6.
1998年,我在拙著《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中,曾这样写道: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个真诚的人道主义者。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个最富有人情味的人。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战线上,李镇西可以算得上是一员"老兵"了。在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中,他深深地体会到:民主教育是充满爱心精神的教育。在采访中他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在民主的教育的大旗上,有一个大写的"人"字:它是目中有"人" 的教育。所谓"充满爱心的教育"就是尊重人性的教育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定是以人为本的信奉者和实践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感情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我们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当然不等于教育;但教育,永远不可能离开爱! 当与记者谈到素质教育的今天,李镇西说到:新课标、新课程的实施,使我们对教学观念,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转变,我们在把新课标的精神、理念运用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8.
强清万 《考试周刊》2014,(54):173-173
教育的本质是爱,爱心是赏识教育的基础。赏识是一种心态,是教育者的精神状态。赏识不仅是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方法,更是教育者的思维方式、信念及心态。赏识不能理解为表扬和鼓励,实际上是对赏识教育的误解。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是肯定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教师,要有爱心,奉献之心;要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和热爱学生,又要看到学生是处在成长阶段的人,需要多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做个阳光般的老师,让爱的阳光洒遍教室的每一角落;做个会传播阳光的老师,让每个孩子心中充满阳光,使教育的天空更加明朗!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做主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是润泽和点化生命的过程。作为教育者,要处处谨言慎行,让教育的因素流淌在一个个不起眼的细节中,时时充满爱心,让真情在不经意间悄悄潜入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幸福: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幸福。但今天的学校教育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给学生幸福。学生要想得到真正的幸福要靠学生自身的努力,在学生走向幸福之路的过程中,作为教育者的成人要给予学生需要的东西,还要耐心地、充满爱心和希望地、带着教育智慧地等待。  相似文献   

12.
<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在他的专著《爱心与教育》中谈道:"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学生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才能唤醒爱心,只有爱心才能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将无从谈起。"让爱永驻"生"田,既是教育的前提,又是教育的保障。教师要给孩子的心灵插上爱的翅膀,教师要用爱的雨露滋润孩  相似文献   

13.
张群 《山东教育》2005,(23):63-64
寻找一架“帮助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的梯子.意为教师通过寻求各种适合的教育方式去帮助孩子的眼睛越过围墙.使得孩子更有思想、有想象、有创造.这种寻找梯子的过程正是我们教师孜孜不倦的爱心课程探索之路.爱心是一种重要的情感.良好的品行能使生活充满阳光.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位幼儿享受爱心教育.在为他们未来生活作准备的同时.让幼儿学会关心,学会尊重.学会自信.  相似文献   

14.
微话教育     
<正>@李政涛呵护教育美的首要责任者是教育者。要想激发、创生并呵护教育之美,教育者首先要成为美的教育者。而能否成为美的教育者,取决于教育者对待生命和人性的态度。最美的教育者,是能呵护人性,尊重人性,并善于挖掘、转化人性的教育者,是对人的生命最具悲悯、仁慈和爱心的教育者。这种对生命和人性的态度构成了教育美的温床。教育之美绝不止于操作和活动等外显之美,它始终与人性、与灵魂等与人之为人的内在品质有所关联。教育者的使命就是"成人之美",成就人性之美。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心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单纯的知识传授,不可能形成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作为班级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班主任是营造"温馨教室"的核心与灵魂.要开展好班主任工作,营造温馨的班级集体,情感教育是关键.现代教育迫切需要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投入,情感教育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儿童教育是为了儿童的幸福。但是如今的儿童教育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给儿童幸福。儿童要想得到真正的幸福要靠儿童自身的努力。在这个儿童走向幸福之路的过程中,作为教育者的成人要给予儿童需要的东西,还要耐心地、充满爱心和希望地、带着教育智慧地等待。  相似文献   

17.
爱心是教育更上一层楼的台阶。爱心主要包含教育者的爱意与受教育者的悦纳,以及被教育者生活与学习的环境的友善。慧心是一切教育走向成功彼岸的舵手。慧心应该是不夸张,不折腾,不放弃。爱心和慧心唤醒了人类的灵魂,并给予人类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相似文献   

18.
汪杰锋 《文教资料》2008,(19):82-84
"教育民主"就是教育者在民主思想的指导下,根据教育规律,通过民主化的教育过程,使受教育者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在当代社会,只有在民主、自由、平等的环境中才能培养具有民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教育民主"需要充满爱心、尊重个性和差异、追求自由和创造、崇尚社会公平和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19.
曾云英 《学周刊C版》2014,(11):230-230
爱心是教育更上一层楼的台阶.爱心主要包含教育者的爱意与受教育者的悦纳,以及被教育者生活与学习的环境的友善.慧心是一切教育走向成功彼岸的舵手.慧心应该是不夸张,不折腾,不放弃.爱心和慧心唤醒了人类的灵魂,并给予人类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位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要成为一位合格的班主任,必须要做到爱心育人,细心察人,耐心塑人。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其核心是爱。班主任的爱心是一种责任和感召力,其建立于关心和尊重的基础之上,是学生发展的催化剂。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始终发挥着奇特的教育功效。任何教育效果都伴随一定师生关系而产生的,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必将导致不同的教育效果。教师的爱心构成了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班主任教育管理班集体的支点。缺乏爱心的教育管理方式如同一潭死水,毫无生机活力,学生将无生气。对学生注入爱心,则使孩子们的心灵充满阳光,孩子们将服你,信你,亲你,你的教育才能成功,这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