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1月,我分别向西藏80余市县发函,要求挂寄信函贴盖附加费凭证、戳记。1993年3月,收到西藏洛隆县盖有长方、三角等边、公章式圆形5种面值戳记的挂号自然实寄封,后又去信要求补盖,洛隆邮电局随信将其局全部附加费戳记盖于邮电局便笺纸上邮来,这些戳记形状和面值成套有序,现将5种戳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们经常在邮件上看到一种使用红色油墨盖印的戳记,仔细观察会发现该戳记上标明有日期和邮资,如图1所示。这是由邮资机打印在邮件上的一种邮政日戳,通常称为邮资机日戳。在邮件上盖有这种戳记可以代贴邮票,有人又称这种戳记为代资戳。邮资戳上标有“中国邮政”和“邮资已付”字样,并且印有应付邮资金额数,  相似文献   

3.
1988年以来,我收集到许多银行联行快件信封,其中蕴藏有大量的邮史资料,尤以各种戳记内容最为丰富。整理中发现不少有错误的邮政戳记并曾在《上海集邮》、《江苏集邮》报道过,近来又发现了不少错用戳记,即戳记本身是正确的,但使用错误,不该用在快件信封上。  相似文献   

4.
王辉 《集邮博览》2011,(4):62-62
早期的邮件传递,要经过多次中转,每次中转均要在信封上留下一些邮政戳记或签条,这些邮政戳记和签条记载了邮件的运输、中转情况,是集邮者研究邮路不可多得的信息,然而近50年来实寄封上的中转戳记日趋减少,现在已寥寥无几,随着邮政电子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龙泉 《收藏界》2013,(1):72-73
一、民国三年交通银行“五元”券上的“此票不买日贷”戳记 “此票不买目货”票券,是民国三年交通银行发行的火车图案,加盖“天津”的五元券,后盖上三枚“此票不买日货”戳记的货币。分别是:正面中间右侧竖排“此票不买日货”,左侧六字分右左竖排,每排三字“此票不买日货”,背面中间位置戳记与正面左侧戳记同(见图1、图2)。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编组《盖在邮件上挂号戳记》展品时,发现一个较早使用电脑打印的挂号戳记(如图),是上海市龙门路邮电支局于1991年7月1日寄发J178邮票原地首日封时所用,戳记与收件人名址同时打印。  相似文献   

7.
我搜集到EMS2009年12月的日戳23枚,经过比较分析,发现这些戳记可谓是五花八门。现将其归类为以下四类:1.戳记的时间格式戳记的时间居于日戳的中部,将日戳分为上下两部分。其时间格式为年月日时。在时的记录上主  相似文献   

8.
印刷品邮件的正面通常有预印的或加盖的"印刷品"戳记,而且"印刷品"三个字以横式排列最为普遍。这里介绍几枚不多见的"印刷品"三个字竖式排列的戳记,以供大家品析。一、竖式无框图1是湖北省武汉市《家长报》寄出样报的信封上加盖的竖式无框蓝色"印刷品"戳记,其尺寸为28mm×8.5mm。二、竖式单线框图2是江苏省南京市《少年之声报》寄出样报的信封上加盖的竖式单线框蓝色"印刷品"戳记,其尺寸为  相似文献   

9.
为了表示邮政附加费已收,常在邮件上盖用附加费戳记。大多戳记上的文字为横排形式,但也见有少数几个市县戳记上的文字为竖式。图1,浙江文成,无边框,字宽约2mm,总高约25mm,文字为“加收邮政附加费式角”,其中“式”字不规范。盖在挂号信函收据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疆物价局(1993)4号文件的批准,新疆邮电管理局通知从1993年2月1日起,全疆邮局对给据邮件收取邮政附加费,每件0.20元。 由于突然通知,邮局准备不足,各地起收日期不一。通知要求在收据上加盖“附加费0.20元”戳记,在邮件上不作任何表示。但有的邮局在函件上加盖戳记,有的加贴签条。个别县局还曾自行收费。因无统一规定,附加费戳记或签条形式多样,大多为“附加费0.20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笔者发现在我收到的印刷品邮件上有四种长方形戳记。其戳分左、右两部分。左边分三格,为“中国邮政、2、广州”;右边为“特许号码、100”。这是一种邮资已付邮政戳记,是结算邮费的标识。  相似文献   

12.
在国庆50周年之际,各地邮政和集邮部门围绕“民族大团结”邮票的发行,在首日封、极限明信片和各式戳记等三个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制作了许多富有民族特色,很有纪念意义的集邮品。现就国庆首日实寄封上的戳记作个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最近,笔者在整理邮品时发现在一印刷品邮件上有一种长方形戳记(附图)。其戳分左、右两方面。左边分三格“中国邮政、2、广州”;右边为“特许号码、100”。这是一种邮资已付邮政戳记,是结算邮费标准的标识。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我到邮政支局取邮件,有朋友送我一枚加盖在纸片上的戳记,甚是少见。该戳记规格为54mm×10mm,戳内文字为“袋内刊已全复数”七字(如图)。  相似文献   

15.
我于5月22日接到领取包件通知单,当日下午从朝阳区望京西园邮政所领到由山西省离石市寄来包裹一件。该包裹详情单上,不仅盖有国内包件邮资已付戳记,而且,还盖有“此邮件已消毒”红色戳记。  相似文献   

16.
免资戳探讨     
免资戳是表示免收邮资的戳记,又称免费戳。 溯 源 邮戳随着邮政而出现,免资戳的问世又在其他邮戳之前。英国共和时期,1652年国会制定了一项法令,允许议员和政府官员之间免费寄信,这些信件在封口火漆上加盖戳记,以示区别。这样的“戳记”应是免资戳的雏型。最早的免资戳出现于1672年法国从巴黎寄出的公函上,没有边框,刻有“国家免收邮费”字样,用黑色或红色油墨盖印。它比法国其他任何邮  相似文献   

17.
在邮戳的家族中,除了邮局内部的业务分工责任戳外,还有一种为了申明差错责任的宣传戳,如“过贴承认”、“收到已破”等。这类戳记大都使用在差错出现之后。而附图这件包裹单上所盖的这种预先声明邮局不负责任的戳记,却是比较少见的。  相似文献   

18.
有边框的邮政附加费戳记中,常见的为矩形,也有少数地方刻制异形戳记,现选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当信件无法送达收件人,邮局在查明原因后,对确知寄件人名址的,多作退回处理。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收集,发现海峡两岸邮政部门的退信方式同工异曲。大陆退信不盖戳记,只在信封正面粘贴一张退回签条,而从台湾退回的信封上都有退回戳记,大多为手形,具体  相似文献   

20.
“无着邮件”戳记是邮政副戳中的指示戳,邮件只要盖上这种戳记,就成为经邮政部门多次邮寄而无人接收的实寄邮件。国家邮政局2002年12月的《国内邮件处理规则》第255条规定:“无法投递邮件有如下情况之一的,应作无着邮件处理:一、无法投退给寄件人。二、寄件人声明抛弃。三、拒付应付的费用。四、在投退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