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日记》2008,(4):35-35
泉丝文学社创办于1996年,是四川省内江市黄家中学绽放的一朵散发着迷人幽香的素质之花,是鸟语花香校园里的一曲悠远的歌。“泉丝”得名于学校所在的“龙井冲”,取“丝丝清泉能汇聚成溪流成江海,能够如甘露一样滋润学子心田”之意。  相似文献   

2.
<正>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在欢声笑语中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又紧贴真实质朴的生活,体现了时代新面貌。下面,让我们从央视春晚的解说词中寻找优秀段落,学习仿写技巧。期许借今夜的花团锦簇,满庭芳华,我想送大家一朵迎春花。“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我想送大家一朵稻花。“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我们的祖国物阜民丰。  相似文献   

3.
泰兴是闻名遐迩的“银杏之乡”,襟江小学是生长在这片热土上的一棵大树。这里走出了中国航空事业的奠基人王一飞,中国地质之父丁文江……银杏花文学社是这棵大树上的一朵美丽的花。看,它已经盛开!  相似文献   

4.
一、由一朵凋零的生命之花引发的教育思考 2009年12月18日,就读于山东省某中学的初一学生张继鑫,这朵原本鲜活的生命之花在冰冷的寒冬罚零了。暂且不论这朵生命之花凋落的原因是什么,单就学校老师那一句比寒冬还要冰冷的话“他死得很舒坦”就足以让人愤怒了。可愤怒之余,我们更多的还是要反思一下我们今日的教育:淡化生命,漠视生命,不把学生当作人来看待。  相似文献   

5.
雏燕     
清山绿水中 ,黄荆磁湖畔 ,悠久的青铜文化孕育了湖北省著名中等学府———黄石市第三中学。这所学校在四十五年的历程中 ,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培育了桃李满园的春色。一个个令人心动不已的成绩俯仰皆是。黄石三中成为一座圆梦园。在这其中 ,一群莘莘学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追寻着自己的文学之梦。于是在这里绽放了一朵文学之花———雏燕文学社。雏燕文学社成立于 1984年秋天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连续担任黄石市中学生文学社团联谊会理事长社团 ,湖北省中学生文学社团联谊会理事长社团 ,中南地区中学生文学社团联谊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6.
《语文学习》1981年第6期刊载了两篇关于《花城》的质疑和答复的文章,涉及的问题之一是“花卉”一词。秦牧同志说:“词语的应用范围,有时比它的严格定义要广泛些。”这话一点不假。语言发展反映在词义变化过程中的事实,就正表现出了词义与词的使用有时并不是处于绝对等同的关系。诚然,“卉”的本义是“草”。《诗·小雅·出车》:“卉木萋萋”。毛传:“卉,草也。”《尔雅》:“卉,草”。郭璞注:“卉,百草总名。”但是,到《现代汉语词典》;其解释却是:“卉;各种草(多指供观赏的)的总称。”可见,词义已经有了变化。“多指供观赏的”一语,就对“卉”的含义作了限制。花,是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但,人们平时所说的花,实际上多数是指能开花以供观赏的植  相似文献   

7.
好大一棵树     
因为“小孩子,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因为“小孩子,曾经活在我们所有的希望和爱情里,曾经活在我们的生命里”因为“小孩子使我们年轻、快乐,使我们坚韧、执著,使我们博爱、和平”更因为“小孩子的事业是根的事业,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当然,也许仅仅因为一种生命的爱的本能……许许多多的人,执著于孩子的事业,用自己的爱心、青春、热情、智慧和才干,谱写了和谱写着一曲曲探索之歌,奉献之歌,爱之歌,把整个心灵都献给了孩子们。他们当中,有享誉国内外的儿童教育专家、儿童文学作家、学者、教授、科学家、传媒工作者、行政工作者,更有诸多默默无闻、平凡而伟大的一线园长、老师……“人物茶座”栏目,就是从他们的人生阅历、理想追求、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采撷一朵朵“经验之花”“智慧之花”“爱之花”,使我们的幼教百花园更加姹紫嫣红,芳香远播!本栏目欢迎参与讨论交流,可发E-mail至rwcz2005@163.com。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九峰实验学校落英文学社成立至今才三年有余,已是缤纷一片。屈原《离骚》曰:“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落英”者,初开之花也,自然有其蓬勃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迄今为止,落英文学社共出刊物20期,推出优秀习作500余篇,并由多家报刊相继配合支持,陆续选用了落英文学社社员的佳作。值建校十周年之际,文学社一些佳作结集为《落英缤纷》,编入三联书店“名校佳作”系列出版。落英文学社对八股式的老套说不,对媒体的炒作也说不。全体社员与指导老师达成的共识为四句话:第一句,在文字的运用上,准确是第一位的,用语不准确,犹如饭…  相似文献   

9.
李义山的一曲缠绵悱恻的《锦瑟》已传唱千年,到如今,“一弦一柱思华年“的绕梁余音又孕育出了璧山中学“锦瑟”文学社这朵校园奇葩。成立于2003年的“锦瑟”文学社禀承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茁壮成长,现已成为了璧山中学广大文学爱好者展示自己的舞台。成立至今,已先后有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余杭高级中学“天鸡”文学社创办于1980年。指导老师一任一任地换,但文学社的线始终没断。据不完全统计,“天鸡”社员已在不同的报刊发表作品2000余篇,出版《天鸡》29期,并出有个人专集。十几年来,“天鸡”文学社针对学生的特点,开展了大量富有活力  相似文献   

11.
剪子布时代     
新的一年到来了,我们的栏目也旧貌换了新颜。在这里,你可以和我们的文学社闪亮之星“亲密接触”;你可以发表你的“星级点评”,为你喜欢的SuperStar投上一票;你还可以毛遂自荐,把自己的相关资料寄给我们,过一把“星瘾”。精彩无限,尽在文学社T形台!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朵鲜艳夺目的花,都有凋谢的一天。然而,我记忆深处的花朵,却永不枯萎,它就是母亲辛勤浇灌而开放的爱之花。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的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些篇什的布局谋篇或叙写方法颇富特色,易于掌握,便于模仿,无疑对我们的写作大有裨益。故此,罗列如下,以期引起高中生的高度重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叙事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依依惜别的深情》 1.《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抢救六十一个食物中毒的民工,涉及的地区之广、单位之多、人物之众难以计数,不易向读者展示多个场面与多个镜头中的人物的共同活动,但由于作者紧紧抓住“寻找、运送特效药救人”这一线索,采用我国文艺传统的平叙方法——“花开两朵,各表一  相似文献   

14.
歌声传来     
柳春林 《师道》2007,(3):52-52
西区的白莲花又开了,一朵一朵,如天间停云缱绻,说不出的闲静,舒和。“菡芫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我站在阳光底下想起这句词,有些恍惚。  相似文献   

15.
路边的小花     
国庆节前夕,我在路边等车,亲身经历了一位小学生的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他像一朵刚露尖尖角的小荷,一朵含苞待放的文明之花,让我真实体验到了“身边的感动”。  相似文献   

16.
在东北林业大学,有一朵美丽的“花”。这朵“花”的名字叫李玉花。这朵“花”是个博士;这朵“花”现为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林业大学花卉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黑龙江省花卉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园艺学会高级会员,日本园艺学会和植物育种学会正式会员;这朵“花”还是国家林业局跨世纪学科和技术带头人重点培养对象及东北林业大学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在这朵“花”鲜艳色彩的背后,饱含着她拼搏数十载成长的艰辛。这些斑斓的色彩,是对她大学毕业后投身教育事业的工作业绩的最好的肯定。20年前,在大学毕业之际,成绩优异…  相似文献   

17.
大唐文学社     
文学自留地每个人青春年少的时候都有一个文学梦,文学社正是实现这个梦想的小小舞台。我们新增的栏目“文学自留地”为展现每个学校文学社风采留下了一块方寸之地。本期我们介绍的是南京第十三中学的“大唐文学社”,这是一个充满生气,朝气蓬勃的社团。让我们走进——简介南京十  相似文献   

18.
“你说我是一朵黎明的花,我的美丽,是白天的一部分。每次夜匆匆赶路时,总是不忘甩给我点儿幸福,让我用这个幸福,将它赤裸的脚步包装成五彩的声音绽放。……”这是首届“中国小作家杯儿童文学大奖赛”获金奖的作品《你说我是一朵黎明的花》中的诗句。诗的作者是天津市河北区天慈  相似文献   

19.
在编辑本期尖尖角“文学社稿选”时,收到山西省平定师范学校星星草文学社的来信,告诉我们他们决定在五月下旬搞一次星星草文学社回顾展活动,并命名为“希望之路”。我们相信这会是一次很有意义与价值的活动。为表示对星星草文学社这一活动的支持与祝愿,我们特选发两篇星星草文学社员的作品并星星草文学社简介。  相似文献   

20.
数学学科被称为“人类的思维之花”,如何让这朵思维之花,在结出“智慧之果”的同时还孕育“情感和品德之果”,这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所追求的目标。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新课改的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而且要有“育人”的理念。数学有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所独有的素材和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若能及时抓住德育生成点,巧妙而又不失时机地给予教育,就能达到数学既培养思维又“育人”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