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教育技术界,有一桩历史公案,它绵延30年,至今余波未平,影响犹在;它牵涉了几代教育技术学者,众多名家大腕卷入其中。它就是著名的"学媒关系之争"。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大举进入教育领域,人们热切期盼这个新媒体的出现能大大促进学生的学习,进而引发一场教育变革。但就在此时,美国南加州大学教育心理与技术系主任理查德?克拉克却发出了一个"刺耳"的声音——"媒体永远都不会影响学习"。正是这一声掀开了"学媒关系之争"的大幕。  相似文献   

2.
20世纪40年代以前,公共行政学还没成为独立的学科,而是长期被科学管理理论而取代,等到二战以后,一些国家的行政管理不再适应国家的发展需求,使公共行政处于不利地位。在20世纪50年代,西蒙和沃尔多的理论之争(简称"西沃之争")出现了并对公共管理的发展起到很大影响,其主要围绕价值观问题、公共行政学学科"身份"问题、事实与价值关系问题、文本的误读问题、思维与表达方式问题进行了相关辩论,这场辩论对当时公共行政学危机进行缓解,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起到很好促进作用,并被大家一致认为是是西方公共行政学发展史上最具启发性的思想交锋。本文通过回顾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背景、西沃之争的起源,以及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西沃之争所探讨问题不同之处,最后总结了西沃之争对整个公共行政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体现了西沃之争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多媒体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优点等方面来探讨多媒体的教学,从实践中总结出如何使多媒休教学与中学化学教学有机结合及多媒体制作等方面来阐述中学化学多媒体教学。  相似文献   

4.
"唐宋诗之争"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是一个历时久远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尊唐绌宋"、为宋诗张目、以及"学唐"、"学宋"之争三个方面探讨了日本诗话关于这个问题的议论和思考,并就此问题,对中日两国诗话加以比较,发现日本诗话在吸收中国诗学观和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力图表现出日本本土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随 着 计 算 机 技 术 的 高 速 发 展 , 学 校 多 媒 体 、 计 算 机 辅 助 教 学 日 益 增 多 , 并 且 逐 渐 改 变 着 传 统 的 教 学 模 式 , 为 课 堂 教 学 实 施 素 质 教 育 提 供 了 强 有 力 的 辅 助 工 具 。 那 么 教 师 如 何 运 用 多 媒 体 提 高 教 学 效 率 呢 ?   1.运 用 多 媒 体 教 学 , 可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数 学 的 兴 趣 与 热 情 , 促 使 学 生 由 被 动 学 习 向 主 动 学 习 转 化 。 多 媒 体 能 把 语 言 、 文 字 、 图 像 、 音 乐 等 教 学 资 源 有 机 地 组 合 起 来 , 使 大 量 静 态 教 …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首当其冲的 是小学语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师讲课效率,增加学生 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本文从多媒 体教学的直观性、多媒体教学的必然性和多媒体教学会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小学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教 学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张立文先生首次将"传统学"从文化学中独立出来,创构了"传统学"哲学体系.传统学是应对"古今之争"的自然产物,以独特的视角阐释了传统和传统学的涵义,分析了传统学的结构,论说了传统可以再造的可能性与必要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向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中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大都是通过粉笔、黑板来展示所教内容形态、结构、特点等相关信息的,是以教师自己为中心来完成的"单媒体"活动。而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于一体,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活动中,既是现代化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课堂教学中只有真正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合理有效地结合才能发挥多媒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逐渐更新着学校中的 教学模式。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将多媒 体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融合,通过多媒体教学形式的融入,让 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知识,掌握生物学习的有效方式,增强学 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过程与生物教学融合,开拓学 生的学习视野,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 中掌握生物学习的本质方法,改变传统生物课堂教学的弊端,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文章中主要分析了多媒体与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生动情境,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学生一定会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师以教为主变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实践,指出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指出了增强多媒体教学效果的一些方法及经验,对促进多媒辞教学、优化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采取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与多媒体应用相结合的措施,利用多媒体采取"导学——趣学——乐学——愿学"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能源动力系统(发电)实验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构思与概念设计.应用多媒体课件后,可以促进学生对实际动力系统流程及设备的认识,加深对内在理论和原理的消化和理解,从而起到了以趣味性方式提高"教"与"学"效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一、以"媒"相引,渲染气氛新课的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也是关键之一。课的导入要简洁明了,使学生更快地理解教师的意图,不迷惑。如何去做,才会收到最佳效果,多媒体的运用则能够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基本上已经来到了信息化时代,教育界也努 力追上了时代的潮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把多媒体教学设备 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在了一起,让课堂迎来了多媒 体教学新时代。教师如果能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不仅可以方 便学生学习,也能让教师的教学效果变好。学好初中数学对学 生的求学之路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方 式,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新意,让学生重新对初中数学产 生兴趣,让数学教学取得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再语境化理论,本文选取中媒与外媒对昆明"3.1"暴恐案的报道进行了详细的个案分析。意在揭示中媒与外媒报道构建中国形象的差异及这种差异背后的意识形态。研究发现,外媒记者在引用部分中媒报道的同时渗入了自身意识形态,对其进行了要素添加、删除和替代,最终构建出"中国"与"新疆"的对立关系,"人权"为对立中心,"持刀杀人案"则为"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由此引导了外国读者的舆论偏向。  相似文献   

17.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注重"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同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以上目标的达成,要依靠学生的朗读实践,在读中入情入境,教学时以"品想象,品节奏"来体会作者用心倾听、细致观察的自然之美,文本之美。从而使课堂在内容与方法的平衡交错中螺旋上升,达到略读课文略教不略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现代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转型氤氲于明末清初,它本来是儒学在社会实体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自我蜕变和分化,所谓"理学"与"心学"、"理学"与"经学"、"宋学"与"汉学"、"实学"与"玄学"之争实际上都是儒学内部之争,它预示着儒学知识论的危机已到了革故鼎新之时了.这场纷争伴随着"中西学"之争,至鸦片战争后高潮迭起,经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社会变革,儒学终于跌落,马克思主义异军突起.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跃居为主流意识形态,标志着中国社会及其文化意识形态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刘志云 《新疆教育》2012,(18):117-117
只有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才能实现以媒传知、以媒生情,才能为学生的认知创设良好的乐学氛围,才能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20.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必定会促进信息技术与学 科教学的整合。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法治教学符合学 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本节课在课前预习、课 中重难点突破、课后拓展延伸等环节,借助平板、白板等教学媒 介来培育学生法治思维,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