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丽娟 《大观周刊》2012,(24):332-333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胡颖 《大观周刊》2011,(38):146-146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伟大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是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育改革的今天,语文教学我认为读仍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转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杜贤兵 《大观周刊》2011,(33):229-229
初中英语作为英语学习初级阶段,教学者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正确认识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的辩证关系,促进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前提下,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减少学生学习障碍,合理掌控学习进程,同时提高自身素质,正确贯彻实施大纲,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加强听说读写技能各个环节的训练,高度重视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同时避免教学误区。发挥初中英语最大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4.
孟晓楠 《大观周刊》2011,(39):174-174
在汉语语言环境下学习英语,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识记能力及说英语的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指导和强化训练,以使学生达到用英语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黄蕾 《大观周刊》2012,(35):229-229
我们都知道,语文课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蒋丛星 《大观周刊》2010,(46):64-64
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的方法是:积累生活,领悟语感;加强朗读训练,培养语感;创设教学情境,深化语感。  相似文献   

7.
曾卉 《大观周刊》2011,(2):57-57
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朗读的动l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郭秀琴 《大观周刊》2012,(6):233-233
随着课改的推进和深入,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变越来越显得重要。电教媒体的介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了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视听材料,创造了声像并茂、形象逼实的语言环境,这一切都为学生学习英语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交际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和提高,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极大地提高了英语课堂效率,这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也向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更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技术,这样,我们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更胜任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9.
熊辉 《大观周刊》2011,(15):198-198
反映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忽视朗读训练。由于一般的考试不测试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样更有可能使语文教师不重视朗读训练.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谈几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道高 《大观周刊》2013,(4):135-135
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起学生对未曾接触过的新材料的独立吸收表达能力—─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怎样使用语言”。这些目的的达成,在语文教学中倚重的并以之为突破口的便是语感的培养。新一代语文教育家努力以语感教学为核心,建立一整套语文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11.
王俭怡 《大观周刊》2012,(19):175-175,181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学生从小就能正确、流利,以至逐步达到有感情地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现就抓朗读训练谈几点粗浅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杨艳清 《大观周刊》2011,(35):163-163
阅读教学中最经常用的基本训练方式是朗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指导学生朗读贯穿在全部教学的过程中,把朗读切实抓起来,使朗读更好地为语言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3.
高福祥 《大观周刊》2012,(15):188-188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它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蕴藏情感的最佳途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能够使学生感知语言文字,心得文章的深层含义和美学特色,增强语感和思维能力。所以,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基本练习,运用好的朗读方法,激发学生朗读情趣。但是仔细观察我们的课堂,朗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在读准、读通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朗读教学,优化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14.
帅娟娟 《大观周刊》2012,(28):242-242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它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蕴藏情感的最佳途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能够使学生感知语言文字,心得文章的深层含义和美学特色;增强语感和思维能力。所以,语文教学要加强朗读基本练习,运用好的朗读方法,激发学生朗读情趣。但是仔细观察我们的课堂,朗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在读准、读通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朗读教学,优化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15.
杜敏 《大观周刊》2013,(12):165-165
培养学生的语感,关键是让学生力口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体会感情,尤其是对优美文章地诵读。在阅读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提高语感,阅读训练,加强比较阅读,逐渐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品味能力的目的。多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注重综合评价,努力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张秀敏 《大观周刊》2011,(35):157-157
阅读教学中最经常用的基本训练方式是朗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指导学生朗读贯穿在全部教学的过程中,把朗读切实抓起来,使朗读更好地为语言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7.
张艳梅 《大观周刊》2012,(38):246-246
阅读教学中最经常用的基本训练方式是朗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指导学生朗读贯穿在全部教学的过程中,把朗读切实抓起来,使朗读更好地为语言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8.
王琳 《大观周刊》2011,(10):186-186
阅读教学中最经常用的基本训练方式是朗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指导学生朗读贯穿在全部教学的过程中,把朗读切实抓起来,使朗读更好地为语言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9.
于景艳 《大观周刊》2012,(12):283-283
在语文的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两者是和谐统一的,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教师注重了工具性的教学,而忽视了人文性的熏陶。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健康成长。怎样才能把语言文字训练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呢?  相似文献   

20.
袁良会 《大观周刊》2011,(29):33-33
阅读教学中经常用的基本训练方式是朗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指导学生朗读贯穿在全部教学的过程中,把郎读切实抓起来,使朗读更好地为语言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