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脸识人     
正尽管俗话说"不可以貌取人",但是人的面孔的确可以传递很多信息来帮助我们去了解一个人的身份、人格与情绪状态。人脸上喜怒哀乐各种表情,更是历经长期进化而形成的。表情不会撒谎,读脸可以识人。自古以来,不断有人探究是否真能通过观察面部对人的性格特征进行判断,比如古老的观相学就是根据人的相貌特征对他人的性格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最早深入介绍这个方法的人要算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了,其著作《芬克与瓦格诺尔斯新标准百科》一书中提到:"这门技术是以信念为基础的,人们认为‘面部特征和表情’与‘思想的品质和习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观相术由来已久,流传极广。"  相似文献   

2.
一、检索背景 新颖性检索是为了判断一个技术方案是否具有新颖性而进行的检索。判断新颖性的目的,可以是在递交专利申请以前判断做出的发明创造能否被授予专利权,也可以是对已经授权的专利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寻找证据。新颖性检索是针对具体明确的技术方案而进行的检索,因此其具有其他检索不具备的一些特点,比如,能够在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形成基本检索要素,然后对基本检索要素进行表达,最后组成检索式进行检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3):I0004-I0005
美国犹他大学的科学家研发出了一款测谎仪,可以通过追踪眼球的运动,来判断某人是否在说谎。研究人员相信这种眼球追踪技术有望取代传统的测谎仪,具有很好的商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酒精手机     
《知识窗》2007,(4):54-55
日本信息通信业三巨头之一的KDDI公司日前研制出“酒精手机”,这是一种将呼吸式酒精检测仪和手机结合起来的装置。它可以帮助公交和出租车公司判断自己的司机是否可以安全开车。  相似文献   

5.
在对发明专利创造性的评判过程中,判断者对技术启示的理解常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判断现有技术中是否存在结合的技术启示时,容易陷入误区。本文通过对一个典型案例的介绍和分析,阐述了如何判断现有技术"会"给出技术启示,旨在帮助建立一种符合逻辑思维的判断方式,避免将"会(would)"理解成"能(could)",从而影响对发明专利创造性的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6.
在专利保护客体的审查中,对是否构成技术方案的判断是审查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问题、技术手段和技术效果三要素的"技术"探讨,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提出了判断权利要求所涉及的问题、手段和效果是否具有技术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日本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通过声音发现司机疲劳状况的系统,它可以在人感觉疲劳20分钟之前发现,提醒司机休息,从而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日本电子航法研究所研究人员发明的一套系统。它只要录制数秒人的声音,1分钟内就可以判断出人的疲劳或精神紧张程度。人在疲劳时,声音的频率变化会出现某种紊乱,对“紊乱”的声音进行数据化处理并分析,就可以得出疲劳数值。  相似文献   

8.
<正>判断一个人撒谎与否,今后也许会有"硬指标"。日本京都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检测大脑的特定活动区域,就能判断出一个人是老实还是爱说谎。京都大学特聘副教授阿部修士率领的研究小组,以约30名20至39岁的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两个实验,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检测他们的脑活动。而且这些接受测试者并不知道实验是为了研究与说谎有关的脑机制。第一个实验测试的是"期待报酬时脑的活  相似文献   

9.
酒后驾车后患无穷。为了避免司机在酒精浓度超标的情况下开车,我想在汽车方向盘里安装一个酒精浓度检测器,当司机上车接触方向盘准备发车时,酒精浓度检测器就通过司机的呼吸来检测酒精浓度是否超标。如果酒精浓度超标,车就无法启动,可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给交通安全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信息》2006,(6):36-36
即使对于最好的司机,夜间驾驶也是一个挑战。统计结果表明,对司机、乘客以及行人来说,夜间驾驶发生危险的几率是日间驾驶的两到三倍。但是随着司机能见度的增加,安全等级也随之增加。来自瑞典Autoliv有限公司的一项最新技术提示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专利行政案件关于区别技术特征是否属于常规技术手段或是否产生意外技术效果的认定在创造性的判断中,如果认为某项技术特征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或者认为该技术特征没有产生意料之外的技术效果,专利复审委员会可以要求无效宣告请求人提供相应的证据。同样,在相关诉讼中,法院在必要时也可要求专利复审委员會或無效宣告請求人提供相應的證...  相似文献   

12.
佚名 《知识窗》2010,(9):52-53
美国测谎专家认为,从一个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语音语调,便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在说谎以及为什么说谎。一个耸肩、一个搓手、一个抿嘴都可能是说谎的标识,而通过解读人的面部表情,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想法。在10分钟的日常交谈中,平均每个人会说3个谎言。  相似文献   

13.
测量性格     
古代:占星术和相面术 在日常生活当中,一个人怎样去判断另一个人的性格呢?怎样了解他的一言一行呢?很明显,人们所说的一些话并不是可靠的信息来源,因为人类在所有活着的物种当中是最能够撒谎的;同样,人们的动作手势等行为表现也不能作为判断的证据,因为人们会装假,一些人还装得极像。 对人的性格的研究,是普通人最感兴趣的,它也是现代心理学最为重要的领域之一。 已知最早的一些性格评价活动,主要不是依赖于占星术这门伪科学的。早在公元前10世纪,巴比伦的占星士们就已经在根据行星的位置来预测战争和自然灾害了,到…  相似文献   

14.
范世忠 《世界发明》1998,(11):22-22
视觉放大器。德国利用热成像技术研制出一种帮助司机在雨天、雾天和雷天里看路的视觉放大器。它利用检测热辐射的红外摄像机摄取司机前方道路的图像,摄像机可检测出对象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温差。如路面与道路上的标记之间即使有小到0.1℃的温度差,也能测得出来。因此,司机借助于这种视觉放大器可以看到道路上的中心线标记。视觉放大器利用车内的测屏显示障碍和道路轮廓,还可测算出其他车辆的车连,让司机判断出障碍物或其他车辆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专利的判断技术机会的方法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鲁成  蔡爽 《科学学研究》2010,28(2):215-220
仅依据专利数量判定新技术的发展前景,是比较粗糙的。因此,本文提出的判断技术机会的方法,不仅要关注主要技术所在的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与其发展轨迹,同时要确认与主要技术具有相关性的其它领域。通过将专利总体样本进行时间上的分割,观察前后样本的变动情况,可以判断围绕新技术,其他关联领域是否与新技术发生了日益加强的关联,如果确实形成了围绕新技术的领域组合,那么新技术未来的机会就比较大了。  相似文献   

16.
一位牧童撒谎捉弄村里人,三番五次地喊"狼来了",被他欺骗习惯了的村民不再相信他的话,结果有一天狼真来了,无论他怎么呼喊,村里人没有一个再相信他,于是牧童就因为撒谎而被狼吃掉。小时候,家长和老师们经常给我们讲这样的故事,教育我们不要撒谎,让我们意识到撒谎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7.
诚实是一个普遍适用的道德准则。不惟科学家,所有人都应当诚实;任何形式的撒谎都是可鄙的,都应受到道德上的责备。孔子阐述伦理道德的经典之作《论语》中讲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意思是,一个人若是不诚实守信,就不知道他如何立身处世了。基督教的《圣经》是西方世界道德的基础,其中也把撒谎列在十诫之中。  相似文献   

18.
哪怕是仅存尸骨的命案,通过40分钟的"颅面复原"后,可以"画出"死者的大致相貌,然后对照疑似死者生前照片,20分钟就可以判断是否为同一人,公安机关据此掌握最直接的侦破线索。2012年2月28日,记者从科技部"科技惠民"发布会上获悉,这项"命案尸体身源人类学判定关键技术"又取得重大突破:目前中国已建成56个民族颅面复原五官数据库,目前,已储存7.6万人的五官数据,在世界上具有唯一性。而这个数据库正是"颅面复原"技术的最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9.
公知常识在发明专利创造性评判中被广泛使用。目前在公知常识的认定、判断以及使用等问题上并没有十分清晰的标准和规定。本文通过分析一个无效案例创造性评判过程中,其公知常识运用存在的问题,指出在创造性评判中,公知常识的运用不能脱离发明创造解决的技术问题和达到的技术效果,应该从技术方案整体上把握区别特征是否构成公知常识,从而对公知常识做出正确地认定和运用。  相似文献   

20.
张婧 《科技管理研究》2004,24(1):156-158
本文提出了一个动态的和多维的概念模型,以考察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绩效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通过在特定产业的每个发展阶段中,使用贸易特征、生产特征和技术能力特征,可以描述出技术要素和贸易绩效之间的关系。技术能力和生产特征可以融合到TCF中,贸易绩效可用净贸易额/总产出和国际市场上一国的市场份额采测度。我们可以利用某一时点TCF和贸易绩效指数采判断产业状况,利用不同时段TCF和贸易绩效指数不同组合的变化来解释行业发展的性质,进而作出正确的政策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