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23日就北京电视台播发虚假新闻发出通报:《(纸馅做的包子)责任人被严处》。应该说,对《纸馅做的包子》责任人处理是严的、得当的、必要的,现在的问题是,曾如中宣部等三部门在通报中所说,《纸馅做的包子》“消息播出后,经多家媒体转载转播,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这就是说这些转载转播的媒体,对这条虚假新闻在国内外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起了掮风点火、助纣为虐的极坏作用。  相似文献   

2.
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7月8日播出的《纸做的包子》报道被证实为虚假新闻,北京市有关部门对相关责任人作出了严肃处理。7月23日,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就北京电视台播发虚假新闻一事向全国发出通报。这一虚假新闻的发生,是中国新闻界的奇耻大辱,令人震惊。它严重败坏了党和政  相似文献   

3.
北京电视台炮制的《纸做的包子》的假新闻,恐怕是我国新闻史上又一起重大的丑闻了。这一丑闻,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已向全国发出通报,有关责任人受到了应有的处分。事件已成过去,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久远的。那么,“纸馅包子”事件究竟告诉我们什么呢?那就是,对新闻工作者认真进行一番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郭武鹏 《新闻知识》2007,(9):65-65,81
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了《纸做的包子》报道后,一时间舆论哗然。人们对于包子以及有馅类食品谈虎色变。为此,北京市工商、食品安全部门迅速组织执法人员对北京早点市场进行彻查。然而8天之后,"纸馅包子"事件峰回路转。经过相关部门的调查,"纸馅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播》2007,(9):79-80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23日就北京电视台播发虚假新闻发出通报。 通报指出,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了题为《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报道无中生有,编造了北京市某区一些黑加工点使用废纸箱为馅制作小笼包出售的假新闻。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近期,北京电视台的"纸馅包子"报道失实事件沸沸扬扬,人们热议不断。国家有关部门对"纸馅包子"事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对北京电视台相关责任人做出严肃处理。鉴于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组临时人员訾某涉嫌违法,司法机关已依法严肃处理。北京电视台党委召开会议,决定以此事件作为反面教材,在全台深入开展整改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了题为<纸做的包子>的假新闻.事实查明后,相关责任人分别被追究刑事或行政责任,北京电视台也向社会公开道歉,但该虚假报道所造成的恶劣社会影响已难以挽回.  相似文献   

8.
今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了题为《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引起国内外舆论广泛关注,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的所谓《纸做的包子》的报道,曾在京城甚至更大范围引起短暂的"轰动效应"——许多消费者再不敢随便去街头购买包子,包子铺的生意严重受挫,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受损……然而,这短暂的"轰动"之后,关于"纸包子"报道是假新闻的消息公之于众,社会震撼、  相似文献   

10.
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了报道《纸做的包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北京市工商、食品安全部门对此报道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执法人员,每天对北京早点市场进行彻底检查,均没有发现早点市场存在“纸馅包子”。北京市公安部门介入后组成专案组全力核查,于7月16日初步查明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11.
各地广电协会(学会)、各分会、各专业委员会: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了题为《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报道无中生有,  相似文献   

12.
自从《纸做的包子》这一虚假新闻被揭露以来,新闻界掀起了一股打假的热潮,违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铁律的教训,让新一代的新闻工作者有了深刻的认识。应该说,像《纸做的包子》这种完全虚构、导演的假新闻,已经走到了新闻失实的极端,是非常恶劣的故意失实行径,这种情况并不是很普遍。但从无意失实走到蓄意泡制,从事实失察走到虚构导演,  相似文献   

13.
张栋山 《新闻窗》2010,(6):21-21
2007年7月8号,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一则题为《纸做的包子》的新闻报道。这是虚假新闻的典型案例,"荣膺"2007年"十假"之首。  相似文献   

14.
2007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了《纸馅做的包子》节目,被许多媒体转载,产生了不小的“轰动效应”。经有关部门调查,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京城“纸馅包子”,是彻头彻尾自我炮制的虚假新闻。导演这起“闹剧”的北京电视台稿用记者訾北佳目前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处罚金1000元。2007年上半年,从所谓“蕉癌”、“毒香蕉”事件的发生,到《纸馅做的包子》粉墨登场,虚假新闻的产生,正如中国记协通报所言,“严重败坏了国家的声誉,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违背了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力”。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无论是“毒香蕉”假新闻的传播,还是“纸馅包子”登台,除了新闻媒体内部管理制度、审稿制度不健全或执行力度尚有欠缺外,  相似文献   

15.
今年7月8日,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以"纸做的包子"为题,播出了记者暗访朝阳区一无照加工"纸箱馅包子"的节目。节目一经播出,各媒体、网站争相转载,引起轩然大波。北京工商、食品安全部门对该报道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执法人员进行彻底检查,均没有发现"纸馅包子"。北京警方成立专案组全力核查此事,于7月18日初步查明事实真相——该报道系北京电视台聘用记者訾北佳等炮制的假新闻。  相似文献   

16.
7月的北京,酷暑难耐。比酷暑更"爆热"和令人难耐的,是北京电视台爆出的"纸馅包子"事件。7月8日,该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以调查性新闻的形式播出《纸做的包  相似文献   

17.
最近,北京电视台播出的纸箱馅包子的假新闻受到广泛关注。北京电视台作为始作俑者受到众多批评。但我认为,许多转载这一消息的媒体也应该为假新闻道歉。7月8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纸做的包子》后,不止一家纸质媒体刊登过  相似文献   

18.
近日,北京电视台《透明度》栏目7月8日播出的《纸做的包子》报道被证实为虚假新闻,令人震惊.这起虚假新闻严重败坏了国家声誉,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违背了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7月8日.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披露了所谓“纸馅包子”的社会丑闻.援引“业内人士”爆的猛料:废纸箱搅碎连同肥猪肉一起制成“肉包馅”.为强化“真实性”.播出中有记者暗访的“制作过程”。许多网站、报纸和电视台纷纷刊播.海外传媒也抓住此事大做中国“食品问题”的文章。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在抽检全市23家早点摊的包子后.未发现“纸馅包子”。后经北京市各有关部门联手调查,认定“纸馅包子”新闻为虚假报道.是北京电视台聘用人员訾北佳一手策划自编自导的。  相似文献   

20.
7月8日晚,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了一个名为《纸做的包子》的节目。记者的暗访显示,东四环附近的一个加工点为降低成本,竟"创造性"地将废纸箱搅碎连同肥猪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