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考察南朝文学,当然要从士入手。任昉是南朝士人的典型代表。将任昉的作品与相关史志的记载对照来细读,发掘任昉与各文士集团的关系,是《任昉与南朝士风》一书鲜明的特点。该书还从士风与文风的角度对任昉诗文的特点进行了概括,这种概括又是建立在对经典评价和阐释的基础上的,因而对研究南朝文学和士风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黄河三角洲的历史上,南朝齐梁之际的任昉是与沈约齐名的一代辞宗巨匠。在任昉的思想体系中,典型地体现出中古时期最突出的儒释道三者结合的特征。他率性任己,尚接魏晋风神;同时恪守礼法,秉性淳孝;且接受世风的浸染,信奉佛教。任昉渊博能文,在齐梁文坛赢得了鼎盛的声名,又热衷于对后进的提携称赏。他历仕三朝,因此被世人所讥讽,但他又能严守古循吏的理想,治平安民不倦。  相似文献   

3.
中国中古文学(汉—唐)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8月18日至21日在首都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召开。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就当前中古文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各自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进行了热烈而又和谐的讨论与评议。内容涉及中古文学史研究、中古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文献文本、考证及辨伪研究等方方面面。会议为今后中古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4.
任昉是"竟陵八友"文学集团成员之一,以"沈诗任笔"擅名齐、梁文坛.他不仅以散文创作驰名当时,而且其诗歌创作也自成一家.浙江之行,是任昉一生中仅有的两次外任.考察任昉的浙江行踪,以及所创作的山水诗和酬答诗,从中可窥见其不同于永明体新诗的庄重典雅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5.
任昉年谱     
南朝学者任昉在齐梁间是一个重要人物,他与沈约齐名,同为文坛领袖。近年来随着学术界对六朝的重视,对任昉的关注和研究渐多。但对任昉的生平中一些重要事迹的系年多有讹误,本文对此进行了爬梳整理,以期有助于对任昉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任昉是齐梁文坛颇有影响的作家,现存诗文85篇。本文广微《南齐书》、《梁书》、《南史》、《资治通鉴》等各有关史料及诸地志,参证任昉同时代人有关诗文,对其中62篇有年代可考的作品进行了较细致的考证,一一为之系年。考证时,对篇题及前贤误解之处亦有辨证。对进一步研究任昉乃至齐梁文学,当有所助。  相似文献   

7.
刘师培等四位先生关于中古文学研究的著作,大约相隔二、三十年,把20世纪粗略分为四个阶段,代表了不同时代学人的研究方法和治学风气。其间既有承接联系,又有建树创新。把它们摆放在一起观察,会发现本世纪的中古文学研究走过了一条从史料还原到思辨索原的道路。“历史的还原”有两层含义:一是史料还原,二是思辨索原。无前者,研究缺乏根基;无后者,学术难有创新。在中古文学研究领域,我们看到了这两种“还原”。其中所反映的规律不仅适用于中古文学,对其他古典文化研究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任昉晚年作诗“欲以倾沈”,此举关涉多方面复杂的历史因素:齐、梁时期“文笔”观念的演进是大背景,促进了任昉“诗”、“笔”观念的转变;齐、梁之际新旧诗风的嬗变,为任旷在客观上创造了“倾沈“的条件;任昉所倡导的“竞须新事”之诗风在任昉去世后仍然持续风靡,又透视出任昉对昭明太子文学集团的深度影响.任昉在诗歌创作上的“倾沈”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中可清晰见出齐梁文学发展、演变的内在动因与脉络,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长时期来人们对欧洲中古文学常用“黑暗”加以评说 ,这从历史发展和教会统治中可以找到论据。但全面、历史地看问题 ,中古欧洲文学的成就和价值不容忽视 ,它具有多种文化融合的丰富性 ,中古教会文学的盛行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它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古文笔分域的背景下,任笔在齐梁之际赢得了炳焕的盛名,然而北人邢邵却讥斥任昉"文体本疏",抵牾顿生.邢即这一言论,是在与魏收斗文争胜的背景下提出的,除不满任昉诗歌好用新僻的典故之外,还有任鲂在创作中常突破文体规范、随意运笔的缘故.任鲂作品中所存在的破体现象,反映了他不拘于文体约定俗成的既有规范,灵活地从具体境况出发结撰篇章以各致其用,同时也是他追求新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时代发展对教师素质能力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日本教育职员培养审议会的报告从教师的基本素养、未来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以及教师的个性发展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意见。另一方面,报告也从教师生涯发展的角度描绘了教师素质能力的发展。对于报告的要求,大学等研究机构展开了具体化研究。本文意图通过解读日本教育职员培养审议会审议报告提出的教师素质能力要求以及相关研究,勾勒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素质能力的轮廓。  相似文献   

12.
研究方程(Фp(x'))'+λ2Фp(x)+f(x)=e(t)的拉格朗目稳定性,其中Фp(s)=|s|p-2s,p≥2为常数;当x→∞时,扰动项f(x)=o(x);e(t)为2πp周期函数,且πp=2π(p-1)1/p/psinπ/p.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程颢的《定性书》为切入点,分析程颢的理学思想,其间涉及程颢的《识仁篇》与《定性书》之联系,以及程颢的"定性"说与邵雍的"以物观物"说的内在思想上的一致性——都体现了一种超越自我、自然顺应的人生态度与精神境界,以及差异性——程颢的人生论与邵雍的宇宙论之差异。  相似文献   

14.
马廷锡是王阳明在贵州著名的黔中王门再传弟子,其心学之传得于当年王阳明在黔中的及门弟子蒋信。马廷锡的心学活动涉及贵州、四川、湖南三省,早年问学求道、任官行道,中晚年广交王门后学,在贵阳讲学长达三十余年之久,继王阳明、蒋信之后,在贵州掀起第三次心学讲学高潮,将黔中王门推进到成熟阶段。马延锡及其子、孙三辈均有功于阳明心学。马氏家族不愧是黔中王门著名的心学世家。  相似文献   

15.
《莺莺传》、《董西厢》和《王西厢》载录崔张往来诗词书信,在内容、数量以及往来唱和的情况上,同中有别。《莺莺传》中往来应答的少,依韵唱和的没有;《董西厢》中出现了依韵唱和的情况;《王西厢》中则绝大多数是往来应答、依韵唱和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崔张爱情形态由单向过渡到双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Jensen公式∫0^2π ln |1-e^iθ|dθ=0是解析函数重要理论之一.文中证明当f(z)≤r上解析且f(0)≠0,其零点全体为{zk}i≤k≤n时,有变形Jensen公式为1/2π ∫0^2π ln |f(re^iθ)|dθ=ln|f(0)|+∑k=1^n ln(r/|zk|).  相似文献   

17.
朱子学于13世纪中叶传人越南。在陈朝(1225—1400),它是以反佛教的面貌受到越南士人的重视,并通过教育和科举在贫民百姓中传播。黎朝(1428~1784)初,以朱子学为代表的儒学在越南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社会的正统思想。这时,越南出现了一批朱子学者,推动了越南朱子学的发展。阮朝前期(1802—1885),越南有许多朱子学研究著作出版,仍保持兴盛的势头。1885年,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朱子学开始衰落。600多年间,朱子学对越南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西汉梁人焦延寿治《易》师从孟喜,别为占侯一派,长于阴阳灾变之术。焦氏《易林》创“分卦直日”法,形成了4096种变卦,每种变卦编造一首卦辞(林辞)。《易林》林辞仿诗而作,多为四言韵语,善用多种修辞手法,富有文学性。林辞内涵丰富,包含了从上古至汉代的神话传说、历史评判、社会现实、生命意识、人生哲理、男女爱情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log-弱亚正规算子T的Riesz幂等元Eλ和T的Aluthge变换T的Riesz幂等元Eλ的性质,其中λ∈isoσ(T)。证明了EλH=EλH,Eλ是自伴算子,Eλ=Eλ和EλH=ker(T-λ)=ker(T-λ),而且证出了Weyl定理对T及f(T),f∈H(σ(T))都适合。  相似文献   

20.
南宋刻书家黄善夫刊刻的《史记》是现存最早的三家注合刻本,本文利用黄善夫本《史记》与中华书局整理本《史记》进行比勘,撰作札记20余则,展开讨论辨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