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承诺     
承诺常常很像蝴蝶,美丽地飞,盘旋然后不见.   ——题记   我叫树,生活在无人问津的大山里,过着平淡而简单的生活.用刘墉先生的话来说,便是"我喜欢平淡,因为平淡正是深沉,平淡不是平,而在它的平中有醇美,淡中有深情.……  相似文献   

2.
杜武 《大理文化》2009,(1):27-31
大理,这个位于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以她深沉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而在苍洱大地上世代耕山耘水的勤劳智慧的白族儿女,正是这个文化的缔造者与忠实守护神.沧海桑田,在这个滇西文化的走廊中,至今还散落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古迹,而碑刻艺术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陈敬容诗歌最独特之处,是她对人与自然关系方面长久的关注与思考.从出走故乡和追求文明的人生经历中产生的"自我"与自然的分裂,构成了她早期诗歌最内在而紧张的冲突.而建国后的诗歌创作,则以生命的直觉体验,清醒地表达了对都市生态环境恶化的忧思,在诗歌中发出生态预警信号.她的诗歌,本质地体现着她渴望回归自然,与自然同一和谐的愿望.而她长久的艺术坚守和乐观的人生信念,也来自于"死而复生"的自然规律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打开电视频道,我看到一家颇有影响的电视台主持人在表演男人女人上厕所的姿式,甚至请来著名演员大谈为什么女友可以牵手上厕所而男人不行;还有娱乐节目以一男一女去抢睡演播厅的大床为游戏.一家电视台请来众笑星十分夸张地在表演男女相亲,把男女争吵上演成泪水加拳头.在互联网的博客、微博、拍客里,几乎天天都在渲染以自我为中心视角的文化观察和情绪发泄.在旅游景点,被打造出来的文化变成了明码实价而内容庸俗的消费服务品.  相似文献   

5.
猪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一个典型符号,猪文化经历了从神坛走向世俗的转变,其原因可能与其成为人类圈养的对象而丧失了神物的特性,以及其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与其他家畜的对比而尽显劣势有关.猪的双重文化品性在当今社会还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经典的人体躯干画像,在那些于石膏模型中学习绘画的年轻艺术家笔下已变得毫无创意.而马格里特从一全新视角展开创作,但却无意展现自己对画作主题的情感诠释.他采用了一种有些偏离当时处于主流的新古典主义的表现手法.画作传递出一种和谐的美感,而这种美感通过画中蓝色的大海和晴朗的天空得以加强.  相似文献   

7.
感受溪流     
小溪就在窗外不远处.在桌前看书累了,不经意间一抬头就可以看见溪流.   小溪确实离我很近,就那么几百米,但我终日忙碌始终没能走近它而仔细观察过它.……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一座城会令你念念不忘,大抵是因为那里有你深爱的人抑或是一去不复返的青春,而这里却是一个例外. 白云深处,群山起伏.一座古老而又朴素的小城,生生不息的地方,在日月不停的轮转中,绝世独立地安然在辽远的滇西南一隅,深邃,旷远,宁静,无争.走进她,无一不被她深深吸引.  相似文献   

9.
还债     
一 五福吐出的最后一口气,轻缓而飘摇,冰冷而绝望,还没有升腾起来,一屋子就都是寒意了.这寒意很容易就穿透了张辛的身体,她才哆嗦了一下,就觉得满世界都在摇晃. 福文路是下关城比较短的一条街了,只四五百米长,还被龙溪路拦腰截断,一段在东,一段在西.在东的这段,南边是滇西纺织厂的三十幢家属区,北边是大理州人民医院.  相似文献   

10.
军旅文艺创作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独特分支,在中国古今人文领域,始终都有着它独有的地位和鲜明的时代特征.自古以来,军旅艺术家的审美观点是敏锐而独特的,沉雄而昂扬的情愫是感时忧国的,对艺术、对人生的观点是深沉而又极富责任感的.他们在军营这块充满生机的沃土上,始终讴歌着壮怀激烈,铁马秋风的烽烟故事,始终以一腔报国安邦的拳拳之心关注着大千世界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驻滇某部副师职军事干部臧跃军,就是在繁忙的军事训练工作之余,始终忘情地畅游在国画艺术的浩淼江海中的军旅画家.  相似文献   

11.
山村女孩     
山村女孩,扎一个不十分漂亮的大蝴蝶结,飞舞在蓝天白云下,飞遍山林旷野,草地田禾.山村女孩就是牡丹一株,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注视你白皙而透红的脸庞.山村女孩,踱着稳重而沉着的步子,执着追求着每一个晴朗的日子.  相似文献   

12.
河流远去     
孩子满月的哭声拨动了我所有的神经,年轻母亲的喜悦伴着婴孩稚嫩的童音不停地应和.而就在这时,夫告诉我,父亲死了,在孩子出世的第二天死了.在初冬的薄暮中一阵从未有过的寒意向我袭来,仿佛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一只没有帆也没有桨的小船上,悠悠地,漂进那片沙滩,和那座小镇,遥远而又真切.  相似文献   

13.
树叶的启示     
我从小在云南生活,身处"植物王国",见惯了青山绿水和古木参天的景色.自然,我喜欢看树,也喜欢赏叶.无论季节如何变化,树林总是非常幽静,而树叶却如油画般多彩.……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精英群体,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承担者和推动者;他们的政治信仰走向,维系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关乎共产主义理想的传承及实现.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研究进行综述,有助于了解我国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现状,也是进行信仰教育的前提.笔者从政治信仰内涵、价值与功能,形成机制,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信仰危机和信仰培育五个方面综述.大学生政治信仰研究在培育途径、准则和内容上成果丰富.而不足在于时政治信仰理论体系的研究少;信仰教育与意识形态灌输混淆,忽视信仰形成规律;研究出发点多出于国家层面,而缺乏微观的个人视角.  相似文献   

15.
红土高原的每个村落我想都跟河流有关,我也相信每个村庄文明的诞生都跟河流有关.摇头河的传说至今和村庄联系在一起,村子因此而美丽.……  相似文献   

16.
严复笔下有三个卢梭:中立的卢梭、可褒扬的卢梭和被批判的卢梭.也就是说,严复对卢梭思想并不是一直批判:在1913年前,是批判、介绍和赞扬交替;而在1913年后,基本上就是批判了.严复对卢梭的批判有两个高峰:一是1905年(<政治讲义>),一是1914年(<〈民约〉平议>);批判的内容,一直聚焦在"民生而自由平等"上.由此可见,严复对卢梭思想的批判,主要是取决于他自身的好恶和当时变动不居的社会时势.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说严复的思想具有保守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詹鄞鑫 《寻根》2004,(3):10-16
巫术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孕育出了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 首先要指出,巫术本身是一种因原始思维而产生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技艺活动,而不是精神活动.例如,有些民族认为树枝和石头能够把人的疲劳带走,于是在劳累一天之后,到某个地方折下一支树枝拍打身子,再把树枝插在石头堆上,认为这样就能把疲劳一起带走.也有的认为病人谵妄胡言是鬼狐精魅缠身造成的,于是就请道士捉鬼驱狐.把劳累传给树枝也罢,驱狐治病也罢,都是一种具体的技艺法术,而不是精神活动.然而,正是各种各样带有明确目标的巫术,孕育出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大概是巫术评价中最值得称道的积极意义了.  相似文献   

18.
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盐亭麻秧遗址出土的大石璧和成组石璧,是古蜀族的祭祀礼器.在祭祀礼仪中用作敲击节奏,蜀人环璧而舞后,埋入地下.因此石璧的早期功能之一,可以作为乐器.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东麓是黄河、长江的发源地.两大流域的文化,在上游地区形成了颇为明显的共性或交融性,是文化传播和文化融合的真实反映.长江上游一系列的南北向支流水道,构成天然的联系通道,是文化交流的通道,也是民族的走廊,而四川盆地处于这种交流的最有利的地理位置.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在东西文化的交流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而喇家遗址是探索文明起源及发展的一个考古前沿站,其中发现的一些文化遗存,对黄河上游与长江上游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女性出游行为特征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旅游史研究中,女性旅游现象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学者很少从性别角度来讨论男女两性旅游行为的差异.人们所说的旅游往往就是男性旅游,女性旅游行为较少受到关注和研究.而在现代女性旅游兴起并普遍化的背景下,从探究中国古代女性旅游行为特征入手,来研究中国女性旅游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发展女性旅游和大众旅游提供历史依据和理论支撑,是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本文通过如下两个方面的论述:一.官宦之家的女性依从主人而发生的旅游行为;二.乐妓依附于男性的游历,提出中国古代女性旅游行为的基本特征是对男性的依附性.同时,也论及女性旅游行为的其它次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