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很好地契合了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倾向,同时满足了时代的审美需求,所以它具有自身独特的审美意义和价值.网络文学不仅完全打破了有史以来纸介质印刷文学独占文坛的垄断格局,而且以其区别于纸介质印刷文学的创作方式、存在方式、传播方式、接受方式及价值取向,呈现出主体交互的活性审美、游戏心态的快乐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学理论对于文学的经典定义为:"文学是审美的语言艺术"。然而,后现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得文学文本发生了转向,即从传统的语言文本转向了以日常生活为文本,文学文本的价值特征也从审美转向了消费。网络文学文本的后现代性可以从网络文学文本创作主体、叙事方式和价值特征体现出来。网络文学文本的大众化、交互性、开放性、超文本等特征很好地诠释了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学文本形态。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学载体特有的物质技术优势,使网络文学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对传统文学形成了较大影响和冲击,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本质上是共通共融的,其对于传统文学更多的是补充和发展。网络文学在表现方式、语言形态、创作手段、审美元素、评论手段等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文学原有的范式和元素,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在审美立场、审美过程、审美趣味等多个方面表现出与纸质文学不同之处.体现出一种新型文学样式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网络介入了文学生产的全过程。网络文学带来了崭新的审美方式和价值追求,实现了文学的自由发展;不过,创作主题的单一和重复使网络文学的发展思路变得狭窄,网络文学有自己的局限和不足。真正的网络文学和纸介文学应该是相通的,互补的。  相似文献   

6.
网络文学的出现和勃兴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方兴未艾的网络文学具有自身的特质.不同于传统文学的神性主导品格,网络文学更多地具有物性、世俗性的特征,显示出了空前的民主性;网络文学显示出了鲜明的“超文本性“;当前的网络文学在题材内容、物质载体、思维方式、创作态度和审美趣味等许多方面同传统文学有很大的差别;网络文学作品的物化过程体现出“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生产“的显著特征,有别于传统文学的诗性--仪式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网络文学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快速发展,研究网络文学语言是语言文字工作者的责任。网络文学语言的言说方式和内容显示出多元化,在文学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认同方面逐渐形成一定倾向。这些都影响网络文学的走势及未来的发展,并且将直接影响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以互联网为传播媒介的新型文学形式,因其不同的传播媒介,实现了读者与作者的共同创作.通过分析网络文学超越传统文学的特征,探析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文学审美性、艺术性、人文性及作品品质方面的缺陷,提出网络文学必须依托传统文学,才能获得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虚拟空间的自由写作和技术传媒文化的市场催生,把网络文学推向21世纪的文学前沿,成为当今文坛原创作品最多、写作族群最众、阅读市场最活跃的文学新领域,从规模和存在方式上改变了汉语文学发展的总体格局,形成了近年来蔚为大观的"网络文学现象"。但成长于"技术丛林"中的网络文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作品数量庞大而整体质量不高、技术载体更新而艺术创新滞后、商业模式成型而艺术价值缺失,传统审美偏移而创新审美不足的矛盾,以及观念解构先行而理论建构乏力等种种无以回避的悖论现象。探析这些悖论现象,为探索其发展路径,推进网络文学繁荣的同时,建构起人文审美的价值体系,让这一新兴的文学成为一种价值性存在而不只是技术性生存提供一点有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催生了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网络文学的出现,影响并改变了文学的存在方式、人们的艺术思维模式与审美习惯。它拥有诸多物质技术优势,但当前创作上和表现上的不尽如人意使其陷于尴尬处境,这种尴尬主要缘于对网络文学特性的模糊认识。网络载体的物质特性使网络文学拥有自由性、开放性、大众性、互生性和超文本性,这使得网络文学可以成为最具活力的文学形态。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越来越为人所关注。超文本链接技术的应用.使得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接受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文学作品,也使得网络文学在文本结构、角色定位、审美愉悦甚至文学批评中的重要命题和概念等方面体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学的“颠覆”性的改造。这既是文学发展的一个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学是网络时代应运而生的文学产儿,以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和审美特质赢得了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青睐,是当前低迷文学市场中的一大亮点。同时,网络文学发展中也存在过于功利化和商业化,抄袭成风,粗制滥造,观念混乱,情趣低俗等问题。网络文学必然随着网络和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而发展,将突破目前的单一格局,向多元化、多层次发展;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分隔也将被打破,二者将逐步融合,形成一体多样的现代文学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学的审美特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文学是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它在迅速发展中,优秀的网络作品体现出独特的审美特质:审美的虚拟性、互动性、超文本的结构美、符号多元化、娱乐性。  相似文献   

14.
网络文学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带给读者崭新的文学体验,但仔细品读后便发现其价值偏离亦不能忽视。在审视网络文学发展现状和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网络文学具有的自由化、平民化等审美特征及价值偏离因素,并对其价值调适路径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5.
与纸面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在创作、传播、接受等诸多方面有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平民化的审美情趣、互动性的审美过程、读屏化的审美方式、超文本的审美特质,等等。究其成因,集中体现在网络化的传播机制、网民化的创作主体、游戏化的创作动机三方面。  相似文献   

16.
网络数字化走进文学视域,对传统文学从创作主体、文本特征、阅读方式、文学价值等文学活动要素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影响和冲击,但目前的网络文学并不是文学的完美归宿,网络文学只有以实现人的全面美好发展为宗旨,才能成为现代人最自由完满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文学的崛起,传统文学受到了全方位的挑战。网络文学中“文学的消解”首先便是创作主体成员的改变。其二是网络文学创作目的和意义的改变,它使创作主体改变了对文学形式、内容的观点。第三是网络文学评论呈现出一种无深度的溃散。  相似文献   

18.
张金海 《考试周刊》2011,(12):40-41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不仅完全打破了纸介质印刷文学独占文坛的垄断格局,而且在审美情趣、审美过程、审美品格和审美特质等方面呈现了与传统纸质文学不同的审美特征,进而向传统文学发起了挑战。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学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文学进行了一场颠覆性的革命。从承载的媒体、传播途径、写作方式和文学功用等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变革。写作个体的泛化,主体的自由独立,都是网络文学的革命所带来的。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网络媒体而风生水涨的网络文学在创作主体、阅读主体和传播渠道等方面都与传统文学迥异。网络文学以后80年代生人为文学创作的主体,有着与传统文学创作者截然不同的创作方式与创作动机。其阅读主体与传统文学相比,也已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转换为信息的主动选择者与网络文学文本的建构者、积极参与者。而网络文学的多元化传播方式表征着文化的公共空间最大限度地向私人话语权利开放。作为正在成为文学批评新的学术增长点的网络文学,宣告着精英文学权力的式微与大众文学权利的张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