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三高”人群饮食总原则:主食要定量,不可多吃也不可少吃:蛋白质要充足,同时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鱼类、禽类、瘦肉类、蛋类、大豆制品、脱脂牛奶等;少吃含脂肪、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肉皮、巧克力、油炸食品、荤汤、蟹黄、鱼籽等,同时警惕“看不见”的脂肪,如植物油、坚果类、全脂牛奶及奶制品等;保证蔬菜充足新鲜,  相似文献   

2.
《金秋科苑》2008,(15):95-95
“三高”人群饮食总原则:主食要定量,不可多吃也不可少吃:蛋白质要充足,同时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鱼类、禽类、瘦肉类、蛋类、大豆制品、脱脂牛奶等;少吃含脂肪、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肉皮、巧克力、油炸食品、荤汤、蟹黄、鱼籽等,同时警惕“看不见”的脂肪,如植物油、坚果类、全脂牛奶及奶制品等;保证蔬菜充足新鲜,  相似文献   

3.
人们对脂肪可谓爱恨有加。爱者是因为人的美味和能量来自脂肪,人们也离不歼脂肪;恨者是若脂肪过多,则容易让人肥胖,并同时让人们在拥有“三高”(高血糖、高脂肪、高血压)的同时患上多种“富贵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苑》2014,(2):62-63
<正>糖尿病人必须坚持饮食控制、服药控制、适量运动、血糖监测和情绪稳定,按照这五个方面去做,就能获得良好的病情控制。冠心病人经过有效的治疗和适量的锻炼,病情稳定后,要戒烟戒酒;少吃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少吃甜食以及限制食盐摄入;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含粗纤维多的食物;适当多吃海鱼、黑木耳、洋葱、大蒜等可以降低血脂、抗血凝的食物。  相似文献   

5.
兰生 《今日科苑》2004,(10):35-35
吃得健康了,人就自然长寿。虽然动物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理价值高于植物性的,但老年人更适宜食清淡食品,“以素为主、荤素搭配”,有利于老年人预防“三高”、”两血”等富贵病。在此,我建议诸位常吃花生。说起来好处还真不少。  相似文献   

6.
康健 《今日科苑》2013,(19):55-59
1.别赖床。百岁老人都是无可争议的早起者!2.别吃得太多。食物的种类很重要,但饮食的量同样重要。过度饮食给身体增加了负担,并导致肥胖(公认的健康杀手之一)。我们中的大多数吃得大大超标—特别是在冬天。过多的脂肪被厚厚的冬衣遮掩,使人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吃得太多使人迟钝和容易疲  相似文献   

7.
<正>人体要维持正常的脂肪代谢,防止高血脂及动脉硬化,除了服用一些降脂药和加强体育锻炼外,还可通过控制饮食,少吃那些胆固醇含量多的食物,如各种动物内脏、脂肪、蛋黄、鱼卵等,适当增加能降胆固醇的大豆制品,多吃蔬菜瓜果和降血脂食物,以便降低人体血液黏稠度,改善微血管循环,让血管里的血液能顺畅地流淌。美国明尼苏达医科大学的哈默斯·米特教授,在一次用人  相似文献   

8.
<正>肉类是饮食中蛋白质的重要来源,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市民已成为"无肉不欢"人群。"门诊中,发现不少患者每天吃肉超过了推荐量(50克~75克)。"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贾凯提醒,肉类富含脂肪、嘌呤、蛋白质等,因此患有糖尿病、痛风以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一定要少吃肉。第一类:限制热量、脂肪摄入人群如糖尿病、肥胖、脂肪肝患者  相似文献   

9.
《科学生活》2011,(8):65-66
人的胖瘦是以体内脂肪多少来衡量的,脂肪可以沉积在皮下(称为皮下脂肪),也能以胆固醇的形式存在于体内。大多数中老年人体力活动都会减少,内分泌系统所分泌的激素发生某些变化,会使脂肪更加容易沉积。如果吃得过好、过多,摄入的糖和蛋白质也会转化成脂肪,使人逐渐胖起来,肥胖会给肌体的新陈代谢造成负担,引起冠状动脉硬化、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还会影响人的正常寿命,目前已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生与体重增加有关。显然肥胖不利于健康。  相似文献   

10.
肥胖不只与吃得多、运动少有关。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睡眠时周围光线过亮或许也是导致女性肥胖的一个因素。这可能与光线对新陈代谢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1.
《发明与创新》2014,(10):13-13
流言:减肥是现代人百谈不厌的话题,最近有不少网友提出了减肥的“金科玉律”:晚上8点后再吃东西就会长胖,睡前3小时不能吃东西,否则会导致脂肪堆积、胃病等。这些说法可信吗?真相:科学家们经过研究证实,肥胖的决定因素是“吃多少东两,而不是什么时候吃”,进食时间对于体重增加并不起主要作用。肥胖最主要的元凶在于饮食总体的热量过高,食品的摄入与消耗是否均衡是决定体重增加、减少还是保持的关键。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时间进食,身体都会将多余的卡路里储存下来,转变为脂肪。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饮食治疗要适量控制热量及食盐量,降低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水平,控制体重,防止或纠正肥胖,利尿排钠,调节血容量,保护心脏、脑、肾脏血管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中国领导人吃什么?怎样吃?普通百姓无从得知,据北京医院原营养主任、首长营养保健家曾煦媛介绍,领导们多吃粗粮,少食多餐,饮食方式非常科学。领导们的食谱,不像一般人们想象得满是山珍海味,恰恰相反,他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胰岛功能减退致使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一种代谢内分泌疾病。据1994年初联合国的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到本世纪末,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发病人数将超过1亿人。估计我国目前至少有1千多万人患糖尿病。这种“富贵病”与过多吃高脂肪、高糖饮食、少运动、营养过剩过度肥胖,以及生活过于紧张等有一定关联。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老人发病率较高。早期无明显症状。典型者有多食、多饮、多尿及消瘦“三多一少”症状。部分患者仅  相似文献   

15.
饮食减肥新招迭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文 《技术创新》2004,(4):37-38
减肥是时下医学专家和普通百姓的热门话题之一。肥胖往往是吃出来的,减肥也应以吃为“突破口”。以下几种饮食调节法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6.
某些人整天为如何吃得健康而烦恼,怕吃多了会囤积脂肪,吃少了头昏眼花全身乏力。很多杂志报纸的健康版教大家早中晚三餐分别吃什么,吃多少,精确到哪样水果搭配哪种蔬菜,米饭的份量亦精确到几乎以粒来计算,  相似文献   

17.
林森 《金秋科苑》2008,(1):110-110
某些人整天为如何吃得健康而烦恼,怕吃多了会囤积脂肪,吃少了头昏眼花全身乏力。很多杂志报纸的健康版教大家早中晚三餐分别吃什么,吃多少,精确到哪样水果搭配哪种蔬菜,米饭的份量亦精确到几乎以粒来计算,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是当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危害性很大,存在着“三高”和“三低”等特点。“三高”是指患病率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测,全世界有6.9亿人患高血压。我国于1991年普查的人群患病率为11.8%,目前,全国范围内约有1.1亿的高血  相似文献   

19.
医疗保健     
有关国际营养专家对21世纪健康饮食提出了共同的建议: 三块大排三个蛋营养专家认为,脂肪的总摄入量,应该在摄入热量总值的25%以下,脂肪包括饱和性脂肪与胆固醇。饱和性脂肪主要存在肉类、黄油、奶油和其他动物食品中,专家们建议应把其控制在热量总值的7%以内。按此标准,85克的牛排每星期只能吃3次。食物中的胆固醇来自于鸡蛋和虾,专家建议,将每天的胆固醇摄入量限制在30毫克以内,比一个鸡蛋黄含量稍多些,每周不要超过  相似文献   

20.
某些人整天为如何吃得健康而烦恼,怕吃多了会囤积脂肪,吃少了头昏眼花全身乏力。很多杂志报纸的健康版教大家早中晚三餐分别吃什么,吃多少,精确到哪样水果搭配哪种蔬菜,米饭的份量亦精确到几乎以粒来计算,牛奶以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