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革”结束后,我国邮票发行部门对纪、特邮票选题及时作了调整,1978、1979两年问的新邮选题、设计,以其脱颖而出的新意,博得集邮的喜爱。曾被极左思潮打入冷宫的《京剧脸谱》邮票重新设计发行;被视为“旧风俗”、“封建迷信”的十二生肖,也列入新邮选题。于是,T46庚申年——新中国生肖邮票第一猴,携带着设汁家、雕刻家、集邮对未来的憧憬而问世。  相似文献   

2.
《丙戌年》邮票是第二轮生肖邮票的第三种,由名的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民间美术专家吕胜中先生设计。邮票设计以“五彩龙犬”与“国泰民安”作为主要立意,以传统年画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只把守门户的五彩龙犬的可爱形象。  相似文献   

3.
邮资票品司副司长邓慧国说:“2006年计划安排《丙戌年》、《武强木版年画》等系列邮票7套。其中奥运会运动项目是奥运系列邮票的第二套……从艺术的分类来说,表现石窟艺术的邮票属于一个系列,所以,《云冈石窟》应该属于石窟艺术系列。这样算来,2006年发行的系列邮票将达10套左右。”笔看后深感困惑,邮票发行部门负责人对2006年发行的系列邮票竞有“7套”及“10套左右”两种说法。  相似文献   

4.
2011年上半年发行的邮票中,有两枚邮票在背景图案里出现有关我国航天成就的题材。分别是5月发行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五)》邮票中的“钱学森”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邮票中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婕妤 《上海集邮》2007,(4):10-11
香港在2006年的最后一天发行了特区的第三套通用邮票“雀鸟》(图1),全套16种(参见070107)。早在2005年公布新邮计划时,它的发行日期被示为“另行公布”,直到2006年10月才见确定,其中主要原因与是否上调邮资有关。香港自2002年4月以来,邮资未变,原计划20(0要涨,后因有可观盈余而决定维持不变。这套邮票除使用混有多种纤维的邮票纸、椭圆齿孔、幻彩变色油墨等惯常的防伪特征外,还首次在4种高面值票的“$”符号和面值周围凿有小孔。[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2000年1月29日发行的“春节”邮票,全套3枚,另加1枚小型张,表现了中国民间传统春节的喜庆场景。该票不仅首次使用新型防伪油墨,同时3种邮票采用了两种版式印刷,即大版张(整张40枚)和小版张(整张9枚)。同套邮票两种版式在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属第二次采用,故被称作“小版张二世”。而首次采用大、小两种版式印制的,则是1980年发行的J59“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邮票。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继续介绍“创意团体音乐”(下称“创意”)开展的2022年梅纽因音乐邮票奖评选活动(下称“梅奖”)。(参见本刊190322、201232、211236)评选概况继2020年音乐邮票的贝多芬年之后,2021年各国发行音乐邮票的重点转向本国特色音乐传统。在2022年评选2021年音乐邮票时,“创意”成员从大约380枚各国邮票中先选出65枚入围,供各国音乐邮票爱好者评选。图1是#1—#9候选邮票。#6邮票的标志——国名阿根廷后的“(+)”表示它来自小型张,在屏幕上点击图片后可以看到全貌(图2)。  相似文献   

8.
丁丁 《上海集邮》2001,(6):22-23
邮票作为一种商品,必然存在供求关系。当新发行的邮票数量超过了正常的邮政用量和集邮爱好可以吸纳的数量之后,必然会形成供给过剩。现在,许多国家都大量发行邮票,用以取益,因为集邮大多收藏新票,不用于实寄,因此邮政可以赚取高额利润。现在集邮圈子里,大量发行各种专题邮票的都是一些第三世界国家,60至70年代,他们发行的各种专题邮票多如撒哈拉沙漠的沙子。这种邮票有一个外号:“墙纸邮票”。一些非洲国家更是被集邮界称之为“邮票共和国”。  相似文献   

9.
2006年的JT邮票,给人总的印象是印刷靓丽,色彩丰富,迎合时尚,符合欣赏习惯。但,如何进一步在“质”字上多下工夫,提高这一小型艺术品的艺术档次,还任重道远。掌握“邮票画”的固有特点,并非一蹴而就。即使画稿完美,“浓缩”到小小方寸,也会出现不尽人意的低谷。《集邮》杂志獬曾登载了邮票设计工作者王虎鸣的访谈文章。他不无感慨地说,“中国邮票中的精品仍然不多,尤其在人物题材邮票方面,还超越不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发行过的人物邮票”,“中国邮票要走的路还很长”。王虎鸣的这番话是真话实话,是作为设计了87套邮票的专业工作者在大量实践之后的理性认识。因为集邮者对邮票设计的要求也不仅仅满足于贴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1980年J59《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小版张的发行,开创了我国“小版张印刷”邮票的先河。在《集邮》杂志1997年第9期的新邮预报中,《黄山》、《天坛》两套邮票均注明“为小版张印刷”。同是小版张印刷,《黄山》是小版张,《天坛》却是一般小型邮局全张。这说明,“小版张”一定是“小版张印刷”邮票,但“小版张印刷”邮票却不一定是“小版张”。本就是对这种“小版张印刷”邮票进行探讨分类。  相似文献   

11.
今年前两个月,香港邮政以票选的方式开展“2000年最受欢迎的特别邮票”评选活动,同时举行“2000年我最喜爱的首日封/纪念封”网上选优活动。经过认真统计,日前张榜公布了评选结果:  相似文献   

12.
开场白 1840年,英国发行世界第一种邮票,黑色印刷,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头像,面值l便士,俗称“黑便士”。三年后,巴西发行其第一种邮票,椭圆形的花边,面值在中央,像个大眼睛,故称“牛眼”邮票。美国是第3个发行邮票的国家,这是1847年,全套2种,图案分别是富兰克林,华盛顿的头像。排行第4的是毛里求斯,因制版时将“邮资已付”字样错成“邮局”,而被称为“邮局邮票”。那么,再接下去,排行第5、第6、第7……的发行国又分别是哪一个呢?有没有一个按发行先后排列的“排行表”呢?  相似文献   

13.
仇光全 《上海集邮》2004,(10):41-41
“猴三世”邮票的24枚全张票,边纸印有梯尺和色标,已见两种形式的邮局全张,据此可以探索印刷全张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拜读《集邮博览》2005年第4期刘化刚先生《“会计邮票”和“电报邮票”》文章后深受启发。在笔者的脑海深处,对刘先生提到的两种“邮票”似曾相识。记得大约是1996年期间,曾收集到一些本地使用的“会计邮票”和“电报邮票”。于是翻箱倒柜,居然把它们找了出来。为了弄清它们的用途及使用时间,多次到相关单位进行了解,有了一定的收获,现介绍给大家。“会计邮票”和“电报邮票”的种类及印制单位我所收集到4种“邮票”,均是贵州省思南县农业银行专门印制的,由思南县印刷厂印刷,用纸为50  相似文献   

15.
三组《聊斋志异》14枚邮票、2枚小型张,合计16枚,历时3年便发行完毕,这种节奏,比生肖邮票的12年一轮回,“三国”、“水浒”等古典文学名著邮票5年10年快,迎合了邮人的心理,市场反应热烈。然而,从设计上看,还有不少遗憾。1.套用已有作品1992版的《聊斋志异全译白话》一书第70页插图是一个头戴“万字巾”的秀才,正掂起脚来隔窗看鬼在描画一张美女皮。一株松树  相似文献   

16.
《上海集邮》2002,(3):46-46
贵刊登载的戴定国《美国的小本票》一中,介绍美国于1960年8月12日发行7美分航空邮票1种及同图小本票1种,而我藏有两个贴这种航空邮票的实寄封,销票日戳分别是1958年和1959年,请问这种7美分航空邮票究竟是哪年发行的?  相似文献   

17.
“史无前例”时期,自我“革命”掉此前收藏的清代和民国邮票,仅留存一些解放区和新中国邮票。1984年,在整理邮票时,发现一枚民国印花税票加盖改作金圆邮票复加盖改作“人民邮致暂作”的邮票,但在所有的邮票目录上都查找无着。经过研究,认定它是一枚未见经传的邮票,1985年写就论文,于当年全国集邮联在黄山举办的解放区邮票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并附图公开发表,后来,此票即由区票目录作为“太湖加盖”的第9种加以收载。  相似文献   

18.
1967年4月至1970年1月,中国邮政发行的19套,80种“”字邮票,倍受集邮界瞩目。1998年,时任亚洲集邮联主席的郑炳贤在福州讲学时说过:中国的“革”邮票同中国的解放区邮票一样,也是独树一帜,征集参展大有前途。事实上,在近年世界或国际邮展上,“”字邮票展品常获高奖。  相似文献   

19.
去年,美国共发行纪念邮票18套69种,特种邮票和普通邮票11套40种,邮资封片3种,合计112种。总体而言,系列邮票持续前行,题材广泛,追求出新。纪念邮票除7月27日发行的1枚为3盎司第1类邮件永远邮票(邮资95美分)外,其余全部为1盎司永远邮票(表1)。在8月29日实施邮资调整后,1盎司第1类邮件邮资从55调升到58美分。  相似文献   

20.
1998年的纪特邮票共发行J票8套T票23套,共108图,其中包括小型张3种,兼有大全张票的小全张1种,并无大全张票的小全张(亦称“小版张”)1种(8图)。地方题材邮票占了一半。检阅全年邮票,总体感觉设计水平稳中有升,有所提高,但“鹤立鸡群”的佼佼者,仍为数不多。时下,开始流行“电脑合成”新画种,偶尔为之,颇觉新鲜,如果国画、油画、版画等等传统画种都用上了“电脑合成”,那将失却传统技法,“画不成画”。这是否杞人忧天,当通过实践来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