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州关帝庙     
运城县解州关帝庙,是全国关帝庙中规模最大的,占地一万八千多平方米,也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宫殿式建筑群之一。殿阁巍峨,雕饰精致,布局严谨,华美壮观。始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重建于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毁于火,经十余年始修复。它南靠中条山,东近盐池,有湖光山色之胜。 为关羽立庙,并称之为帝,这是历代封建统治者步步升级演变的结果。由于关羽对刘备忠心耿耿,始终不渝,具有典型的封建道德,因此,封建统治者就特别重视。他们对关羽事迹加以渲染,称关羽为武圣,封为协天大帝,三界伏魔大帝,忠义神武大帝等,完全把他神化了。关帝庙也称武庙,旧时与祀奉孔子的文庙并称。但解州关帝庙的建造,却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力,也保存了许多古代文物资料。我们今天是把它作为历史文物看待的,与封建统治者宣扬关羽并无相同之点。  相似文献   

2.
评关羽其人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州(山西永济)人,生年不详,死于公元219年。 关羽是个“万人敌”的猛将;在杂剧和评话中是一位传奇式的好汉;在《三国演义》中是一名义贯千古的悲剧式的英雄; 对于这么一个“寂寥于(生)前,显  相似文献   

3.
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败死荆州,第二年改元延康(公元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了。一代将星和大政治家、大文学家陨落了。太子曹丕继了魏王之位,同时成为汉朝最后一名丞相。一朝天子一朝臣,中小地主势力再度遭到压抑,世家大族重新抬头,原来不上不  相似文献   

4.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我国元代伟大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典戏曲史上最著名的悲剧之一。关汉卿,号已斋,大都(今北京)人。由于元蒙统治者对杂剧作家和民间艺人的歧视,致使这位“一时之冠”的著名作家名不见经传,生卒年月无从查考,所遗生平事迹也很少。我们只能根据《录鬼簿》等书予以推测,知道他大约生于金未(公元十三世纪初叶),卒于元成宗大德年间(公元1279-1307年)。有人说他祖籍解州(今山西解县),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裔。  相似文献   

5.
刘备汉中撤军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219年6、7月间,刚从曹军手中夺取汉中地区的刘备,只留少数兵力守卫此地,自己和文武官员率主力部队撤回了益州。这个军事行动给蜀汉政权带来的是利还是弊?它与事隔不久的曹军主力自关中东移洛阳以征讨关羽和关羽丢失荆州之间又有什么关系?与法正的汉中建策及《隆中对》的关系如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从公元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开始,到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国结束,共60年时间,这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实在是“沧海一粟”。然而,由于民间艺人的宣讲、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以及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播出,国人对三国的了解和熟悉几乎超过了其他任何历史时期,诸葛亮、关羽、  相似文献   

7.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与孙权结盟抗曹,赤壁一战,曹操败北,天下遂成三分之势。既后,孙权与刘备争夺荆州,导致联盟破裂,曹、孙、刘三方在战略态势上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孙、刘联合抗曹,又从盟友变为仇敌,这在三国史上是一件颇具影响的事件,而鲁肃和关羽在这一事件中则是两个关键性人物。本文拟就荆州之争的原委以及鲁肃关羽在孙刘联盟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8.
赤兔之死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相似文献   

9.
忍辱负重     
"忍辱负重"出自晋代陈寿《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意思是忍受着暂时的屈辱,以完成肩负的重大任务。公元221年,蜀主刘备不顾将军赵云等人的反对,出兵攻打东吴,以夺回被东吴袭夺的战略要地荆州,并为大意失荆州而被杀的关羽报仇。  相似文献   

10.
正屏上鉴语《屏风帖》,草书,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并书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四月二十二日。宋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祝宽天借观于从兄季平处,言于绍兴初得之于北人南渡者。姜尧章曾分别于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37年)、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获观题识,称其高古,不乏风致。宋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王允初刻石于临安余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元延三年(公元1316年),县令尹王  相似文献   

11.
桓谭,字君山,两汉之际重要思想家。其事于两汉书中凡十二见,《后汉书》有传,但均未言生卒年。任继愈《中国哲学史》云其生于公元前40年(汉成帝永光4年)左右,卒于公元32年(汉光武帝建武8年)。孙叔平((中国哲学史稿》云生于公元前24年(汉成帝阳朔元年),卒于公元56年(汉光武帝中元元年)。其他有关论著,或从任说,或从孙说,而以从任说者居多。今按此两说均有误。  相似文献   

12.
海瑞,字汝贤,广东省琼山县人。生于明武宗正德九年(公元一五一五年),卒于明神宗万历十五年(公元一五八七年)。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公元一五四九年)举人,会试下第,嘉靖三十二年(公元一五五三年)谒选,授福建南平县教谕。后历任淳安、兴国知县,至嘉靖四十三年(公元一五六四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次年五月,上疏  相似文献   

13.
据明万历三十年壬寅(公元1602年)北京刻本摹绘。由六条幅合成,每幅纵217厘米、横74厘米。利玛窦(公元1552—1610年)意大利人,耶稣会传教士。明万历十年七月二十日(公元1582年8月7日)来到澳门,在这里学习中国语文。次年随先前曾到内地的传教士罗明坚至广东肇庆宣教。他为了取得当时中国政府及官员们的同情和支持,一方面学习中国正统的儒家学说,仿效汉人的风俗礼仪,另方面又送来了许多“西方珍奇”,希望博得中国皇帝和官员们的信任。他先后在肇庆、韶州、南昌,南京等地居留传教。万历二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公元1601年1月24日),来到北京,向皇帝奉献圣像、天主经、自鸣  相似文献   

14.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板桥为其号(早年曾用理庵为号)。江苏扬州兴化县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十月二十五日,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四十四岁时,中第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春至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出任范县令,后转为潍县令,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辞官返回故里,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十二月十二日卒,终年七十三岁。郑板桥在范县的五年内,写下了大量的诗、词、书信等,本文拟以此管窥郑板桥思想之一斑,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学习历史 ,必然要涉及到公元 ,世纪和年代 ,可是现在的历史教材中没有这方面的详细介绍 ,给同学们学习带来了一些困难。笔者针对公元 ,世纪和年代 ,谈一点看法 ,供同学们参考。一、公元公历 3 2 5年 ,当时的罗马皇帝规定儒略历为基督教的历法 ,但没有规定哪一年是它的起点。公元 53 2年 ,僧侣狄奥尼西认为基督教 (即耶酥 )诞生在 53 2年前 ,下一年应是 53 3年 (现在的公元纪年法是从这年开始使用的 ,并非始于公元1年 )。习惯上常常把耶酥诞生年定为公元元年 (即公元 1年 )。公元前用“B·C”表示 ,公元后用“A·D”表示(拉丁语的缩写 )…  相似文献   

16.
刘备东征孙吴原因质疑马平安建安二十六年七月(公元221年),蜀汉皇帝刘备不听众臣劝阻,决意率军东伐孙吴,结果在亭之战中大败而归。关于刘备东征孙吴的原因,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将其归结为“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1]长期...  相似文献   

17.
以忠义仁勇而彪炳青史的关公关云长在中国及华人社会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甚至有“村村有武庙”的说法,可见关帝庙在我国是非常多的,但唯有关公出生地的解州关帝庙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技艺最精湛的,最正宗的、所以素有“武庙之冠”的美誉。解州关帝庙位于运城市区西南20公里的解州镇。北靠银湖(盐池),面对中条山,景色秀丽。解州东南10公里常平村是三国蜀将关羽的原籍,故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创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宋、明时曾扩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毁于火,经十余年始修复。关帝生前不是帝,只是侯,死后也长…  相似文献   

18.
<正>公元321年3月7日(相当于我国东晋元帝大兴年间),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正式宣布采用"星期制",并规定当天为星期一.今天,我们要了解历史上的某一天究竟是星期几?需要两个预备知识:1.闰年的设置(1)每隔4年时间设置一个闰年,这一年的二月由普通的28天改为29天;(2)遇到年数为"百年"的不设闰,这就是常说的"百年24闰";(3)公元年数为400倍数者设闰.2.高斯函数(取整函数)公元1800年,德国数学家高斯(Gauss,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你们看过小说或电视剧<三国演义>吗?其中有一个情节就是关羽把曹操这个"敌手"从华容道上放走.曹操可是蜀国的"国敌",关羽的结拜兄弟刘备的死敌哦.<三国演义>里塑造的"三绝"之一的"义绝"可就是关羽呀,这个情节看起来好像不符义胆忠肝的关羽的做法.是不是呢?让我们回过头去看看.关羽在华容道上放走曹操是在小说的第五十回,而在前面二十五回至二十七回里有这么些情节:关云长(关羽)寻兄刘备不得,求取栖身之地,因此暂时屈居于曹操曹丞相帐下.曹丞相很欣赏关羽的才干,特别是赏识他的忠义,因此对关羽百般礼遇,以知己相待,并赐金送官.但是关羽难忘桃园结义之情,身在曹营心系汉,去意难移,于是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慨然而去.  相似文献   

20.
王维的出生年份问题,两《唐书》没有记载,长期以来不能加以肯定。学术界对该问题讨论颇热。就20世纪以来学术界的探讨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1)公元701年说;(2)公元692年说;(3)公元694年或695年说;(4)公元699年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