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电磁波辐射在地震短临预报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年 《内江科技》2009,30(11):24-25
虽然地震预报目前仍然是一项世界性难题,但从不同学科,不同知识角度及不同观测方面对地震前兆现象的研究却一直被广大科技工作者所关注。在地震前兆诸现象中,电磁波异常现象近年来在国内外普遍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文章介绍了一种地震电磁辐射机理建模,并通过样本分析说明,震前电磁渡异常是一种较客观的地震短临预报手段.  相似文献   

2.
地震预测是举世公认的世界难题.它的复杂性令人望而生畏。部分学者甚至已经悲观地宣称:地震是不可预测的。 长期的科学观测已充分表明,每一次地震前后尤其是发震过程中,都存在电磁异常现象,这些异常不仅包括电磁波、地电场、  相似文献   

3.
李宏年 《科教文汇》2009,(28):283-283
在地震前兆诸现象中,电磁波异常现象近年来在国内外普遍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介绍了一种地震电磁辐射机理建模,通过样本说明,震前电磁波异常是一种较客观,可能的地震短临预报手段。  相似文献   

4.
地壳运动和地震的发生是天然密不可分的.地震前后,包括震时,地壳形变全过程的观测结果是认识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料.GPS是目前综合性很强的地壳形变观测技术,能观测得到大范围、多方面地震前后,包括震时(地震波),地壳形变长过程,也最能适应长、中、短临地震预报对观测技术在时空强("强"指观测值的大小)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围绕庐江地震台汤池1号井的水文地质概况入手,分析总结了庐江地震台气相色谱仪历年来对氦气含量的测定结果对近30年庐江周边近震以及远震的映震能力,分析氦气变化对地震的异常反应,包括震前异常、震中异常、震后异常,初步总结出氦气映震能力的规律,对水中溶解氦气异常与地震发生时间及强度的关系的异常变化原因等进行研究与总结。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基于空间对地观测的地震监测技术、预测方法与应用示范”项目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社会公共安全领域能力建设战略布局,以及《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地震立体观测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项目主要目标立足于地震监测预测技术发展对空间技术的需求,开展空间对地观测中电磁(EM)、红外(IR)、干涉雷达(InSAR)等多种技术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以震例分析为基础,开展地震前兆信息识别与提取方法研究,分析地震电磁场、热场、形变场异常特征,初步探讨不同异常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选取6个不同井震距的地震为例,对每个地震前后河北昌黎井气压校正后的水位整点值数据做调和分析,计算出M2波潮汐因子、相位滞后和潮汐残差相位差,在此基础上对昌黎井水位的震前异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昌黎井水位在选定地震前均有明显的异常表现,显示出较强的映震能力;(2)昌黎井水位M2波潮汐因子异常一般出现在震前2~9个月,在近震震前潮汐因子出现大幅上升,在远震震前潮汐因子则出现下降;(3)昌黎井水位潮汐相位滞后异常一般也出现在震前2~9个月,表现为相位滞后首先出现上升异常,之后下降并发震,相位滞后在震后持续下降;(4)昌黎井水位潮汐残差相位差异常一般出现在震前4~8个月,表现为残差相位差首先下降,后转为上升,地震多发生在残差相位差上升阶段的高值附近。  相似文献   

8.
利用1953-2008年NCEP/NCAR日平均再分析资料、大气环流指数资料、浙中地区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方法对浙中前汛期(5~7月上旬)降水异常的大气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偏多年南压高压强度较常年偏弱,高层气流辐散偏强,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西伸脊点明显偏西,纬向环流偏弱.经向环流偏强,印度西南季风和...  相似文献   

9.
以阿城地震台竖直摆倾斜记录资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原始曲线分析,潮汐分析和调和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内在质量评价,并搜索归纳了2011年9月——2012年7月以来全球7级以上强震的同震效应表现形态及特征,验证了阿城地震台竖直摆倾斜的可靠性和灵敏性。  相似文献   

10.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由于沙四-孔店组地层本身对能量的强吸收,导致红层反射弱,且工区内火成岩发育,对反射波干扰明显。如何进行沙四-孔店组弱信号能量恢复与补偿是目前地震资料处理的一项难题。本文从研究纯化地区沙四-孔店组红层形成的原因及沉积特征出发,通过对纯化地区沙四-孔店组红层地震资料待分析,形成了一套针对于沙四-孔店组红层弱信号能量恢复与补偿的处理技术,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以后处理碎屑岩类红层成像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永安地震台观测井井孔构造条件,对2013年7月数字化改造以来的水位、水温同震变化观测资料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对多次大地震的同震响应资料,其中,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北京时间),尼泊尔发生的8.1级特大地震,永安井水位水温都产生了明显的同震效应,说明本井对Ms≥8.0级以上远震响应能力较好。结合前人所提出的同震响应机理,笔者分析结果认为,永安地下水观测井同震响应为水位震荡-水温下降型,可以用车用太的热弥散说来解释,即为:地震波作用使井水位产生震荡,井孔中的水体受震荡激发而加速对流和掺混,促使上下层不同温度的井水相互混合,同时,井水的震荡加剧了井水面热扩散作用,导致井水温度下降。  相似文献   

12.
在公路建设中,为了预防或降低震陷的危害,除了加强抗震设施外,通过数值计算来估算震陷量,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通过有效应力等效线性动力反应分析,运用等价结点力法分析了高速公路软粘土路基震陷随地震最大加速度的变化趋势,建立了震陷同路堤高度、软土动模量系数、饱和重度、遭遇的竖向与水平向地震加速度放大系数之比和水平向地震系数等因素的相关关系式。  相似文献   

13.
在公路建设中,为了预防或降低震陷的危害,除了加强抗震设施外,通过数值计算来估算震陷量,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文通过有效应力等效线性动力反应分析,运用等价结点力法分析了高速公路软粘土路基震陷随地震最大加速度的变化趋势,建立了震陷同路堤高度、软土动模量系数、饱和重度、遭遇的竖向与水平向地震加速度放大系数之比和水平向地震系数等因素的相关关系式。  相似文献   

14.
在公路建设中,为了预防或降低震陷的危害,除了加强抗震设施外,通过数值计算来估算震陷量,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通过有效应力等效线性动力反应分析,运用等价结点力法分析了高速公路软粘土路基震陷随地震最大加速度的变化趋势,建立了震陷同路堤高度、软土动模量系数、饱和重度、遭遇的竖向与水平向地震加速度放大系数之比和水平向地震系数等因素的相关关系式。  相似文献   

15.
地震同震变形的解耦分析对于地震反演和地质灾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4年日本新泻中越地震为例,着重探讨了通过地震前后DEM数据解耦分析获取同震变形的方法。通过假设相邻三质点在地震中经历刚体平动变形,可求解三维线形方程得到拉格朗日变形。本文提出定义名义平面和改善DEM可比性等手段使求解更为严密,并提出了适合当地地质条件和建设情况的截止窗口,利用移动平均法处理后得到同震变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同震变形与地震滑坡分布的相关性,同震变形的垂直分量与地震滑坡分布负相关,水平分量与地震滑坡分布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敦化地震台多年观测成果进行了认真清理研究,重点讨论了敦化地震台对近震的临震突变反应,对水氡映震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敦化地震台氡值观测对近震尤其是长白山火山区发生的地震反应灵敏。  相似文献   

17.
在公路建设中,为了预防或降低震陷的危害,除了加强抗震设施外,通过数值计算来估算震陷量,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通过有效应力等效线性动力反应分析,运用等价结点力法分析了高速公路软粘土路基震陷随地震最大加速度的变化趋势,建立了震陷同路堤高度、软土动模量系数、饱和重度、遭遇的竖向与水平向地震加速度放大系数之比和水平向地震系数等因素的相关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宁德地震台一号井具有含水层系统对地壳应力一应变响应灵敏的优势,其水位变化对应地震,可间接反映地壳应力一应变特征。以历年水位观测资料为基础,深入分析水位观测中非地震活动期间各类干扰因素,并根据干扰异常的成因归纳出典型的干扰异常分析和总结,以便今后水位观测资料再出现异常时,给台站观测人员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参考依据,能够及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国际地球物理和大地测量联合会(1999年)指出,地震前的电磁异常现象被大量的观测到,地震之前的电磁效应是确实存在的。对于“电磁法是最有可能首先取得地震预测突破性进展的方法之一”逐步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20.
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的支持下,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承担了"超深层重磁电震勘探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YFC0601100).自 2016 年 7 月以来,相继开展了 7 个课题的深化研究,取得多项新的进展与成果,创新了实验室超深层岩石物理参数测量技术,研制了 400 kW 超大功率恒流电磁发射系统,研发了重磁电震约束与联合反演方法,开发了超深层地震弱反射资料采集与配套成像技术,评价优选了一批深层 - 超深层勘探目标,推动了塔里木、四川和华北三大克拉通盆地的超深层油气勘探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