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工作过程需要的学习领域课程研究设计,以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课程为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工作领域的典型工作流程转变为学习领域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2.
黄晓明 《科技风》2022,(2):11-13
针对传统教材难以满足模具人才培养的问题,本文根据企业的模具设计员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模具设计的工作过程为出发点,采用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模式,开发了适合高职模具专业学生学习的活页式教材,以培养学生从事模具设计员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所开发的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课程,它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巧。结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特点及要求,本文将这一教学模式应用于?会计实训?课程改革,并对其学习情境进行了分析、设计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利用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对计算机应用专业《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进行基于工作过程学习领域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有效地解决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不足问题,使学生在来源于工作实际、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任务中,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知识,促进关键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张超  张以利 《内江科技》2014,35(9):89-90
文章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现状和Android课程特点,提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Android课程开发,从市场调研开始,到典型任务确定、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设置、工作任务分解,最后是考核与评价。作者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Android课程开发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6.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情境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来宾 《今日科苑》2010,(8):314-314
文章阐述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开发模式,将整个课程的教学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情境设计,它涵盖了专业培养目标的知识点,以学习情境为载体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引入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为诉求,以具体项目为载体,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课程为切入点,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具体应用实施。以此期望能够优化课堂教学并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最终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程改革能够有效地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同时也能改善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外贸单证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和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因而课程设计应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工作过程为主导,融教学做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文章从该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入手,对外贸单证实务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汽车电控系统课程为例,从课程性质定位、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实施等视角剖析了基于工作过程培养高职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0.
烟花爆竹燃放技术的发展,对燃放专业人员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烟花爆竹燃放安全与技术》是烟花爆竹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基于工作过程对该课程进行改革,以焰火燃放工作过程为根本,以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托,按照岗位行动领域设计课程体系、选择教学内容、创建教学情境、实施教学。并以此实践总结出应通过充分调研、教师团队建设、实训条件建设来保证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何福贵  张梅 《大众科技》2010,(4):141-142,153
现代企业需要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基于工作过程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是培养这一能力的有效手段。文章介绍了世界职教课程改革的趋势和我国高等教育的三次课程改革,介绍了适合我国国情基于职业竞争力导向的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的课程的三种结构,并给出了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Windows Server 2008网络基本结构的实现与管理》是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组教师与企业人员合作,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栽体,进行了课程整体设计与实施,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魏雅 《科教文汇》2010,(21):52-52,54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永恒主题。本文根据我院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专业以项目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课程单元开发、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共创机制、进行系统化课程整体设计建设的基本过程,得出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提高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4.
《内江科技》2016,(3):127-128
本文运用"以能力为本位,基于工作过程,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理念,针对维修电工课程的特点,进行该课程的建设,详细阐述了课程设计理念、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的设计,建立一套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新体系,以实现学生机床电气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职业教育的改革研究探讨,针对数控技术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对《数控车削零件》学习领域进行了系统化教学过程的设计,并对其学习领域中的学习情境进行了划分,设计了学习情境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导向的课程的开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行动过程为途径,以师生互动为方式,研究高等职业院校"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项目导向课程与教学的开发,对原有的课程进行拆解重组,构建新的核心课程,并探讨在实训室进行如何组织单元教学。  相似文献   

17.
《机械零部件识读与绘制》课程是在原《机械制图》的基础上结合普遍存在于高职机电类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开发的一门学习领域课程。课程的特点是将教学过程和具体的工作任务融为一体,围绕具体的工作任务构建教学内容体系,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图纸的识读及绘制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掌握识图、绘图技能的过程中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进而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趋势,本文从课程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资源、教学效果、教学特色和创新等六个方面探讨“环境规划”课程项目化教学新模式,以项目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师为重心、以职业岗位工作流程为向心,实施“项目驱动—规划流程—项目开展”教学方法,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面临生源素质较低、教材实践性环节不足、学生被动学习等困境.开发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电子技术项目课程教材是化解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项目"的设计要基于工作任务,教材的开发要坚持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基本原则,遵循"领域分析--确定学习领域内容、学习项目分析--确定学习项目内容、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学习目标"等开发思路,课程实施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改进评价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当取舍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利用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对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三维角色动画制作技术》课程进行基于工作过程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并结合学院精品课程——《三维角色动画制作技术》建设实践,通过学习领域课程定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情境规划与设吨教学模式确定等四个环节来对基于工作过程学习领域课程的开发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