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科护理学实践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及其应用效果。方法:系统设计以“三条挖掘路径、六种目标精神”为主线的外科护理学实践课程教学方案,在2020级185名护理本科生中展开实施,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并将2020级护生的理论、实践考核成绩与2019级护生进行比较。结果:2020级护生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成绩显著高于2019级护生(P<0.01);70%以上的护生认可该教学设计,并表示六种目标精神有所提升。结论:在外科护理学实践课程中开展思政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及思政素养,同时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思政育人能力。  相似文献   

2.
邹霞  李璐寰  丛小玲  杨艺  王进 《科技风》2023,(20):47-49
目的:探索产教融合教学改革在高职“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级4个班19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个班97名学生为实验组,2个班96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应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包括整合教学内容、实施校内校外实训、开展急救志愿者项目三个方面,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理论讲授、操作示教练习和实训模拟练习。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课程成绩、急救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教融合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护生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3.
吴清爱 《大众科技》2015,(1):144-145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如何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12级护理学专业高职护生96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人,实验组采用案例分析讨论、情境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训前后使用护患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对两组护生进行评估、比较。结果:两组护生实训后沟通能力测评得分较实训前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实验组护生沟通能力测评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案例分析讨论、情境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在提高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1,(2)
目的: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将护理风险教育融入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高职院校2018级三年制护理大专二年级4个班的护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外科护理教学中采用基于超星泛雅教学平台的线上线下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授课的基础上融入护理风险教育。结果:实验组护生学习成绩、学习积极主动性量表和护理风险认知问卷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背景下将护理风险教育融入到高职外科护理教学中,能有效激发护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护生学习的效果及护生对护理风险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25)
目的: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提升外科护理实践技能教学效果以及优化考核程序的方法。方法:以2019级护理及助产专业共22个班级952名护生为实验组,建成在线课程《外科护理实践技能与实训》,基于信息化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用腾讯文档在线编辑功能,完成外科护理实践技能的无纸化考核评分。2018级护理及助产专业共22个班级931名护生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实践操作考核成绩;自制调查问卷,了解实验组护生外科护理实践技能课程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成绩的优秀率、良好率与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96%以上的护生对外科护理实践技能课程教学表示满意。结论:基于信息化技术开展外科护理实践课程教学与考核,能有效提高护生的外科护理实践考核成绩;提升护生对外科护理实践技能课程教学的满意度;优化实践考核程序,提高考核效率;有助于实现外科护理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的"同质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大专护理专业采用虚拟解剖台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级大专护理2个班学生共120人进行实验。对照班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班用传统教学结合虚拟解剖台教学法。两组教学后通过成绩考核、教学评价。结果:实验班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班且对此教学法较为满意。结论:应用传统教学结合虚拟解剖台进行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1,(7)
目的:调查2020年上半年居家上课期间,三年制高职护生对护理伦理学线上教学的效果评价。方法:通过收集某高职护理学院2018级三年制所有返校护生,居家线上学习护理伦理学教学的评价的调查问卷。同时,调取2017级的护生护理伦理学资料,进行实验对比。结果:97.1%的护生对线上教学效果较为满意,77.10%~77.89%以上的护生掌握该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和主要问题,88.6%的护生对线上教学提出了意见建议。而线下课程中,79%的护生掌握该课程的主要知识点。结果相差不大。结论:护理伦理学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加临床案例和教学互动,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1,(20)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级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47人和试验组15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试验组采用体验式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学期末理论和实训考核成绩和人文关怀能力得分。结果:试验组护生的理论、实训以及人文关怀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体验式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高职护生内科实训水平,减轻心理压力,培养优质护理人才,该文对正念理念在高职护生内科实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运用正念理论,分析当前护生在情绪、职业认同感、幸福指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掌握当前高职护生内科实训教学现状。最后,重点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情绪管理、正念观念的培养以及正念在实训教学中的开展三方面出发,提出了正念理论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专升本学生学习能力,并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法、访谈法,对吉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2010级和2011级2个期班100名护理专升本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调查、比较。结果:2010级护理专升本的学生学习能力较2011级护理专升本的学生有相应的提高,但是提高的幅度不大。结论:教师应根据专升本学生特点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1,(10)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职业成熟度现状,为高职护理教育者进行护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按比例抽样法,抽取某高职院校一年级和二年级护生共429名,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生职业成熟度总分为(108.692±10.724),总均分为(3.197±0.315),各维度得分均值中得分最高为职业自主,得分最低的为职业价值。被调查者父亲文化程度会对职业成熟度平均值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p=0.005)。结论:高职护生职业成熟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教育者应对职业成熟度的现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职业成熟度,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12.
涂丽霞  刘颖  吕涵 《科技风》2023,(31):59-61+117
目的:探讨ADDIE模型在高职护生“1+X”老年照护中级职业等级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教学团队,按ADDIE模型的5个阶段,对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职护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开发设计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教学方案,针对2021级284名高职护生开展以知识、技能、态度为主的老年照护教学;2020年参加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教学的268名高职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结束后对比2020级对照组和2021级实验组高职护生的老年照护能力,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教学结束参加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考核后,实验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老年照护能力中多个条目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79.58%高职护生对于“1+X”老年照护中级职业等级教学运用ADDIE模型非常满意,82.39%认为提高学习效率,非常愿意接受此种教学形式。结论:高职护生“1+X”老年照护中级职业等级教学运用ADDIE模型有利于提高老年照护能力,提升学生对此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陈少蕾  牟飞飞 《科技风》2014,(18):174-174
目的:了解护理高职高专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水平,为今后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TDI-CV量表(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2011级、2012级、2013级护生560名进行调查。结果:高职高专学生评判性思维得分为281.68±18.90,高年级比低年级的评判性思维得分高。结论:在护理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课程改革,促进学生评判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运用多模式实践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探索。方法:选择2018级的护理专业的四个班学生中的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示教模拟演练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多模式的实践教学方法。结果:观察组无论是实践成绩和理论成绩,还是总成绩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采用多模式实践教学方法,既能够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够提升实训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的共情能力、护理职业态度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提高护生共情能力与职业态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护生共情能力量表、护生职业态度量表对18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共情能力总分为110.08±14.00,职业态度总分为103.35±11.80,不同年级护生共情能力、职业态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护生共情能力与职业态度成正相关。结论 :护理本科生共情能力一般,职业态度中等偏消极水平,不同年级的护生共情能力与职业态度不同;共情能力高低对职业态度有影响,强化共情教育有助于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基护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校2013级护理专科两个实验组95名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名)和试验组(47名),在基护技能教学中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试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接受聚焦解决模式教学,技能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情况和护理技能情况[结果]两组护生在技能教学结束后的学业自我效能总分及学习能力、学习行为二个维度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技能成绩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在基护技能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7.
央琼 《西藏科技》2005,(7):31-31
目的:提高护生对基础护理实验的兴趣,加深护理操作印象,让护生明白作为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方法:教师演示、护生动手操作,引导分析思索,提高实际操作。结论:通过基础护理实验.激发护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和学习兴趣,为护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临床实践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宋睿  马一鸣  王佳璐  艾燕 《科技风》2022,(1):151-153
目的:了解高职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策略提供依据,并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现状和文化背景,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人文关怀调查量表对陕西省某职业院校2020级411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高职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78.70±6.29)分,处于中等水平;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妇科临床护理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及应用。方法:选择在妇科实习的300名护生采用临床路径实施、案例式查房、师生互评反馈等教学方法,对比三个时间段护生实习效果及带教老师专业素质。结果:第二时间段的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及带教老师专业素质优于第一时间段,而第三时间段又优于第二时间段(P0.05)。结论:妇科临床护理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应用,能提高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及带教老师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20.
丛小玲  杨艺  李璐寰  邹霞 《科技风》2022,(5):121-124
目的:探讨基于TSP的情景模拟教学在外科护理实践课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19级护理专业二年级卓越护理班共64人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抽签,随机分为实验组29人和对照组3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实验组情景模拟教学中引入教师标准化病人.课程结束后自制调查问卷,了解2组学生对外科护理实践课程情景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