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加强对比训练,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要求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对错误的方法能够辨析。例如:1.红花有25朵,黄花比红花多5朵,黄花有多少朵?2.红花有25朵,比黄花多5朵,黄花有多少朵?有些同学看到题目里的“比……多”,就用加法计算,得出两题的算式都是:25+5=30(朵)。很明显,第2题的解法是错误的。从第2题的条件“比黄花多5朵”可知,红花比黄花的朵数多,红花是25朵,黄花比红花少5朵,要求黄花的朵数,用减法,即:25-5=20(朵)。为什么同样是“比……多”,一道题用加法,另一道题用减法呢?教师应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2.
在设计练习时要经常设计一些变式性练习,使学生能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清其本质,深化所学知识。设计变式练习有如下几种方法: 1.变换叙述方法。如: 基本题:红花有20朵,黄花比红花少5朵;黄花有多少朵? 变式题:红花有20朵,红花比黄花多5朵,黄花有多少朵? 叙述方式的改变,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认真分析题意,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2.变换设计形式。如: 基本题:5/6的倒数是( )。 变式题:(1)( )的倒数是5/6。 (2)( )与5/6的乘积是1。 (3)5/6×( )=( )÷5/6 =1。 多种设计形式的运用,可以多角  相似文献   

3.
怎样认识倍     
<正>一、倍的意义两个数量相比较,有两种情况。一是它们之间相差多少。如:红花4朵,黄花12朵。红花的朵数少,黄花的朵数多,红花比黄花少12-4=8 (朵),黄花比红花多12-4=8 (朵)。二是它们之间是倍数关系。如:红花4朵,黄花12朵。以红花的朵数“4朵”为标准,  相似文献   

4.
基本应用题     
第三册数学教材中“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和“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两类基本应用题,学生感到困难,特别是对“逆向”叙述,更不易理解。下面设计一例,供复习时研究。例有5朵黄花,还有8朵红花,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黄花比红花少多少朵)?8-5=3(朵)(答略,下同)启发学生将上例改编成一道加法应用题(顺向、逆向)和一道减法应用题(顺向、逆向)改编的加法应用题:(1)有黄花5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我先请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片:花园里,有人在赏花,一位老人在搬花。有红花10盆,黄花20盆,紫花30盆。再请学生说出在图片上看到的信息,继而引导学生根据上述信息提出问题。师: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为什么红花那么少,紫花那么多?生:为什么红花和黄花合起来与紫花一样多呢?生:为什么黄花比红花多10盆,紫花比黄花也是多10盆呢?这确实是些问题,可这些问题根本与这节课要学的内容不相干。根据我的预想,学生可能提出诸如“红花和黄花一共多少盆”“红花、黄花和紫花一共多少盆”“黄花比红花多几盆”等…  相似文献   

6.
一、复习导入1 .(电脑显示 )同学们做黄花 2 5朵 ,做紫花 1 8朵 ,……。师 :这题能解答吗 ?为什么 ?你能补充问题把它解答出来吗 ?(生补充问题并解答 )2 .(电脑显示 )同学们做黄花 2 5朵 ,做紫花 1 8朵 ,做了多少朵红花 ?师 :这题能解答吗 ?为什么 ?师 :你能补充有关条件吗 ?(学生补充第三个条件 ,多种说法 ,教师给予归纳 ,并板书下面的三种 )第一种 :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 3朵。第二种 :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多 3朵。第三种 :做的红花是黄花和紫花总数的 3倍。师 :如果我们选择第一种“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 3朵。”…  相似文献   

7.
思维训练是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核心。思维训练要有力度 ,训练设计要有坡度 ,训练要求要有一定的难度 ,训练内容要有广度。下面就小学应用题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谈几点看法。应用题的审题训练。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 :“学生应当找出应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不管这些条件和问题在应用题中是怎样安排的 ,也不管是以什么方式给出的。”这句话说明理解题意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如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51页例6 :红花8朵 ,黄花比红花少3朵 ,黄花有多少朵?教学时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审题 :(1)读题。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读 ,注意…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品质极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①训练学生换角度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如,有红花7朵,比黄花多3朵,问黄花有几朵?学生只要把“比黄花多3朵”,换个角度理解为“黄花比红花少3朵”,这时黄花的朵数就不难求出了。②训练学生善于逆用运算定律和性质。如,计算139×42+139×58逆用乘法分配律可将原式=139×(42+58)=139×100=13900③训练学生灵活地变通公式。如,把一张边长为15.7Cm的正方形铁皮焊成圆柱形烟筒,问这个烟筒的半径是多大(接头处忽略不计)?学生首先应该明确边长15.7cm就是烟筒的周长。根据圆周长公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剖析两个有代表性课例,意在使更多的教师觉醒到那些习以为常、为广大教师所仿效的所谓的“经典之作”正制约着学生的发展,是应该加以革新的,并认识到教师到底应该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数学教学才好的问题。案例1:“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教学。教材上的例题是:“有5朵黄花,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多少朵?”下面摘录一段名师上课的过程。生:5 3=8(朵)。师:算式中的“5”表示什么意思?“3”表示什么意思?“8”表示什么意思?生:算式中的“5”表示5朵黄花,“3”表示红花比黄花多3朵,“8”表示红花有8朵。生:老师,…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一改传统教材的模式.编者在“分数的应用”的教材安排上.再也没有出现一种类型一个例题了.这确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但也给一部分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学习障碍.因为这些孩子毕竟“习惯”于讲一种类型.练一种类型的学习模式。例如.在整数中“红花比黄花多5朵”.就可以说“黄花比红花少5朵”.数量与数量之间是可以“等数”换说法的。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近日听了一堂二年级的应用题复习课。执教者设计了如下的练习(师出示卡片):红花与黄花共多少朵?要求学生说出所需的两个条件。生_1:要求红花与黄花共多少朵,必须知道红花几朵,黄花几朵。生_2:要求红花与黄花共多少朵,必须知道红花几朵,黄花比红花多几朵。生_3:要求红花与黄花共多少朵,必须知道红花几朵,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几倍。生_4:要求红花和黄花共多少朵,必须知道红、黄、蓝三种花共几朵,其中蓝花几朵。……这样的教学,加强了说的训练,充分显示了学生的  相似文献   

12.
教学年级:五年制三年级。教学要求:在操作思维中使学生建立平均数的概念;在编题尝试思维中,让学生探求解题规律。同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建立概念 1.教师要求学生把准备好的12朵纸红花拿上来,在桌上排成分别是1朵、2朵、4朵、5朵的四堆。 2.要求学生移动桌上的纸红花,使每堆红花的朵数一样多。同时指定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操作,并向大家讲一讲操作的过程。 3.请学生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①刚才你是怎样移动的? ②为什么从第三堆中的移去第二堆,而从第四堆中的移去第一堆?(点明:移多补少) ③通过移多补少,现在每堆里的小红花是几朵?(点明:3是1、2、4、5这四个数的平均数) 4.教师小结:  相似文献   

13.
有些教师在教学多步计算应用题之前 (如两步计算应用题 ) ,总是先出示两道一步计算应用题 ,让学生轻松解答后再拼成例题。如 :①红花有8朵 ,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4倍 ,黄花有几朵 ?②红花有8朵 ,黄花有32朵 ,两种花共有多少朵 ?拼成例题 :红花有8朵 ,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4倍 ,两种花共有多少朵 ?学生有了准备题作“桥” ,于是能顺利地解答新的例题 ,表面上造成新授很成功的假象。孰不知 ,多步计算应用题是由几道相关联的一步计算题复合而成 ,其数量关系复杂了许多 ,在条件和问题之间多出了一个或几个“中间问题” ,只有解决了这些“中间…  相似文献   

14.
1.扎实双基,孕伏开放题的教学。我们说的开放题既源于基础题又是基础题的引申。它的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必须让学生掌握教材规定的双基内容,否则开放题的教学就犹如空中楼阁。只有让学生切实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为开放题的解答作好铺垫。如“小红有红花6朵,小芳有红花4朵,______?”这是一道问题开放题,要想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去考虑,提出可能提出的问题,就必须先教学生掌握好和、差基本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学生才能提出有关求和、求差的问题;也只有学生明白“同样多”的含义后,才能引导学生提出诸如“小红拿几朵花…  相似文献   

15.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首先需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审题。现介绍几种应用题的审题方法。一、想象审题法首先让学生默读、思考,弄明白应用题条件、问题。然后教师用纸遮盖某一条件或问题,让学生说出条件或问题,逐渐到默读完应用题,闭上眼睛能把应用题中的情境再现。例如:小明做9朵红花,做的红花比黄花多2朵,做了多少朵黄花?此题学生看题后往往根据题中的“多”字错列式为:9+2=11(朵)。如果学生能根据题意,想象成图形(适应于低年级)或线段图(适应中于高年级),那就很容易得出…  相似文献   

16.
听一位教师这样讲“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有5朵黄花,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多少朵芽生l:5+3=8穴朵雪师:算式中的“5”表示什么意思芽“3”表示什么意思芽“8”表示什么意思芽生1:算式中的“5”表示5朵黄花,“3”表示红花比黄花多3朵,“8”表示红花有8朵。师:是这样的吗芽看看花儿搞错了没有。生2: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说法。题里说有5朵黄花,但是算式中的“5”表示的不是黄花,而是红花。师:穴故作惊讶雪那是为什么芽这个“5”为什么表示红花了呢芽生2:穴到黑板前指着图说雪红花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和黄花同样多的5朵,另一部分是比…  相似文献   

17.
在使用通用教材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我总是根据课本的图示一次把线段图出示完,以进行应用题的讲解。这样做,老师讲得费劲,学生学得困难。 在教“九义”教材第四册第58页例8时,我重新设计了教学过程,把线段图改为分层出示,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效果较好。 例8:红花有15朵,红花比黄花多7朵。黄花有多少朵? 1.先让学生找到题中有哪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18.
在三年级两步应用题教学中,我先出示:同学们做黄花25朵,做紫花18朵.   接着问:你能根据上面的条件提出问题吗?   学生跃跃欲试--   生1: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生2:黄花比紫花多几朵?   生3:紫花比黄花少几朵?   正当学生体验成功时,我出示了问题:做了多少朵红花?……  相似文献   

19.
一、说情节、明题意,准确理解应用题中的四类语句. 一般来说,每道应用题都包含了以下四类语句:赋值语句、关系语句、问题语句、复合语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这四类语句,是他们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例如:"同学们做黄花25朵,做紫花18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做了多少朵红花?"在这道应用题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黄花25朵,紫花18朵,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这些是已知的,是题中的赋值语句;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少,是题中的关系语句;做了多少朵红花,是题中的问题语句;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是题中赋值语句和关系语句的复合,即复合语句.学生弄清了这四种语句,也就基本明白了题意,从而有助于他们正确解答这道应用题.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如果在教学中能够给学生带去他们乐于接受的“宝贵的礼物”,引起他们学习的共鸣,那么学生定会产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给大家带来意外的惊喜。那什么才是“宝贵的礼物”呢?以下将对两种教学设计进行比较分析,加以说明。案例内容设计一1.学生看线段图,编题解答,复习一步计算应用题:同学们做黄花25朵,做紫花18朵,一共做花多少朵?2.教学例题:同学们做黄花25朵,做紫花18朵,做的红花比黄花和紫花的总数少3朵,做了多少朵红花?(1)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