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附主题索引在西方国家出版的专著中应用较为普及,但是在我国的专著中鲜为使用.本文介绍了<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主题索引的编制和如何利用书后索引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科技思想.  相似文献   

2.
书附主题索引在西方国家出版的专著中应用较为普及,但是在我国的专著中鲜为使用.本文介绍了&lt;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gt;主题索引的编制和如何利用书后索引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科技思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拟简要探讨"入世"十年来青春类图书蓬勃发展对我国出版行业起到的助推力。我国消费性阅读发轫于20世纪末,在"入世"以后从图书市场中体现出来。消费性阅读的萌芽最早从青少年群体中产生。青春类图书的畅销带动推广消费性阅读人群,计划性出版体制在市场面前不断改变出版观念。在"入世"背景下,消费性阅读状况的逼迫中,中国出版行业在变革中调整和创新。青春类图书在这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加入了WTO以后,我国技术类期刊如何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更加成为首要关注的问题,今年,国家重新修改颁布了<出版管理条例>,为社会效益第一制定了法纪,今后的任务就是在出版法制的前提下,以"三个代表"为目标,努力去实现宏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科技出版面对“入世”的挑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出版业作为服务业的一个领域,必将阶段性地逐步对外开放,激烈的市场竞争指日可待。科技出版由于其意识形态色彩较淡,势必成为出版业放开的首选部门之一,理所当然地将被推到国际竞争的最前沿,面临严峻的挑战与考验。一、经济实力的挑战“入世”以后,国外出版资本凭借其在资产、规模上的强大优势,必然逐步渗入国内科技出版领域。例如,以出版科技图书闻名的德国西蒙与舒斯特公司、施普林格公司就一直在谋求与我国科技出版界进行合作,并以参与出版的方式打入我国科技出版行业。“入世”以后,我国对国外出版资本在国内的投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中外数字出版法规政策与产业的关系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我国数字出版法规政策的某些问题对产业产生的消极影响,进而在分析欧美数字出版法规政策促进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后,结合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应进一步发挥法规政策对产业发展的三大积极作用,即保障、引导、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学习型组织理论 ,论述了学习型科技出版组织的概念和创建学习型科技出版组织的理由 ;阐述了在我国科技出版界 ,创建学习型科技出版组织是提高持久竞争力的首要举措 ,也是科技出版人员在知识经济社会最基本的生存方式 ;进一步提出当前创建学习型科技出版组织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8.
半月掇闻     
出版:“两会”新热点 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九届五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纷纷以议案和提案的形式建言献策。议案、提案内容的特点:一是针对我国入世的新形势,提出出版业的有关应对措施;二是提出进一步完善有关法规。提案的内容还包括:扶持科技期刊引进、出版;推动对外出版;强化扫黄打非;提案还涉及书价、书籍装帧等内容。据悉,人大代表的议案将提交全国人大有关专业委员会审议,政协委员的提案将交由国家有关部门处理。  相似文献   

9.
入世十年,我国数字出版"走出去"演绎出从科技到人文、产品到资本、欧美到全球的发展轨迹,也暴露出版权纠纷频发、内容与文化水土不服、盈利模式不明晰、体制与观念滞后等突出问题,未来阶段实施数字出版"走出去"的优先策略是政府要加大力度扶持赞助出版产业输出,出版企业要创新数字出版产品形式,集中资本、品牌、人才规模合力出击。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出版业要如何应对新的形势,这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高校出版社是我国出版业的生力军,有自己独特的出版资源和优势,只要加快改革和创新发展,完全能够降低"入世"的负面影响,利用"入世"的机遇,不断提高出版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就谈谈高校出版社应对"入世"的几项举措.  相似文献   

11.
出版产业政策体现政府对出版业的主体构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出版产业政策有很大变化.该研究通过对出版产业政策“入世”前后的演变进行分析,从出版产业政策的演变轨迹和演变逻辑两方面着手梳理.“入世”前,出版产业政策针对国内出版经历了架构格局和改制调整两个阶段;“入世”后,出版产业为与国际社会接轨,政策向完善出版法制法规、建设发行集团、与境外出版发行机构合作等方面倾斜,经过了规制出版、优化质量、融合技术三个阶段.伴随演变轨迹的逐步深入,产业逻辑、市场逻辑、规制逻辑贯穿出版产业政策发展的始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创新与发展为主题,概述了<汉中科技>的发展状况,总结性地论述了近年来<汉中科技>创新与发展的做法,并对进一步办好<汉中科技>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期刊社著作权及保护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社对期刊是否拥有著作权?我国于1991年6月开始实施的《著作权法》第14条是明确规定了"编辑作品由编辑人享有著作权"。但在第32条有关"法定许可"的规定中又否定了期刊所发表作品编辑人的著作权。在1992年9月颁布的《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对国外期刊采用了"超国民待遇"。《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32条对期刊社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又作了有别于书籍出版的规定。为此,呼吁国家版权局与广大科技编辑们应加强著作权意识,要求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修改相应的著作权立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数字出版领域还没有建立起相配套的数字出版标准与法规体系,在数字出版标准与法规体系建设中,应坚持"基础、急用"标准先行原则,注意推进数字出版标准的国际化,注意数字出版标准与法规体系的预测性和合格评定体系的建设。同时,可以采取"先标准,后法规"、"事实标准转化为正式标准"的策略,建立"引标准入法"的程序规则,构建可持续改进和完善的数字出版标准与法规循环体系,建设数字出版标准与法规体系的信息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创新与发展为主题,概述了&lt;汉中科技&gt;的发展状况,总结性地论述了近年来&lt;汉中科技&gt;创新与发展的做法,并对进一步办好&lt;汉中科技&gt;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科技出版的国际化及其核心竞争力提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科技出版国际化的内涵辨析 科技出版指科技图书、科技期刊、科技报、科技音像电子出版物的出版以及网络科技出版等.那么,科技出版国际化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我国科技出版的国际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过程中,通过对科技出版物在形式、内容和经营方式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在适应我国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科技发展需要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我国科技出版的核心竞争力,使我国从一个科技出版大国走向科技出版强国,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今天的话题是"加入WTO后的中国科技出版".加入WTO对于我国科技出版业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认识科技出版的性质、面临的形势和肩负的任务,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尽快做出战略性调整以促进发展,这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在科技出版方面既有一定深度的理论思考,又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两位资深专家,共同来为科技出版把一把脉,探讨一下促进中国科技出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阐述了对<草案>第四条第(五)款的立法建议将"公共图书馆"改为"非赢利性图书馆"或"图书馆因非赢利性目的";对"应当根据情况"中的"情况"予以列举,或规定原则性衡量标准;补充图书馆为保存数字信息和开展馆际互借服务的合理使用权利;对合理使用制度采用"混合式立法模式".对<草案>第六条的立法建议把该条中的"公共图书馆"直接改为"图书馆";规定各级政府为法定许可使用费的支付主体;考虑图书馆的公益性和非赢利性,在制定付酬标准时,将图书馆与社会上的商业网站加以区别;应该在建立"数字化复制法定许可"制度的基础上构筑"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定许可"制度;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定许可付酬标准时应该对图书馆可能分别向"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付费的"两次付费"的情况给以考量;"中国文字作品著作权协会"为法定许可使用费的管理机构;法定许可费的分配,应侧重于对作者的补偿,同时兼顾社会利益,包括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开展管理的合理成本和对作者的补偿以及建立基金会(作者养老基金、社会基金、科学基金)等三大部分;对<草案>颁布实施前未附带"版权声明"的图书法定许可使用作出变通性规定;把在图书中附带"版权声明"作为作者的一项法定义务进行规定,并在<出版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中补充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19.
《四库全书》体系的构建及其价值评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诞生于18世纪80年代的<四库全书>及其<总目>、<简目>与200年后相继编纂的<存目丛刊>、<续编>、<禁毁丛刊>及电子版<四库全书>的出版,构建了浩博宏富的"四库"体系,成为集中华古籍大成的璀璨文化宝库.然而,"钦定"<四库全书>的巨大缺陷,严重影响了其使用价值,理应进行正本清源的革新.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对我国出版产业将产生深远和持久的影响。入世,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但我认为,对于推动我国出版产业发展来说,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进一步更新观念,研究机遇,利用机遇,做大做强,就能赢得竞争的主导权。入世后,我们既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