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范才清  黄超文 《教师》2010,(25):4-6
一、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的历史沿革 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垃切需要.切实解决农村教师整体素岖偏低问题,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于2004年4月推出了“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被整个大学生就业问题所掩盖或是一视同仁.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使很多有子女读书的农村家庭不堪重负,重新返贫,中国农民对高等教育的支持热情会降低,从而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可见,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出发,如何正确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本文以聊城高校为例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原因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加强聊城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鼓励大学生到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去等措施,以解决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普及农村学前教育有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有利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当前普及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是学前教育经费严重缺乏,学前教育机构偏少,学前教育师资较为匮乏。普及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机遇在于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教育公平,国家经济长期快速增长、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中小学布局调整留下了一批闲置校舍和教室,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工作有了较大发展。普及农村学前教育的策略是:加大投入,逐步实施农村免费学前教育;积极扩增学前教育机构;加大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力度;鼓励幼儿教师到农村任教。  相似文献   

4.
关于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 《文教资料》2007,(24):67-68
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和新农村建设人才"瓶颈"的双赢之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是摆在政府、学技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简友光 《成人教育》2015,35(1):23-2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环节就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条件就是提高农民的知识化和现代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就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组建社区教育学院和开展社区教育以及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等方面对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促进新农村建设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6.
农村教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需要从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增强师资力量、创新教育内容、完善教育体制等多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具体措施,以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培养越来越多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农村中小学的师资薄弱问题,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关于“下乡支教”政策,鼓励优秀老师到教育最需要的地方去。这种“城市支援农村”政策有利于帮助农村中小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则加强,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二则指导和培养了农村青年教师,提高了农村中小学的整体教学教研水平。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我们党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紧紧围绕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和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教育部决定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探索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将高等教育资源送到乡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组织实施,依托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开展。这一计划的实施,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实现农民奔小康的建设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农村成人教育是农民就业后提高技能和提升素质的教育,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农村成人教育存在农村地区农民受教育水平较低、政府投入不足、缺少理论支持和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应增强农村成人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意识、政府加大对农村成人教育的投入、改革创新农村成人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提高农村成人教育的师资水平。  相似文献   

10.
农村青少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伦理道德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事业的成败。笔者以怀化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对农村青少年的伦理道德状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其原因、影响,并根据农村青年的两个年龄段分别提出了改善其伦理道德状况的建议,力求为农村青少年的道德伦理教育提供翔实的数据及有效的改善措施,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农村青少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伦理道德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事业的成败。笔者以怀化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对农村青少年的伦理道德状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分析其原因、影响,并根据农村青年的两个年龄段分别提出了改善其伦理道德状况的建议,力求为农村青少年的道德伦理教育提供翔实的数据及有效的改善措施,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锋,他们的加入会提高农村干部素质和管理水平.农村工作条件、工资待遇、毕业生的工作期望及社会舆论等因素阻碍了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高校要建立宣传导向机制和定向培养机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农村创业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和新农村建设人才紧缺矛盾并存。大学生捉村创业是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支持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实现农村创业,应从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优化政策舆论导向,重视培养农科类人才,加强创业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的农村教育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本文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作用,总结和分析了当前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多视角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的一些发展策略,为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都十分重视农民教育。他对于农民教育的方针、原则、内容、形式、师资与教材建设等问题的论解,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成人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佩锋 《考试周刊》2012,(44):156-15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大学生干部实现自身价值的机遇。本文以"营销村官"李宗昆为例,指出大学生党员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促进作用,并对高校思想教育及培养举措对大学生党员参与新农村建设影响及作用进行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发展农村教育,而发展农村教育的重点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建设。其目标是尽快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安心稳定的师资队伍。这也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必备条件。本文基于对安徽省农村教育师资现状及其成因的分析,提出了改革现有人事制度,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等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等对地方院校培养农村创业人才提出了迫切要求。当前,地方院校农村创业人才的培养受到诸多因素制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离新农村建设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地方院校要想在服务社会发展中实现办学价值,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推动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创业型人才,就必须从运用前瞻的教育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提供制度性支持、构建模块分层的课程教学体系、创设大学生农村创业基地培育环境体系等方面努力和创新,构建起综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9.
邵艳  张云英 《考试周刊》2011,(22):214-2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实际上是以农村作为载体,积极推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农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性工程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我们应以梁漱溟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作为摸索的基点,创新农村教育理念,把农村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更新农村教育思路,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农村教育的立足点;重塑农村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让知识分子下乡,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改革农村教育方式,实现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消极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大量人才,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建功立业.但限于城乡差距加大、保障措施滞后、就业观念陈旧,使大学生对农村就业心存消极态度.本文试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分析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消极心理的表现及原因,探讨解决大学生消极心理的对策,以期对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缓解就业压力,产生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