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乒乓世界》2005,(4):63-63
4月26日,国际乒联代表大会在日本大阪召开,会上通过了11分制和无遮挡发球的新规则。11分制将从2001年9月1日后开始执行;无遮挡发球将从2002年9月1日后开始执行。  相似文献   

2.
新赛制、新规则对乒乓球训练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大阪第46届世乒赛期间,国际乒联代表大会通过了两项提案,一是乒乓球比赛采用每局11分制(当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二是采用新的发球规则(200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3.
在旗鼓相当的排球比赛中,发球直接得分,往往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关键性作用。特别是实施新规则以后比赛将出现新的变化,每局三十分,每球得分。由于发球失误就要失分,使发球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体育职业化和商业化的发展,本着为推动乒乓球运动在全世界的开展,扩大乒乓球市场的宗旨,国际乒乓联频频修改比赛规则,先是将乒乓球的直径从38mm改为40mm,接着将21分制比赛改为11分制(并由原来的5分球一换发改为2分球一换发),马上又要实行发球无遮挡的新规则,每一次规则的变动对于我们教练员和运动员来说都是新的挑战。因此,本从比赛和训练两方面对“大球、十一分赛制”进行了探索、研究,提出了应尽快使运动员适应国际乒联的新规则的训练和比赛的一些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尽管今年9月1日之前国际乒联主办的重大赛事仍然沿用原有的发球规则,但中国乒协决定抢先一步,从今年1月1日开始在国内比赛中提前启动新规则。在国际乒联正式实施“无遮挡发球”规则之前,我们应当做好技术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实施乒乓球新规则十年对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剖析了国际乒联“大球”、“11分制”和“无遮挡发球”新规则,具体分析了近十年来乒乓球新规则实行对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与比赛的影响,结论表明新规则的出台对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身体、技战术训练比赛和心理训练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提出在青少年训练中要增强瞬间爆发力和耐力,提高对接发球抢攻和相持阶段训练的重视与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7.
“每局11 分制”对乒乓球比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 0 1年国际乒联在第 47届世乒赛上对比赛规则做出了重大修改 ,把沿用了近百年的每局比赛 2 1分制改为每局 11分制 ,于 2 0 0 1年 9月 1日起执行。这一规则变动将对乒乓球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也对运动员的多方面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只有充分认识“每局 11分制”与“每局 2 1分制”的不同 ,尽快在技术、战术、心理等各方面训练中积极采取对策 ,才能使运动员更快地适应新的赛制 ,取得更好的成绩。1 “每局 11分制”要求运动员更快地进入最佳状态  由于 2 1分制比分相对较多 ,如果开局不利 ,因中局较长 ,还可能有较多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国际乒联新规则对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训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荣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3):365-367
运用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剖析了国际乒联“大球”、“11分制”和“无遮挡发球”新规则,具体分析了新规则对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训练的影响,结论表明:新规则的出台对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身体训练、技战术训练和心理训练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提出青少年训练要增强瞬间爆发力和耐力,提高对接发球抢攻和相持阶段训练的重视,提高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的适应速度。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新规则的认真学习,分析了执行新规则的各种级别比赛,发现发球在执行新规则的比赛中能起到先发制人、控制比赛局面的重要作用,并设计了发球训练计划,经过一年的强化训练,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排球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比赛效果。  相似文献   

10.
蒋兆兆 《乒乓世界》2005,(7):i024-i024
5月5日.第48届世乒赛男双决赛在中国的孔令辉/王皓与德国的波尔/许斯之间展开。主裁判两次判罚了许斯的无遮挡发球违例失分。电视屏幕展示了波尔、许斯质疑主裁判的镜头。经主裁判的解释后.两位德国名将又平静地回到了球台很快又恢复了比赛。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以来,国际乒联对数项规则进行了更改,大球、11分制、无遮挡发球、奥运团体新赛制、使用无机胶水等新规则相继出台,这势必会给各国乒乓球运动员带来影响。如何积极主动地适应国际乒联的新规则,把握乒乓球的规律,使我国乒乓球队始终站在世界乒坛的制高点,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提出一些新的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1988年国际排联汉城奥林匹克代表大会通过,自1988年12月在全世界开始执行修改的新规则。其最主要修改的内容如下: 1.每局比分最高分为17分(包括第5局),一般情况下仍以15分并领先2分为胜一局。当比分达到16∶16时赢得第17分的队胜该局。 2.第5局采用每球得分制。不论是发球或接球队胜得一球时即得1分。发球队胜1球得分继续发球;接发球队胜1分时,在获得发球权的同时得一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国际乒联的新规则下"大球"、"11分制"和"无遮挡发球"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其给青少年乒乓球在身体、技战术、心理等方面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训练中,应加强运动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创新技战术以适应新规则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排球比赛争夺愈来愈激烈,水平相当的队往往要拼斗两个小时以上才能决出胜负。1984年奥运会苏美男排五局比赛打了140分钟,大大的超出了电视转播时间,超长的比赛时间在国际国内越来越平凡。为了压缩比赛时间,国际排联在1987年10月“日本杯”女排赛中试行了“每局得分局点限制”的规则,主要条款是“每球得分”“每局30分”“局点限制——29分以后仍用发球得分”。这项新规则加快了比赛得分节奏,比分交替上升很快,没有停滞时  相似文献   

15.
回顾乒乓球运动这几年的发展,尤其是采用40mm的大球,11分制和无遮挡发球的限制以后,乒乓球运动的竞赛规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目的(1)新规则对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2)受新规则的影响,国际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之间的竞赛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录像观察法,三分法对14位顶级乒乓球选手的比赛录像进行了观察与统计.经过文献资料查阅,提出研究假设,分别如下(1)新规则以后,优秀运动员比赛时连续对抗的回合较以前有所增加.(2)由于新规则对发球技术的限制,比赛中运动员接发球抢攻的可能性增加,因而接发球抢攻技术的使用率要比以往高,与此相对应,对于发球运动员而言,发球后抢攻技术使用率应比以往要低.研究结果采用新规则以后,发球后抢攻、双方对攻、接发球抢攻三部分技术的使用率趋于平均.这表明,对于顶级运动员而言,前三个球的胜负对一局的比赛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运动员在接发球抢攻技术方面的使用率显著地高于国外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断,中国运动员对新规则的适应要好于国外运动员.另外,采用新规则以后,对乒乓球运动员进行评价所采用的三分法标准应该进行修订,以适应新规则以后乒乓球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合理选择排球一攻战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世界排球规则有很大的改变,由原先的发球得分制改变为每球得分制。新规则对每个球队都是一种挑战,原来的15分制如果一攻没有打好,还有机会抢回发球权,而现在一次一攻失误就意味着失去了2分,特别是在每局的后期,如果双方都是20分相持,一次一攻的失误就可能导致这局比赛的失败,进而影响这场比赛的结果。所以比赛中一攻的成功率相当重要。上海东方男排在1997—1998  相似文献   

17.
乒乓球     
G846.1 20025486乒乓球新规则下的训练思路〔刊,中,I〕/卢炳勇//中国体育教练员一2002(2).一于31(XH)乒乓球//新规则//训练法//发球//技术//分析G846,19 20025487n分制比赛的技战术分析〔刊,中,A)/陶冶,董扬//哈尔滨体育学院浮特及一2002一20(2)一83一85表5(SJ)11分制//比赛//乒乓球//技术//战术//接发球抢攻//心理调节 本文阐述乒乓示实行11分赛制后,通山寸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李楠和牛剑峰的比赛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3分析和探讨,摸索出11分赛制比赛中抢占主动优势的技战术和竞技规律,为今后进行有针对性训练、调节和适应竞赛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悉尼奥运会结束后,乒乓球步入“大球时代”。之后三年里,国际乒联又相继推出“无遮挡发球”与“11分制”两项重大的规则改革。直到2003年第47届巴黎世乒赛,规则改革才告一段落,大球时代走上正轨。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中国人来说,在73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领导人中,加拿大人阿达姆·沙拉拉也许是知名度最高的主席之一。作为国际乒联的第六任主席。自1999年8月3日从徐寅生手中接过帅印的十年来。沙拉拉领导下的国际乒联对乒乓球项目进行了若干次改革,小球变大球、21分制改11分制、无遮挡发球、在奥运会比赛中用团体赛取代原有的双打、改用无机胶水,每一次都引起了乒坛震动。  相似文献   

20.
国际乒联代表大会再次强调了去年通过的发球无遮挡规则,并重申今年9月1日开始实行。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说,发球无遮挡规则是国际乒联做出的最后一项重要改革措施,目的是为所有运动员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比赛环境。 国际乒联规则委员会和裁判委员会将在今年5月底以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