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顾颉刚以大胆疑古和编著<古史辨>而闻名.长期以来,学界对他的疑古思想褒贬不一.顾颉刚认为研究古史应先破后立.从学术分工的角度而言,既需人做破坏的工作,也需人做建设的工作.顾颉剛研究古史偏于疑古辨伪方面,并不说明他不主张建设真古史,而只是从分工合作的角度出发,以辨伪史为己任,其最终目的是辨伪求真.只有正确把握其思想与实践的真实意图,评价才能接近客观.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在五四和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中,“古史辨派”应运而生。其代表人物顾颉刚疑古辨伪的工作,一直受到钱玄同的深刻影响和有力支持。顾、钱二人的学术关联,无疑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以《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1923年)为起点,顾颉刚所代表的“古史辨”派古史研究和神话学,以“疑古”“辨伪”为思想武器、“古史即神话”为理念,把与古史纠缠为一体的古神话剥离出来。他的“层累的造成的古史观”亦即神话观和“历史演进法”,开了系统地梳理与研究中国古神话(古史传说)的先河,为中国神话学的创立铺设了一块基石,成为中国神话学初创时期西方人类学派神话学之外的又一重要学术渊源和流派。“古史辨”神话学的特点,在神话学研究中被概括为“古史的破坏、神话的还原”。  相似文献   

4.
王学典 《教育》2011,(30):55-57
<正>在中国现代学术的开创者中,顾颉刚是最后一位离世的大师。"古史辨派"将与"乾嘉学派"一样,作为古典学史上一个特殊段落的标识,永远载入中国学术史中。对于人文学界来说,20世纪不但以"疑古"发端,还以"走出疑古"来宣告自己的结束。去今最为遥远的上古史,竟纠缠了中国学术界整整一个世纪。无论赞成还是反对,以顾颉刚为领袖的"古史辨派",实际上已成为20世纪中国史学界、古典学界不可绕过的巨大存在。  相似文献   

5.
顾颉刚是民国史学界"古史辨"运动的主要开创者,他不仅引领了历史学界的学术思潮,其疑古辨伪的精神也启迪了美术史学界对古代画学文献的考证风气。此外,他还培养了在美术史领域更具影响力的另一位史学大家——童书业。  相似文献   

6.
所谓“古史辨”学派,是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派别。长期以来,人们都把顾颉刚作为这一史学派别的创立者,这自然是不错的。但应该指出:胡适是“古史辨”学派的启示者和支持者,没有胡适,就不会形成“古史辨”学派。 “古史辨”学派的学术成果,体现在朴社出版的七期《古史辨》中。该书开首一篇文章,便是胡适1920年11月上旬写给顾颉刚的一封信,题为《询姚际恒著述书》。从此以后,顾颉刚在胡适的引导下,开始辨伪书;由辨  相似文献   

7.
顾颉刚是我国现代史学史上“古史辨”运动的领袖人物,其以疑古辨伪为旗帜,以“层累说”为基本理论的治史实践推动了中国史学的现代化.本文拟从他对历史知识的不确定性的看法与处理,历史认识层次的提升,历史研究方法的借鉴和寓致用于求真的史学实践等来探讨他治史现代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5,(7):25-30
在近代中日两国的史学发展中都曾出现过疑古之风。在日本,由白鸟库吉提出的"尧舜禹抹杀论"奠定了疑古史学的思想基础。他对中国古史真实性的质疑,催生了日本汉学界诸多学者对传统汉学的反思,并形成疑古思潮的一大主流,同时也如"蝴蝶效应"般引发了各领域的学术论争。而在隔海相望的中国,也几乎于同一时期掀起了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伪运动,引起了学界的轩然大波。虽然两国的疑古思潮出现的年代相近,其研究方法和内容也有相似之处,但因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等因素,也演变出各自的学术走向,其结局也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9.
杨宽是继顾颉刚后古史辨派中最重要的生力军,但他并不一开始就是古史辨的同盟军,而是以批评的姿态首先站在了古史辨的对立面。后来与古史辨派核心人物顾颉刚、童书业等人的联系逐渐紧密,尤其是参与编著《古史辨》第七册后,才逐渐进入古史辨派的阵营。杨宽是继顾颉刚以后集"疑古史学"之大成者,在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古史态度、引用书目上采取了拿来主义。  相似文献   

10.
顾颉刚及其领导的“古史辨”派,曾经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左右史坛,风靡一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和出土文物的丰富,人们对疑古史学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即剖析顾颉刚疑古思想提出的背景和目的,抽出其有代表性的十大论点进行探讨,评价它的成就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对现代史学的建立曾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古史辨派学术理念与学术范围的清理,分析古史辨派在学术与思潮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品质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受前几年国内学术界、思想界"国学热"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一度升温等现象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前后颇具影响力的以旧学整理为主要内容的"整理国故"运动,在2000年前后再度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特别是国内学界的重视,引起了众多学人的关注并参与研究,这与建国之初"整理国故"在国内学术研究中备受冷遇和批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此相关的一些新材料、新观点和新著述也纷纷问世.在新的研究视野里,整理国故不再是"狂舐千年枯骨",而是"以科学的精神与方法反对对主义的迷信,反对对思想的独断与专制,在学术上、政治上均有重大的意义".整理国故并非回到"晚清",而是发展了晚清以来存疑平等的学术精神,其主旨是"再造文明"--创造新文化.在反思顾颉刚发起的疑古辨伪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的某些全盘否定的偏激态度和治学观、阐述其学术思想和活动的历史局限性的同时,更指出疑古辨伪运动并非以破坏古史摧残民族自信为职志,而是要通过祛疑以坚信,去伪以存真,最终在伪古史系统的废墟上重建科学的真古史.这些都把"整理国故"的研究日趋推向客观与深入.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顾先生疑古思想的渊源,学术精神,以及顾先生在古史辨运动中提出的“层累造成说”、“四偶像说”的观点,及民俗学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的分析,试图给古史辨运动一个恰当的定位,以说明今天我们应如何认识古史辨运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顾先生疑古思想的渊源,学术精神,以及顾先生在古史辨运动中提出的“层累造成说”、“四偶像说”的观点,及民俗学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的分析,试图给古史辨运动一个恰当的定位,以说明今天我们应如何认识古史辨运动。  相似文献   

15.
饶宗颐是唯一健在的禹贡学会会员,早岁为该会创立者顾颉刚所器重,相继在顾先生主编《禹贡半月刊》、《责善半月刊》等刊发文,其所发文章及《古史辨》第八册"古地辨"拟目均在学术界有重要影响,奠定了他在史学界非同寻常的学术起点。回顾两位先生之交谊,有利于今人更好地继承他们的古史重建和历史地理研究事业。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史学界有信古、疑古、释古的派别划分。今天看来,这样的划分,仅是对20年代前后的古史研究所作出的认识和概括,并且,对“信古”派的成员及其主张应具体分析,而疑古学说所带来的史学观念的转变即融于中国史学转型的总的趋势中,“《古史辨》本不曾独占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17.
顾颉刚的疑古辨伪思想是在其编纂历史教科书的过程中萌发的,并渐成系统.与同时代的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相比较,大量阐发疑古精神,无疑是本书最大的特色.史学与教科书之间的互动,在这里面表现得最为明显.顾颉刚《现代初中本国史》随时代而生,也随着时代发展被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8.
以顾颉刚为代表的古史辨派,产生于20世纪初西潮泛滥之际,其理论方法虽以实验主义为标榜,实际上则始终以“对二千年之中国传统史学予以毁灭性的打击”的目标结论为预设。自由、独立观念渗透在学术之中,则有以百姓店铺流水账簿与六经正史意义等同的史料学出现,误解“六经皆史”为“六经皆史料”,经史子集的源流等差亦全然泯灭,而史官遂尽失职守。《三皇考》作为顾颉刚1929-1936年间所作几种主要疑古著作之一,在现代学术史的演变中占据重要地位,将此作番条分缕细的剖辨仍属必要。  相似文献   

19.
一"疑古"思想在近现代各个历史时期中有时被这—或那一阶级和阶层利用,近代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级、阶层关系特别复杂,"疑古"思想内容,也显得特别复杂.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它给民主革命时期文化运动划分了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疑古"思想的发展,也可划分为两个不同阶段."五四"以前的"疑古"思想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斗争的反映,"五四"以后的"疑古"思想却是资产阶级思想与无产阶级思想斗争的反映.今天,"疑古"思想存在的社会基础已不存在了,而古史研究上"疑古"思想的残余和影响,并未肃清,两条道路的斗争仍很激剧.古史研究,长期间的争论,实际上是各个阶级以什么样的史学观点研究古史的问题.今天,史学界普通地接受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观点,为古史研究奠定了正确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党提出厚今薄古方针之后,古史研究更明确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但是,在古史研究上,还存在不少的资产阶级史学思想的残余.因此,为了更深刻的认清各种各样"疑古"思想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顾颉刚是"中国史现代化的第一个奠基人"。1926年,顾颉刚出版其史学巨著《古史辨》,轰动史林,胡适称之为"中国史学界的一部革命的书,又是一部讨论史学方法的书"。《古史辨》的出版,标志着一个新的史学学派古史辨派的诞生,顾颉刚也当然地成了这一学派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