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曾国藩组织过太平天国档案材料的收集活动,曾国藩在攻入天京时组织官兵扑救被太平军自焚的宫殿,从中抢救了太平天国的印鉴,曾国藩用心保存了李秀成的<自供>--太平天国从起义到失败的历史记录材料,曾国藩注重收集、保存太平天国档案材料的思想意识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华 《出版参考》2004,(1):20-20
曾国藩在攻下金陵,太平天国失败,取得半壁江山之后,为什么不称帝?这一问题十分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3.
在电视剧<太平天国>中,湘军统帅曾国藩多次与太平军斗智斗勇.最让他得意的是:在左宗棠的参谋下,运筹帷幄,截取太平军的文件、书信,摹仿字迹,伪造书信,施行"反间计",不费一枪一刀,逼走杨氏兄弟,诱降韦俊.据史书记载:在两军交战中,曾国藩始终都把文书、档案看作消灭太平军的利器,派专人收集窃取太平天国的文书、档案.  相似文献   

4.
书香     
《陕西档案》2012,(1):54-54
《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 作者:朱东安出版社:华文出版社定价:39元本书以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起家的曾国藩及集团的产生背景,形成发展过程,特别是深入探索了其数十年暗中操纵晚清政局所起的政治作用和巨大影响。本书既写曾国藩的文韬武略,  相似文献   

5.
晚清人物,首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不过,要是没有太平天国一干自称为耶稣小兄弟的引见,这三个大人物说不定真就上不了台。曾、李二位当个太平卿相也许有份,但左宗棠,“老死林下”应是他最好的结局。  相似文献   

6.
山西第一个出版局濬文书局孙玉祥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是清王朝的忠实爪牙,他率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屠城十天,血流成河。一提起曾国荃,南京城百姓无不切齿咬牙,痛恨万分。然而,就是这个曾国荃,也做过一些好事,光绪三年山西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人们吃土屙泥...  相似文献   

7.
曾国藩是晚清历史上一个极其不同寻常的人物。他死后,有颂之为一代名臣名将名相的,也有斥之为遗臭万年的汉奸的。这种迥异的评价反映曾国藩在历史上曾留下了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作用的事功。确实如此,曾国藩创办湘军,扶植淮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他为“剿逆”、“平捻”推出一系列创制,引发了清朝政局的变革;他鼓吹中体西用,率先举办洋务,开了近代风气之先。我们认为曾国藩之所以在晚清史上拥有不同寻常的地位,与幕府对他的影响和佐助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8.
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人物、执掌军政大权的将领。在其放弃天京(南京)的方策不被天王洪秀全采纳后,他决心死守殉国。被清军俘获处死前,他写了一篇《自述》,记载本人参加太平天国活动的经过。鉴于天朝已覆亡,为免部属被屠戮,他说了些称颂曾国藩、曾国荃兄弟的话,希望他们收降部众,“不计是王是将,不计何处之人,求停刀勿杀,赦其死罪,给票给资,放其他行。”  相似文献   

9.
《新闻天地》2010,(12):41-43
1873年,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在《三十自述》里,他交代了自己出生的时代背景:“太平天国亡于金陵后十年,清大学士曾国藩卒后一年,普法战争后三年,而意大利建国罗马之岁也。”  相似文献   

10.
关于曾国藩家府藏书楼功能与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经历150年风风雨雨后的今天,曾被满清王朝誉为“中兴第一名臣”的曾国藩,在其故居双峰县荷叶镇富托村修建的家府富厚堂及其藏书楼,以其达30万卷之藏书规模,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深厚的文化品味,多重价值仍为海内外所瞩目。本文对曾国藩家府馆藏思想,藏书楼功能与价值作一些探讨。一、推行学本位的教育思想,是曾国藩建立家府馆藏的思想根源曾国藩以其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的赫赫战功,以及治国、修身、齐家、文学的卓著成就,被誉为满清王朝“中兴第一臣”,成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偶像。曾在统军从政数十年间,通过400多封家书往来对其家庭实施“…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的名字对国人来说 ,并不陌生。因为他是晚清重臣 ,湘军的创立者 ,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主帅。至于他为什么能在官场一帆风顺、飞黄腾达 ,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 ,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成为清王朝赋予大权的第一个汉人 ,而且直至晚清他仍未受满员的歧视、压迫与打击 ,奥妙何在 ?这些恐怕鲜为人知了。应该说 ,曾国藩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人物。曾国薄出生在湖南湘乡县 (今双峰 )一个地主家庭。从小聪明过人、勤奋好学 ,道光十八年 (1838年 ) ,年仅 2 8岁的曾国藩得中进士 ,进入翰林院 ,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门生。他熟读经史 ,深研程…  相似文献   

12.
曲水书局又叫曲江书局,是清末安徽省官书局,为省级出版管理机构,也是全国最早的官书局。早在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刽子手曾国藩率领湘、楚军攻陷安庆城后,就打着重兴文化的旗号,派其重要幕僚莫友芝遍访遗书,着手组建皖省官书局。次年,其弟曾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打太平天国时,开头老是打败仗,急得他要投河。他写了一个奏折给清朝皇帝,说自己“屡战屡败”。一个慕僚说,这样写非受惩罚不可,应当倒过来,叫“屡败屡战”。果然,这样一改,味道马上变了。原来是说老打败仗,表现出他无可奈何;现在说的是每次失败后都还在继续战斗,显示出了勇敢作战精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联合发起的《太平天国大辞典》、《太平天国史丛书》出版发行座谈会于1995年6月14日在京举行,近百名专家学者和负责人出席了会议。由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的《太平天国大辞典》共110万字,由太平天国史学大师罗尔纲、谢兴尧任顾问,郭毅生、史式为主编,集中了国内60余位太平天国历史专家及中青年学者共同撰写,历时七年完成,全书词目分分类编排,共分总叙、词语、人物、军事战争、地理、经济、文物史料著作七大类,收入的词目近4000条。这部辞典是太平天国史研究成果的荟萃,反映了20世纪太史学科的先进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袁晖 《编辑之友》1997,(1):38-39
曾国藩是我国历史上的名人,为湘军的创建者和统帅,统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先后任大学士、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为清朝的“中兴名臣”。唐浩明先生的历史小说《曾国藩》,全面深入细致地描写了曾国藩的一生,自1990年11月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连续数年畅销不衰。  相似文献   

16.
许元 《历史档案》2005,(1):71-76,70
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迹调查集》中说:“史料必须考订,不考订就会以伪乱真。而在中国历史上,伪造文件数量之多,以对太平天国文物的伪造居第一位。”①为深入研究和探讨太平天国史就需要深入进行有关档案史料的编纂和考订工作。而在太平天国革命过程中,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避讳在各个领域,特别是政治、文化领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17.
庞新梁 《当代传播》2001,(3):48-48,47
谈到报业媒体的人事管理和经营人才选拔的话题,我便想起了我的湖南老乡、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他在这方面的“独到之处”,的确值得后人借鉴。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国藩无疑是最有影响和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清史稿·曾国藩传》称他为“汉之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中兴以来,一人而已”。曾国藩在政治、军事、文学、教育诸方面多有建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具有敏锐的人才眼光和强烈的人才意识。他认为:“人才有转移之道”,“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战胜攻取,仍在人不在器”。所以他说:“今日所当讲求,尤在…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由贾熟村、罗文起编著的《困学真知──历史学家罗尔纲》一书 ,近日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罗尔纲先生是我国太平天国史学的奠基人,他从30年代初即孜孜不倦地从事太平天国研究, 曾写出《湘军兵志》、《绿营兵志》、《晚清兵志》、《太平天国史》等50多种著作,发表 文章400多篇,编纂出版有关太平天国文献资料3000多万字,因而被学术界尊为太平天国史 研究的一代宗师。该书精选了罗先生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并收录一些知名学者研究他的学术思想及对他怀念 与回忆的重要文章。编者还特别作了《罗尔纲学术…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中叶发生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曾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根基,影响极为深远。有关太平天国的政权建设,是太平天国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此进行过热烈的讨论,出了不少研究成果,但也仍存在着不少分歧。如关于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就有“封建政权”、“农民政权”“封建的农民政权”以及革命性与封建性并存的“两重性政权”等诸种说法。有的认为“农民政权”说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不相符的。有的则依据列宁关于历史上曾出现过短暂的“劳动者政权”的论断,认定太平天国政权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国革命,是以推翻地主阶级腐败统治为目的的农民运动。在洪秀全等人的领导下,起义军很快席卷全国,严重地打击并动摇了清廷政权。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湘军与淮军,为维护腐败统治,对太平军进行了历时多年的血腥屠杀。在这场镇压农民运动的战争中,有一位并不为人们所注目、而成幕后为湘淮军筹军供饷,积极效忠清廷并直接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的人物,他便是本存礼的主人毛鸿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