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欢  祝阳 《现代情报》2014,34(4):44-49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是社会价值观的缩影与折射,代表着全社会价值观的总体变化趋势,探究网络对价值观形成与塑造的影响,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以北京邮电大学111名“90后”大学生为例,分析网络在价值观塑造过程中的影响力。从90后大学生价值观发生的变化、价值观发生变化的原因、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3个方面,思考90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网络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效用;对比分析五大媒体对价值观的影响;从上网时间和网龄两个维度,探讨上网情况与90后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过多次改革之后逐渐成为高校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80后"、"90后"甚至"00后"这些新生代逐渐成为大学生主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和方法上如何适应这些新生代受众群体的特征就成为了课程改革的焦点。本文对新生代大学生受众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受众特点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内容和方法上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后工业文化社会中,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人格塑造显得至关重要,在大学生健康向上的政治人格的引领下,可以促进民族群体观念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本文分别从政治人格及特征、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大学生政治人格塑造的内容、大学生政治人格塑造的具体途径来论述,以达到通过塑造政治人格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李新瑾 《内江科技》2009,30(12):57-57,205
网络文化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交流隐匿、环境开放的特征,对大学生道德品质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为此,道德教育工作者要通过积极建构现代网络伦理、培养健康的道德人格,提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水平,不断引导大学生提高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互联网以其便捷性、虚拟性、开放性、互动性、广覆盖性等特点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浸泡在互联网中的大学生深受网络文化影响,某些不良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传统德育教育产生冲击,使一些人的价值观变异,社会责任感缺失。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福州地区大学城部分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良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并探讨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转型的变革过程中,大学生价值现的形成和塑造是根植于必然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影响,着重探讨了传统文化精髓“和”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内在的“和”、与他人的“和”、与民族、国家的“和”、与自然的“和”以及传统“和”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有针对性地开展“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是增强高校人才培养针对性和导向性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增强“90后”大学生理论素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通过实践活动促进“90后”大学生知行统一,开拓网络载体,养成“90后”大学生自律精神,构建和谐校园提升“90后”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五个方面提出“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8.
有针对性地开展"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是增强高校人才培养针对性和导向性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增强"90后"大学生理论素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90后"大学生生命意识;通过实践活动促进"90后"大学生知行统一,开拓网络载体,养成"90后"大学生自律精神,构建和谐校园提升"90后"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五个方面提出"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学教育是确立人生价值观以及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融入社会的过渡时期。但是近年来高校频繁发生暴力事件、"门事件"、自杀事件,对高校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针对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人生观等教育问题显得越发重要。导致大学生正确的生命观缺失的原因较多,比如家庭教育不足、传统文化的丢失、道德底线的崩溃、不良网络文化等,文中就加强高校学生的生命价值观问题进行了探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因其价值观和人生观处于形成期,其对互联网很容易形成成瘾现象,对其行为和心理均造成了负面影响。文章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特点和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从大学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化三个方面总结了网络成瘾对大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从心理孤独特征、自我形象塑造和社会支持获取三个方面梳理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基础,结合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从心理疏导、教育疏导和家庭疏导三个方面提出了疏导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政治价值观对于个人的命运、社会稳定及国家的发展方向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的背景下,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本文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探究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影响的内容、方式和特征。  相似文献   

12.
樊磊  夏语 《科教文汇》2013,(28):12-13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政治价值观对于个人的命运、社会稳定及国家的发展方向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发展趋势的背景下,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本文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探究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影响的内容、方式和特征。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6,(13)
当今世界文化一体化,社会信息交流极为便捷,传媒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强化校园媒体在当代青年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切实可行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对大学生产生有益且深远的影响,是本文研究的核心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现如今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并且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具体论述,进而分析我国校园媒体的发展现状,讨论校园媒体在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为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90后"大学生党员在理想信念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通过对宁波大学"90后"大学生党员的调查,笔者发现了诸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党员的成长环境、价值观特点和入党动机等问题,从大学生党员、高校辅导员和网络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15.
陈煜 《科教文汇》2014,(36):9-10
作为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90后”大学生党员在理想信念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通过对宁波大学“90后”大学生党员的调查,笔者发现了诸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党员的成长环境、价值观特点和入党动机等问题,从大学生党员、高校辅导员和网络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16.
"90后"是当今学校的主体,是与互联网共同成长、发展的一代。文章从"90后"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的现状分析入手,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剖析了"90后"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有利于有效解决网络道德危机,促进"90后"大学生人群更加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唐琦 《科技风》2023,(5):157-159
大学生是即将迈入社会的群体,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的观念塑造功能,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利于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和未来发展。本文主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价值观塑造的对策进行阐述,希望对心理健康教育改革起到积极的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徐宁 《内江科技》2012,(5):89+1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优化育人环境,强化人才培育的重要条件。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网络文化的内在关联为切入点,分析高校网络文化的涵义、特点及功能,系统地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目标、原则以及组织领导与保障机制。建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高校网络文化,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认知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9.
钟颖 《科教文汇》2013,(4):176-177
家庭是一个系统、特定、相对稳定的心理模式塑造的内在环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环境对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极其重大,随着“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他们的思想、行为、习惯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每个大学生都渴望获得友谊,感受友情,希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90后”大学生存在的人际关系困惑,着重就家庭因素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进行探讨并给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自媒体时代的来临,网红就成为网络文化大繁荣时代的必然产物,其诞生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不容小觑。一方面对大学生传递了正能量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形成职业平等观、爱国主义观、敬业奉献观等;另一方面也会误导大学生形成不良价值观,袭扰大学生的审美观、义利观、是非正义观、成才就业观等。因此必须利用多途径以正确价值观加以引领,规避其负面危害,发挥其正面优势,以此为立脚点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