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新闻”,应该只有一种,即用新闻形式写的广告。尽管有些论文把它说得学问很深;但我以为无非是广告词写作上的一种改进,“万变不离其宗”,它终究是广告。然而,最近听说了一些报刊对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学必须贴近生活--兼谈图书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认为,图书馆学原本就是一门“以书治愚”的学问、“读者必修”的学问、“贴近生活”的学问,但是由于我们的理论远离了社会和读者,所以搞得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很低。因此,服务社会,贴近生活是图书馆学的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3.
一、传媒素养的基本含义传媒素养有多种不同的提法。在国内的教科书及学术文章上,又被称为“媒体素养”、“媒介素养”、“媒体教养”、“媒体教育”、“传媒素质”等等。尽管称谓不尽一致,但所指代的基本上就是同一事物。为了比较全面地掌握传媒素养的含义, 有必要把国内外传媒素养的定义作一个扫描。有人认为传媒素养是根据1933年英国的李维斯和汤普逊合作出版的《文化与环境》一书提出的“文化素养”概念演变过来的。他们认  相似文献   

4.
早在1944年,胡乔木同志就为新闻工作者写了《短些,再短些》一文,1991年10月,首届“中国新闻奖”的复评委再次发出“多发短消息,减少长通讯”的呼吁书。然而,多少年来,有不少人总把短新闻称为“豆腐块”、  相似文献   

5.
杜晔 《大观周刊》2012,(44):254-255
《怀疑与学问》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它告诉我们只有常常怀疑、常常思索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在我们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完全可以以“疑”为切入点,抓住这一契机,通过“疑”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找到学习历史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升对历史这门课程的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6.
问书与记书     
爱问,是许多成才人物在求知上所共有的优秀品德,也是推助他们在收获的台阶上捷足先登的有效方法。学问学问,一学二问。读书自然主要依靠自己去用脑钻研,但当自己思路受阻的关口,如果爱问,往往能被对方一语点开“路障”,思路豁然开朗。这既节省了自己破阻的时间和精力,又吸纳了智者的聪慧和学识。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一句关于“问书”的名言:“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这告诉我们,好问,则有助于我们尽快成为知识的富翁;反之,则可能延缓和拖长我们积累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一门心思以出版好书为目的和一门心思以增加利润为目的,这两种出版思想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决不可能平起平坐。 《文汇读书周报》的《海外书情》版一篇介绍英国《不许删除》一书的短文,把“专心于出版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书”,“视发现和推出文学天才为自己的天职”的出版家,称为“老派出版家”。“老派出版家”的工作使读者放心,作者满意。可惜,“世道慢慢变了”,“新老板……提出的市场需求却是对她(指‘老派出版家’)完全陌生的。她只好想方设法出些畅销书来弥补一下她真正喜爱的文学作品”。然而,“世道”无情,“新老板最后还是容忍不了她的做法,先是派了管理人员进来,后来索性换人了”。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人买书的时候,通常想到的都是去书店。书店是购买——当然也是销售图书的最佳场所,然而并不是唯一的场所。书业中的“特卖场”指的是使用传统书店以外的渠道销售图书,它可以是在零售点(比如在一些宠物店摆放一些关于拉布拉多猎狗的书籍)也可以批量卖给组织机构,随后这些机构进行再次销售或者把这些书捐赠给其他单位(诸如卖给其它多级销售渠道)。 一些书在书店的行情不好,是因为他们不适合“书店图书”这一“形象”。书店的顾客对于书店里的书有自己的看法,不符  相似文献   

9.
访书     
韦泱 《出版史料》2003,(3):74-75
青灯黄卷,常常捧读前辈书人的书话文章,读到黄裳的《姑苏访书记》,姜德明的《沪上访书记》等,我心头便会怦然一动。多好啊,把找书、选书、买书称作为访书,蕴含着读书人多少的亲情,儒雅的风度便款款而至。我想,他们的学问就是这样一点点“访”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社会上有一些青年,他们大学毕业,但既没有正式工作,也没有继续深造,而是赋闲在家,依靠父母生活,人们把他们称为“Neet”一族,将他们的生存方式称为“寄生”。  相似文献   

11.
北京某高校曾有一位研究生,在把用外文写成的论文送给外籍导师审阅时,面带难色地告诉他,论文里有几处印刷错误。不料,这位导师竟然哈哈一笑说:“很好,没印刷错误算不上论文。”“洋”导师的话乍一听很怪诞,实际上他无非是想说任何书都难免印刷错误。他的话当然有点夸张,因为牛津大学图书馆就曾宣布过:他们的确收藏着一本,尽管是全城唯一的一本没有印刷错误的《圣经》。然而不管怎么说,随便翻开一本外文书,找几个印刷错误总不是困难的事,《圣经》也不例外。英国的收藏家们至少可以拿出16个版本加以佐证。比如一个被戏称为“淫荡圣经”的版本把那句“不要勾引朋友  相似文献   

12.
徐雁科班出身,考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这个系科叫人想到校勘学、版本学、目录学、文献学,都是一些令人敬而远之的学问。然而他很热心于阅读普及的工作,编著过读书词典、出版了“书话”丛书、组织阅读学会,其成绩在读书界已有口皆碑了。徐雁命名自己的书房为“雁  相似文献   

13.
黑枷评报     
办报需要学问,读报亦需要学问。从某种意义上讲,办报与读报的学问相辅相承。尤其作为职业报人,每天能从自己的报上,“读”出纰漏、不足、经验、教训……,不啻是攀住了进步的阶梯。沈阳日报人,就有这个“福份”。因为,他们有一位热心评报的总编辑。全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沈阳日报总编辑刘黑枷,笔耕半个世纪,办报40余载。从1982年始,为推动新闻改革,将自己几十年的办报经验奉献出来,带出一支有朝气、素质好的新闻队伍,他坚持天天评报。  相似文献   

14.
人民日报出版社新近向读者推出《读报的学问》一书,该书出自复旦大学新闻系青年讲师贺越明同志之手。“读报的学问”?乍听起来,顿生蹊跷。读报是每一个有文化的公民都能胜任愉快的一项活动,缘何也端起了“学问”的雅号? 揭开扉页,便见老报人徐铸  相似文献   

15.
范以锦 《新闻窗》2012,(4):11-12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报业消亡论”隔三差五就热议一阵子,报人越来越纠结。业外爱怎么议论是他们的事,但报业内也跟着起哄,乃至令很多报人六神无主、手足无措,自己先把自己给放倒了。然而,大众报业集团领军人物傅绍万同志却有着独立的思考和与众不同的视角观察。《破译报业腾飞的密码》一书,是其力挺纸媒并取得成效的见证。  相似文献   

16.
编辑工作究竟重要不重要?这个问题有的人解决了,有的人还没有解决。我想还得把鲁迅请出来解答。在出版界老前辈赵家璧同志的《编辑忆旧》一书里讲到他第一次见鲁迅时,在谈到出版编辑工作时鲁迅对他说:“这是一件非常需要而且很有意义的工作,我自己也是搞过这一行的,其中也大有学问啊!”短短两句话就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想认识本文主人公——连环画收藏家归琪,只要在每个星期天早晨去上海文庙茶室,一准会在那里见到一个头发又长又乱、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的男子,尽管他还不到四十岁,但看去却像是四十岁出头了,这个人就是归琪。事实上真有不少人,就是慕名到这里来找他,井和他交上朋友的。星期天的上海文庙是一些文化人尤其是喜欢和书交朋友的人的好去处,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天就是他们的“赶集”日,他们可以在这个集市上淘自己喜欢的书,这里有各种各样的书,包  相似文献   

18.
我们有些同志,对书评存有偏见,认为它是“小儿科”,是二手学问,是雕虫小技,认为真正有本事的人,是不屑于搞书评的。这实在是误解。书评,虽然称不上是“经国之大业”,然而“不枉之盛事”是当之无愧的。几乎从有了书的时候开始,就有了书评。书评不但渊远流长,而且  相似文献   

19.
秦牧谈题目的学问秦牧在《艺海拾贝》一书中,谈到题目的学问。他说:“搞文学工作的朋友,很多人都有这个体验:给作品起题目,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虽然题目一般并不能使已经写好的作品内容变好或者变坏,然而一个好题目,却常常对作品有画龙点睛之妙,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我们只要举这么一两个小例子就够了。”“鲁迅回忆他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生活的那组文章,陆续在《莽原》杂志上登载的时候,总题目本来叫作《旧事重提》,等到1927年结集出版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阅读习惯 23.9%的被访者有良好的读书习惯,他们在读书时要做笔记;8.5%的被访者极为欣赏自己的见解和书法,他们直接在书上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67.4%的被访者习惯于在书上画线、作标记;27.7%的被访者有折书角的“毛病”;53.6%的被访者读书时习惯于夹书签。 33.1%的被访者习惯于一口气把书读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