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6 毫秒
1.
有人指出,对于许多用户来说,信息化就意味着系统的选型,因为信息系统选型最直接、最容易被用户理解,而除了系统选型外.其它事情都可以由供应商或实施商去完成。所以在许多用户眼中.信息化几乎与系统选型划上了等号。  相似文献   

2.
目前出版行业信息化发展规划主要归纳为六大方面,即:行政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信息化、计财审计电算化、业务管理网络化、出版内容数字化、发行电子商务化.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般要经历决策、规划、选型、实施、验收等几个关键性环节.新疆出版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也基本遵循这个规律.但由于政治环境、地域、文化、民族文字等多方面的原因,新疆出版行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达的内地相比较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在2006年底的版协科技委信息化联席会议上,人民教育出版社在会上作了关于他们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案例推介和总结,这对许多正在着手准备信息化系统的选型和建设的出版社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本期我们继续这一话题,谈出版社信息化系统的选型问题。在此,我们请建工社把他们在2004年进行系统选型时的调查报告提供给读者朋友,我们将文中涉及到的具体的公司名称用字母代替。  相似文献   

4.
詹沐清 《出版广角》2015,(9):106-107
出版是社会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在信息化时代,出版要借助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改进自己的出版和管理方式.当下,出版企业必须抓住机遇,缩短出版周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出版内部的管理和工作效率.本文具体分析了信息化时代下,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出版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柳瑛 《出版经济》2002,(7):21-23
建立统一代码系统、健全数据处理规范,共享出版社信息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出版财务管理信息化已经迫在眉睫,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高度集成的出版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提高出版经营管理的水平,并通过管理水平的提高创造更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电子出版》2004,(7):18-19
信息化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我们身边的企业,但是随着普及率越来越高,问题也越来越多,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究其根源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选型初期缺乏相关经验所致,所以在整个信息化过程中,选型的好坏成为企业成功迈入信息化的关键一步。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软件系统的选型过程进行了阶段性划分,每个阶段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对企业选型据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信息系统工程》2004,(6):34-35
15年前MIS系统的失败,再加上上级主管指派性质的系统选型,让无锡庆丰集团(以下简称庆丰)的信息化前进脚步总显得别比别人慢半拍。余曙东女士在庆丰从事信息化工作已经将近15年,这15年里,可谓品尝了各种酸甜苦涩。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纲要》的发布和出版单位改制进程的加速,各出版单位信息化建设也开始从局部信息化向编、印、发、财同平台、一体化的出版ERP系统升级换代。同时,有实力的出版社还着手引进上线OA协同办公系统和数字出版加工系统,在打造业务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同时建设行政网络办公  相似文献   

9.
出版行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对出版过程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同时,出版社产品制作的信息化、出版社内部管理的信息化也推动了出版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尤其随着数字出版的发展,各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已成为出版社日常管理及各出版社之间业务联系的必然选择。出版社管理系统大致包括编务系统、  相似文献   

10.
回顾中国报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历史和变化,从汉字激光照排到新闻流程采编系统,再到报业经营管理领域的信息化,技术始终驱动着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当前报社技术部门已经从项目维护上升到了技术管理阶段,一方面是接听业务部门的电话,了解需要服务的内容,然后到现场解决实际问题,以保证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转,同时还要应付网络联接不畅、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重装、查杀病毒等工作.另一方面是技术部人员充分利用报社的业务管理经验和技术优势,直接主导信息化系统的调研、设计与实施,通过技术部对信息化系统进行选型、设计、实施、推广,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1.
出版企业信息化评价是出版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出版业界和学界都忽略了信息化评价的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出版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诸多掣肘.本文基于企业信息化评价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出版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强调了出版企业信息化评价的作用和意义,并对构建中国图书出版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和要求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出版集团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企业信息化的三个阶段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大多数出版企业和出版企业家都已经认识到出版企业信息化对出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意味着什么。 然而,由于出版企业处于的发展阶段和业务规模的不同,每个出版企业在管理信息化方面的期望和需求也不尽相同。一般地,出版企业信息化都会经历三个典型的发展阶段,即:基础管理阶段、出版企业  相似文献   

13.
数字报业应用需求分析 我国报业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几次大的技术革新,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激光照排、新闻采编、资料数据库等系统的建立和普及,使报业相继告别了“铅与火”、“纸与笔”、“剪刀加浆糊”的作业方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出版时代。如今报业出版信息化手段渐趋成熟,多数大中型报社都拥有适于生产流程和资料管理的系统,实现了全数字化的报纸出版过程。  相似文献   

14.
书院文化是我国历史上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在中国教育、历史、文化、出版、藏书等事业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文章依托CALIS标准,从系统选型、系统标准、系统模式、资源组织、技术设备等方面对书院文化数字化建设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实施信息化管理战略时,出版企业必须要结合自身的特点,高屋建瓴,从长计议,实施信息化建设与ERP系统战略相结合,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6.
汪荣萍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电子社的信息化在夯实了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之后,2006年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全社的信息化规划如期完成,规范管理和整合资源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及应对数字化浪潮的数字出版管理系统的实施在2006年下半年同时起步,赋予了2007年信息化建设更多的任务。2007年将是电子社信息化通过踏实推进两个系统成功上线而继续加速的一年,也必将收获颇丰。焦民人民教育出版社今天的IT已经不仅仅单纯是出版企业藉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经营成本的工具。IT应该也正在成为帮助出版企业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带来…  相似文献   

17.
余强 《出版科学》2021,29(5):92-100
梳理中国大陆图书出版数字化现状及需求,分析图书出版数字化建议意义、需求与目标.在介绍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的基础上,以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为例,探讨其以复合出版工程系统为支撑,整合原有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图书出版数字化技术体系、出版流程、运行机制的过程及相关问题,分析应用效果,并对今后深化图书出版数字化流程创新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出版印刷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分析了出版印刷业信息化建设的趋势以及新技术带给出版产业链中印刷环节的主要变化,并对当前我国出版印刷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就加强出版印刷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出版改革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出版信息化.但出版单位在实现出版信息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少的误区,影响了出版信息化的健康有效进行,以致花钱不少收效不大.为此,将这些误区提出来与出版界同仁剖析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全国新书目》2011,(7):62-62
●5月27日,201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专家咨询会召开,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蒋建国主持会议并讲话。会上,基金办负责人通报了201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评审及国家出版基金信息化系统建设等情况。国家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宣部、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有关司局领导及学术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