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学刊》2012,(6):188-188
单南平在《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6期撰文指出,对于商家来说,假日经济是近年来最大的黄金增长点各行各业纷纷从攫取利润的角度,打造节日品牌:旅游行业人员考虑的是充分调动人们的旅游热情;商业部门考虑的是充分调动人们的购物热情;饮食部门考虑的是充分调动人们的吃喝热情。佳节原本的意义被商业泡沫和人情关系歪曲抹杀了,人们几乎忘记了节日本身的实际内涵,而留给人们更多的记忆是花钱找罪受。随着改革开放的成功,许多舶来节日越来越受到青睐圣诞节也像招商引资一样被引进了中国,在圣诞节的三天里,戴圣诞帽的年轻人随处可见,打折促销的商家比比皆是,歌厅夜总会家家爆满除了圣诞节,还有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等等。如今的洋节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虽然这些洋节在中国还没有享受到假日的礼遇.但是它们却已成为商家和众多城市年轻人心目中的名牌节日。  相似文献   

2.
程伟  高丽敏 《职业圈》2011,(15):101-102
国内旅游业发展迅猛,国内旅游、出入境旅游都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旅游经济所占GDP的比重日益增长,成为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增长点。和国民经济新的内涵“驱动力”。旅游业态的发展、细分,尤其是新业态的出现充分说明旅游本身就是一个求新、求异的体验过程,是旅游行业不断研究游客新需求,不断开辟产品细分市场的过程。伴随新的旅游业态不断出现,旅游业的产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3.
国内旅游业发展迅猛,国内旅游、出入境旅游都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旅游经济所占GDP的比重日益增长,成为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增长点。和国民经济新的内涵“驱动力”。旅游业态的发展、细分,尤其是新业态的出现充分说明旅游本身就是一个求新、求异的体验过程,是旅游行业不断研究游客新需求,不断开辟产品细分市场的过程。伴随新的旅游业态不断出现,旅游业的产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4.
窦贤 《文化交流》2010,(2):73-75
第四纪的多次冰川活动,在我国西部形成了大量的现代冰川——一种具备特殊形态特征和地貌景观特征的地质遗迹资源。它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也是登山运动爱好者的向往之地,这为生活在都市里的现代人提供了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冰雪旅游”已经成为现代冰川地区一项十分诱人的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5.
华夏城乡游     
当苏洲寒山寺的僧人和游人撞响新年钟声的时候,旅游部门给游人们带来了一个消息:1998年是“华夏城乡旅游年”。在1997年16条旅游专线的基础上,推出“古城新貌”和“乡村旅游”两个旅游产品。此外,中国将重点办好苏洲国际丝绸节、大连服装节、哈尔滨冰雪节、潍坊风筝节、新疆葡萄节等23个旅游节庆项目。自1992年以来,中国每年都办一个旅游主题年,其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而对于旅游者来说,则可以享受到一些新开发旅游项目先  相似文献   

6.
中国旅游部门在新的一年到来时提出了一个口号:“’96中国——崭新的度假新天地”,并将举办“’96中国度假休闲游”的主题活动。在此之前,中国旅游部门曾先后举办了“’93中国山水风光游”、“’94中国文物古迹游”、“’95中国民俗风情游”的主题活动。可以看出,这几年的旅游主题都是观光型的,说明中国在这方面具有优势。那么中国在发  相似文献   

7.
进入新世纪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为打响“游在杭州”品牌,推进杭州地区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按照“大旅游、大杭州、大发展”的思路,作出了实施旅游西进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无疑给桐庐县经济和社会的新一轮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可以这么说,在地处杭州市西部的五县(市)中,桐庐作为杭州、上海的“后花园”,特别是作为拥有“全国县级旅游之冠”称号的旅游大县,凭借丰富的山水风光资源和地处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西湖、千岛湖“三江两湖”国家级黄金旅游线中段的区位优势,已成为杭州旅游西进的第一站。  相似文献   

8.
紫枫 《文化交流》2005,(2):66-67
他不是艺术品收藏爱好者但酷爱旅游,他以与众不同的方式“收藏”名山大川以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与那些“戏迷”、“书痴”这类人的入迷和痴狂程度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你要说他是“旅游迷”或“游痴”,也未尝不可。如今已是“知天命”之年的于盛荃,原是浙江杭州一家企  相似文献   

9.
“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文化乃旅游之灵魂。”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更好地彰显“以文兴旅、以旅彰文”理念,该文以安康地域文化的传承为研究内容,采用文献查阅法、调查研究法,系统梳理了安康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归纳总结了安康地域文化的内涵,认识到文旅融合背景下传承创新安康地域文化乃塑造旅游文化的灵魂,并提出从“生态+文旅”“毛绒玩具+文旅”“非遗+文旅”“美食+文旅”等模式多层面提升安康文旅品牌效应,传承创新地域文化,深化文旅融合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推动文化繁荣、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随着2001年4月26日“第二届中国鞍山·千山国际旅游节”的开幕,鞍山人再次明确了以旅游拉动经济的发展思路。除了“钢铁之都”的美誉以外,鞍山还拥有“世界第一玉佛”、国家名胜“千山”风景区和亚洲著名温泉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1.
申健健 《职业圈》2008,(12):156-157
汉语成语是语言、文化的“信息块”、“活化石”,以其高度精练的语言浓缩了文化的各方面的历史。文章在概述成语文化的基础上,分析了成语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并且给出了相关成语文化旅游资源的几种开发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刘福君 《职业圈》2014,(1):96-97
在大连为数众多的旅游企业当中,“申江”的企业文化不仅特色鲜明,而且很有代表性。正因为如此,“申江”才得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地打造出“一站式服务”综合平台,并实现了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如今的“申江”不仅在旅游产业方面风生水起,而且广泛涉足酒店、餐饮、网络服务等其它领域。  相似文献   

13.
桂林市是我国著名风景游览城市,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称,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具有多功能、多层次、多品种的旅游产业结构和全方位、高质量的旅游接待体系,成为中外瞩目的旅游热点城市。桂林市根据本市旅游产品的实际,逐步开  相似文献   

14.
案例简介 云南某旅游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公司”)系专业经营旅游漂流服务的企业,该公司开辟了沿南盘江漂流的旅游路线,开始进行漂流旅游服务经营,并且于2003年获得“南盘江”注册商标,核定服务项目为第39类。其后云南公司发现昆明公司昆明某旅行社公司(以下简称“昆明公司”)未经云南公司许可擅自在旅游服务广告中使用了“南盘江”文字介绍其经营的旅游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5.
《对外大传播》2009,(1):63-63
2009年,由国家旅游局主办的“中国生态旅游年”活动将在全国展开,今年的主题口号为“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通过活动的举办旨在进一步加大生态旅游产品推广力度、广泛宣传环境友好型旅游理念、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型旅游经营方式、满足不断升级的旅游消费新风尚,把我国旅游业建设成为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绿色产业。  相似文献   

16.
杨正华 《职业圈》2007,(23):24-25
旅游业是依托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开发而进行的服务性产业,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核心,文章分析了旅游产业和旅游资源的各种关系,提出采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最佳途径,是湘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对待金融风暴的旅游业的悲观论者和乐观论者两种观点,政府和旅游行业对金融风暴的应对措施.高职院校在面对金融风暴时,需要鼓励学生的信心、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素质、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外语水平、启迪学生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力,以期在未来创新旅游行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现念和生活方式,法定假日和带薪休假的规定、完善,出游--尤其是国内旅游升温,越来越热.更多的是工薪阶层,他们外出的食宿消费只要经济适用就行.分析自身优势和劣势,重新调查市场,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改善营销手段,规范服务标准,改变经营模式,是低星级酒店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9.
秦皇岛是一个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丰富的旅游资源是秦皇岛旅游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分析秦皇岛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针对秦皇岛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宋立  黄大昭 《职业圈》2007,(11X):14-14,9
该研究以江苏扬州城区水域的旅游形象设计为例,旨在探讨如何剖析并整合滨水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我们分别从水域生态环境形象、城市文化形象、商业经济形象等方面来阐述,以整合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为核心,从而拓展滨水城市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