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有效的学好作文,就是练习把亲身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然而,很多学生一谈作文就有一种难言之苦。为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平时的阅读教学,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重视日常口头作文的训练:在日常中加强学生谴词造句能力的培养;指导课加强作文范例的剖析。  相似文献   

3.
关于改进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但作文质量差、速度慢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里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写作“无米下锅”。二是作文训练过程粗疏。三是老师作文批改任务繁重,且对学生的作文改进收效不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一定要围绕这个根本目的进行。  相似文献   

4.
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此话众所周知。在中学教育阶段,学生作文一般指的是学生学习写文章。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过程。而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评改是学生作文素养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王时忠 《学语文》2009,(6):55-55
学生作文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形成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简而言之:学生作文就是要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这样两个问题。而对小学生启蒙作文来说,‘写什么’则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6.
封云 《考试周刊》2011,(43):71-71
作文教学是语文的"半壁江山",研究作文教学也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一般来讲,老师作文批改任务繁重,且对学生的作文改进收效不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经历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所以,作文教学就是表达能力的训练。这里的表达能力的训练,既指书面的作文训练,也指口头的说话训练,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徐根兰 《学子》2013,(8):79-79
什么叫作文?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顾名思义,作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可是,日前小学作文严重存在两种弊病:一是要求过高,追求文学化倾向;二是教师的指导重于形式而轻内容,导致学生抄袭或套作范文,甚至产生"畏文"情绪,逆反心理。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写出真情实感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  相似文献   

9.
梁传旺 《广西教育》2010,(16):53-5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学生作文不仅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还要关注学生品德养成、审美情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然、社会、人自身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学生作文一般指的是学生学习写文章。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作文修改是学生作文素养的体现,因此,交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权利.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怎样能让小学生把自己对周围的认识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怎样才能使学生从不会写作文、怕写作文,到愿意写作文、爱写作文、写好作文?作者认为,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在积累生活经验的同时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生活.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的意义之一,在于它的伦理的功能,即在作文过程中会得到思想、品德、意志、情操和习惯态度等方面的教育,任何人写文章,除了语言文字表达形式的一面外,还有非语言文字因素,即内容的  相似文献   

13.
“习作难,教作文更难”,这是语文老师在长期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共识。这“难”跟作文的特性有关。文学是人学,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历史观、生活观、科学观及审美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想象力、艺术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语言文字反映。换句话说,要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作者要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和与众不同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但造成目前作文教学难。作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不高。除前述因素外.恐怕与没有进行严格的训练有关。笔者认为:作文训练除了一般的生活经验、写作积累、指导时审题,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等基础的练习外.还应考虑到“度”的训练,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归宿.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作文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然而,作文教学无论是对教师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难点。  相似文献   

15.
宋崇付 《现代语文》2011,(8):132-133
目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课堂指导普遍感到迷茫。近年来,笔者对此作了如下探讨。一、教师在作文指导中要准确把握作文目的1.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16.
正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的种种素质都获得提高,从而在人生成长的路上获得成功。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学生个人素质的表现之一,是素质教育极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怎样大面积提高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写好作文呢?作文教学如何让大多数学生都获得进步呢?这是素质教育给语文教师提出的重大课题。一、教师应多鼓励学生作文是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对生活的记述和反映,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鼓励、帮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生活、表情达意  相似文献   

17.
段丽娜 《学周刊C版》2014,(9):168-168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是否过关的重要标志,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由于种种原因,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弱点。原因是:教师作文教学思想令人担忧:学生写作态度让人费解。笔者提出攻克难点的三大策略: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从阅读中积累素材;从写作实践中积累素材。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作文写作是学生从学习语言文字到运用语言文字的一个飞跃,它对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如何教学生熟练的运用语言文字准确的表达自己的丰富情感,是小学作文写作教学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响应新课标号召,打破传统写作模式,创新写作内容、格式,激发学生写作欲望,创设大语文的教学环境,注重写作内容、形式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进而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主要教学渠道和形式之一: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实际,扎实有序地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20.
练写生活作文是现代作文教学的重大举措,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重要手段。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离不开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生活作文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一、激发兴趣,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夸美纽斯说过:"教学要燃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学生积极思考,是写好生活作文的重要条件。学生的生活本来是丰富多彩的,可由于学生对周围的环境、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储藏不到作文的材料,因此,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作文有厌烦情绪。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1.设置悬念。在作文教学中设置悬念,有利于调动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