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没啥可写”是众多中小学生写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学生为什么会感到“没啥可写”呢?我认为是学生缺乏观察、思考、不善于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指导,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外的作文素质及有益活动的开展,致使学生没有作文的源泉。如何使他们走出作文难的困境,使他们愿写,乐写呢?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长期以来制约学生语文整体水平的瓶颈,老师难教,学生难写。单纯依靠每学期七八篇的课堂作文训练效果总不理想,学生的作文依然呈现出肚子空空“无话说”,不知所云的“胡乱说”,千篇一律“平淡说”的现象。面对分值占语文总分40%的中考作文,什么样的写作训练才更有效?如何改变学生的作文现状,使他们有话说,说得好呢?  相似文献   

3.
李琳 《现代语文》2009,(5):144-145
对于作文教学之难,有人归纳了学生作文的“三乏说”,即学生学识贫乏,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情感贫乏。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无论是学识、生活积蓄、还是思想感情,学生当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反省自己的教学。学识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呢?,生活积蓄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打开学生自己生活的宝库呢?思想情感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呢?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说到作文教学之难,有人归纳了当今学生作文的“三乏说”,即学识贫乏,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情感贫乏。对这种说法,我们不敢苟同。无论是学识、生活积蓄还是思想感情,学生当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反省自己的教学:学识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呢?生活积蓄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打升学生生活的宝库呢?思想情感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呢?因此,老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找准作文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生活与作文     
“看,这作文简直是乱七八糟。”“唉,老师今天又布置作文。”从老师这焦虑中,从学生这叹息中,不难看出教师作文难教,学生作文难写的通病仍是普遍存在的。究其原因,不外乎这样两种:第一,学生缺乏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写作材料,学生当然写起作文来抓头皱眉。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难,难就难在学生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难,难就难在没有"没有材料可写"可写。要解决学生这一大难题,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作文教学,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使作文教学由语文教学的重点成为既重又难的“焦点”。而大多时候,我们老师总以“学生学识贫乏,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情感贫乏”来搪塞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而不去反思自己是否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是否打开学生自己生活的宝库;是否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作文“不看做一件呆板的事情,犹如泉流,或长或短,或曲或直,自然各异其致”。如果教师能够在这些方面将作文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那么学生的作文也许会是另外一种风景。  相似文献   

8.
张红仙 《教师》2012,(16):84-84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占了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但大多数学生都是“谈文色变”,提起笔搜肠刮肚半天写不出一字来,因此学生一听到老师布置作文就心烦。学生作文难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没有内容可写;二是不懂写作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从“丰富生活,范文引路”两方面去加强对学生进行指导,是解决学生作文难这个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可以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的统一发展。但很多学生视作文为畏途。究其原因 ,大多是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 ,学生写作文时没有材料可写 ,总觉得要写的内容自己在生活中没有见识过 ,没有经历过 ,或经历过的事情不“典型”不“突出” ,不值得写。因此 ,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学生充分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理解生活、总结生活是改善目前作文教学难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一、以感知生活为先导搜集素材是作文的第一步。材料从哪里来 ?“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0.
用生活激活作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华 《师道》2008,(2):49-52
说到作文教学之难,有人归纳出当今中学生作文的“三乏说”,即学生的学识贫乏、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情感贫乏。对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无论是学识、生活积蓄还是思想感情,学生当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反省自己的教学:学识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呢?生活积蓄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打开学生自己生活的宝库呢?  相似文献   

11.
作文最主要的不是生活的贫乏,而是缺乏悟性。那么,“悟”从何来?如何才能使学生作文有点悟性呢? 一、“悟”从生活中来。培养学生敏锐的信息意识。  相似文献   

12.
有些老师不爱写作文评语,认为作文是“写”出来的,而不是“评”出来的,若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而言,不无道理。问题是,没有评语,作文的优劣表现在哪里?学生有那么高的悟性吗?再者,每次是个红分数,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有无影响?其三,有没有学生会怀疑老师的工作态度,从而产生心理隔膜,影响师生的和谐关系?其四,集体的评讲能完全代替个体的指导吗?因此,作文评语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那么怎样写好作文评语呢?  相似文献   

13.
一、消除障碍  学生普遍感觉作文难 ,由此产生了畏难情绪 ,其结果 ,越是怕 ,就越感到难 ,越难也就越怕 ,长此下去形成恶性循环。如不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 ,学生就无法正常发挥写出好文章来。如何消除这一障碍呢 ?首先 ,要让学生对作文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学生作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正如叶圣陶所说 :“作文与说话一样 ,是生活的必需 ,并不是生活的点缀 ,”“作文不该看做一件特殊的事情 ,犹如说话 ,本不是一件特殊的事情……”其次 ,还要让学生现身说法 ,充分体会到作文“不是一件特殊的事情。”可让一部分学生口头讲述几天来最想让别…  相似文献   

14.
霍三振 《考试周刊》2012,(11):42-42
一谈起作文,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有很多同学感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难在哪里呢?一是不知写什么.二是不知怎么写。写作文果真如此痛苦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我觉得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乐于表达,从而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那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爱上写作文呢?我归纳了以下几点心得,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学生提起作文就会感到非常的难写,不知道写啥,这种现象在初中的作文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究其原因并不是初中的语文老师不重视作文教学,而是因为在“应试”背景下,语文老师都是围绕应试作文的要求开展作文教学的,作文教学以应试为主,学生的写作思维被限制在了条条框框之内,从而造成了写作难的现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作文教学,对作文教学的方法和学生学写作文的方法都提出了新要求,使得作文教学不再局限于应试要求,而是为了学生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你们有生活吗?有文章可写吗?近些年来,媒体上有好些文章在为你们没有生活、写作文困难叫苦呢!他们说,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学生要先到生活中去观察体验,然后才有文章可写;说你们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脱离生活”“没有生活”,所以写作文“无米下锅”,只好“闭门造车”,瞎编,甚至有小学生在作文中说“捡起4张500块钱还给老大娘”,又有作文说“出门捡到1亿元,10元1张,叠起来有语文书那么厚”。文章称这种作文叫“逼疯老师”的“神作文”。  相似文献   

17.
许多学生反映,写到作文就头痛,自己生活面很窄,从家门到校门,从书房到课堂,没什么可写。是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常说:"不是没有动听的音乐,而是没有听得出音乐美的耳朵;不是没有绚丽的风景,而是没有看得出美景的眼睛。“我们的学生不是没有丰厚的“生活源泉”,而是我们教师没有开发出他们“摄取素材”、“积累素材”的潜能。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生活素材”摄取得好,写作就“自有源头活水来”,没有吸取或者吸收得不好,就必然“难为无米之炊”。关键是语文教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帮助、指导学生发现、整理、搜集和提炼这些可贵的素材,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胡旺洪 《教师》2010,(31):83-84
写作文,常常令老师“皱眉毛”、让学生“咬笔杆”。一句话,作文难,起步作文更难。那么,怎样有效指导低年级孩子写好作文.让他们赢在起步作文的起跑线上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9.
不少中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摇头,觉得作文难写,特别是没有材料可写。说起生活,又认为生活太平淡、太乏味,不就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吗,不就是教室、饭堂、宿舍吗,多没劲。材料在哪里?没有材料。于是,作文时搜索枯肠,老材料翻来覆去不厌其烦地使用,作文也就写得干巴巴缺少活力,学生作文成为“无米之炊”。生活中到底有没有材料?这是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够找到生活中的“米”?  相似文献   

20.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然而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也难。在作文课堂上,我们常常会遭遇这样的窘境:学生对于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即使经过了写作辅导,但独立写作时仍然不是思如泉涌,而是面面相觑,不知所措,直到要交作文时,才搜刮肠肚、东拼西奏草草了事来应付老师,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学生怕写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