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强,清华美术学院高材生,身高一米八九,英俊潇洒,才华横溢,国际青年时装师设计大赛金奖的得主。这些闪亮的词汇堆积在一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身上,我以为我定会看到一张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的脸。事实上,曹强有一张平和的面孔,很有朝气但却一点都不张扬。见面恭喜他获奖的日寸候,我甚至感觉到了他隐隐的羞涩。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每经过一个人生的跨越,短暂的喜悦之后压力都是空前巨大。”曹强的开场白让我一下子理解了他身上那种同龄人少有的内  相似文献   

2.
李红都 《知识窗》2011,(10):18-18
第二天就要进行市残疾人演讲决赛了.我的教练陈老师不放心.让我到他的办公室再演讲一次.以检验我排练的效果,、我当然求之不得.毕恭毕礅地搬了张椅子请陈老师坐下来.然后挺胸、静立片刘,开始进入演讲状态。“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笑容可掬地向假扮评委和观众的陈老师深鞠一躬.刚一抬头.居然发现他拿着手机正接听一个电话。是停下来等他听完,还是不管他.接着讲下去?犹豫片刻.我很快稳定住情绪,接着声情并茂地演讲下去.  相似文献   

3.
别样人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很多日子过去了,或许更久,但人们记住了这首诗,在岁月漂洗中越发清秀。也记住了这个人——一个落榜者。品着他的孤独而伤感的夜,遥望着朦胧的月,一行行字被他写下来。它就像一段旋律始终敲打着他的心,像一段变奏曲在一遍遍演奏。他静静离开了,背负着梦与痛走了。他知道那张金榜再也挤不进他的名字,惟有离开。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又是一次金榜洗礼,多年的选择,又多了一个落榜者,因为那张长长的榜单,却没能容下他的名字,同样痛楚,同样…  相似文献   

4.
日子就如打印机里的一叠A4纸,如果不给它一些打印指令,它就是一张张空白的重复. 从时间的出纸口吐出的,又是一张空白的日子. 大脑是空白的,行走是机械的.就在走过公司大门时,我看见墙上的一张讣告.不经意的一瞥,却让我停下了脚步.因为,那上面写着一个我熟悉的名字,而且这个名字的后面那张面孔非常年轻.  相似文献   

5.
爷爷的味道     
记忆中的一张照片一直令我难以忘怀,照片中一个驼背的老人站在水田里,对着镜头灿烂地笑着,他就是我的爷爷,  相似文献   

6.
孙桂青 《今日科苑》2007,(6):156-156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社会学家小时候非常喜欢美术,有一次他画了一张很抽象的近于涂鸦的画,老师看了之后非常生气,批评他画得一团糟,他便发誓永远不再画画。这位社会学家后来对别人讲起这件事情时认为,如果当时老师给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邓云山教授又一次到陕南开展预防麻风病活动,顺便看望了他治愈的老病人.回来后,他给我看一张照片.照片中间那位浓眉宽脸、体形高大结实的人是邓云山.他对面一位老年农村妇女是当年的病人.旁边有两个很漂亮的姑娘.邓教授指着照片说,这位老年农村妇女当年到专治麻风病的集中点,人称“麻风病村”的地方治病时,与一名同样患了麻风病的小伙子谈上了恋爱.他们治好病后结了婚,生了两儿两女,都很健康可爱.听到这,我插话说:“这些孩子都遗传上麻风病了,是吧?”邓教授两条浓眉一拧:“哪有这回事!麻风病不遗传!”我向他提出这个问题,起因于前些日子兰田县发生的一桩婚姻悲剧.一个农村小伙子和一个农村姑娘订了婚.那个姑娘  相似文献   

8.
快乐     
去一位搞收藏的朋友家中做客.见他3岁的儿子正兴致勃勃地玩着一张纸币。细看那张纸币.不由得大吃一惊。纸币是朋友十几天前从一个币商手里买的,虽然花掉3万元钱。但朋友仍然认为自己捡了大漏。建国初期的纸币.再放两年.至少也能值10万元呢!可是十几天过去,他竞将这张极其珍贵的纸币给他不懂事的儿子当玩具.他的举动令我迷惑不解。  相似文献   

9.
山顶照片     
今天一上班,小田侦探就传讯了一名嫌疑人,调查市内一起大案。他单刀直入地问道:“上个星期天,你在哪里?”嫌疑人面不改色,似乎对此早有准备。这一切都被小田看在眼中。“我去登山厂。噢,当时我还拍过一张照片呢!”说话间他从皮包中掏出几张照片,迅速挑出一张照片指着说:“我单身奋力攀登,精疲力尽,好不容易才登上了顶峰。我决定好好庆祝一番,于是在山顶找到一个合适地点,架好三角架,准备好自拍程序,然后打开  相似文献   

10.
他的笑,明媚了我的豆蔻年华 "张小敏,你要去当播音员,你就从我们班滚出去."班主任对我大吼道.我一仰头,谁怕谁啊.多少人挤破头,找尽关系来到我们这个顶尖的实验班,而我却为了一个不能称之为理想的理想,毫不犹豫地转身,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那时候,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在放《流星花园》,最时尚的孩子将复读机别在腰带上,一边唱"只怕我自己会爱上你,不敢让自己靠得太紧",一边神色黯然.  相似文献   

11.
丽娜 《世界发明》2003,26(4):50-51
雅各布·拉比诺的手指向一个陈列柜,里面摆放着第一张计算机磁盘、第一台信件分检机、一个引擎用的磁粒子离合器和一块自动校准手表一这些只是他260多项发明中的4项而已。他指着一项又一项的发明,如数家珍般讲述它们的原理,仿佛这些东西只是在昨天才发明的一样。他说:“我是在1948年发明磁盘的,当时人们问我:‘谁会要这东西?’我对他们说:‘这是一种更佳的方法。’”正是这种渴望构思出更佳方法的心态激发了他80年的发明创造。他说:“我一直梦想着当一名发明家。”  相似文献   

12.
心灵的证据     
查一路 《科学生活》2008,(10):37-37
在一个瓜摊旁边,一个男人对着瓜农大声地吆喝,用斥责的口吻怪瓜农动作慢了,又嫌称得不好,接着又说装瓜的塑料袋不结实。高高在上,顾指气使,就因为他消费了瓜农价值4.5元钱的西瓜。我在旁边想,如果他消费的是450元或者4500元,说不准要骑到瓜农头上去,才会心理平衡。那张脸,集中了太多的鄙夷和不屑,他意识不到自己这张修饰得还算精美的脸在我眼里有多难看。  相似文献   

13.
我有个叫蒙蒂·罗伯茨的朋友,他在圣伊斯德罗大农场有一座牧马场.我在那里借用他的房子举办青少年风险项目的基金筹募活动. 上次在他的牧马场办活动时,他在开场白中说: 我想跟你们讲讲,为什么我可以让杰克用我的房子.说起这事,就不得不提一个少年,他父亲是一位流动驯马师,所以他会跟着父亲从一个马厩到另一个马厩,一个赛马道到另一个赛马道,一个农场到另一个农场,一家牧场到另一家牧场,他们总是在忙着驯马.结果,男孩的高中学习就给耽搁了.当他快毕业的时候,老师让他们写一篇文章,主题是长大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将来要做什么.  相似文献   

14.
朋友的借条     
是朋友,才敢放心把钱借给他,想不到,那钱,却迟迟不见还.借条有两张,一张五千,一张两千,已经在他这儿,存放了两三年.  相似文献   

15.
--是的,仅仅是一只鹅,却给麦克格里高农场引来了大批的科学家和士兵.   我可不想告诉你我的名字,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   我不是一个作家,只好要求阿西莫夫先生来帮我写下了这件神奇的事.我挑选他是因为他是一个生物化学家,能明白我所讲的事情,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科幻作家.……  相似文献   

16.
一杯安慰     
那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炎炎夏日的午后,在纽约郊外的一棵大树下,勤快的安德鲁正悠然地整理着农具.他是一个孤儿,受雇于这里的农庄主,他很满意自己的这份十分辛苦的工作.坐在那里,他一次次地张望着前面那大片金黄的麦田,心中充溢着一份巨大的成就感,仿佛那即将到来的丰收完全属于他自己,完全忘却了自己只是一个卑微的打工者.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上学的路上,一位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少年骑车时不小心撞坏了一家快餐店门外的装饰灯箱,由于急着参加考试,他只好先留下联系纸条.考完试后,这位少年找到了快餐店老板,指着门外的灯箱说:“对不起,我上学时不小心撞坏了灯箱,我想赔偿给您.”快餐店老板看着眼前这位少年,指了指贴在店外玻璃上的纸条:“那张纸条是你留下的吧,灯箱我们会安排人修理,你能够承认错误,是一个诚实、敢于担责任的好孩子,我原谅你了,我不需要你的赔偿.”  相似文献   

18.
维托里奥仓皇地走进那家咖啡店的时候,一股寒气逼人. 这是1943年9月中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正四处弥漫.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经过连年的战争,经济濒于崩溃.维托里奥早已猜想到街上没有几家咖啡店会营业,但这家咖啡店仅有两个顾客的场景,还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衣裳褴楼、满脸乌黑的维托里奥向伙计要了两杯咖啡.伙计看着他的样子,有些迟疑.维托里奥苦笑了一下,继而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面额巨大的钞票递了过去:“要两杯,谢谢,我还有一个朋友没到.”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业月刊》2014,(10):38-38
之前,笔者去北京在某饭店与一位60岁的人同桌吃饭。经问,家住京郊姓赵。话间他突然晕倒,我将他立送医院,待他清醒我离开时他要我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20.
《发明与创新》2005,(12):25-25
雅各布·拉比诺弯起他的手指滑过一个陈列柜的表面,里面摆放着第一张计算机磁盘、一个引擎用的磁粒子离合器、第一台信件分捡机和一块自动校准手表——这些只是他200多项发明中的4项而已。他指着一项又一项的发明,如数家珍般讲述它们的原理,仿佛这些东西只是在昨天才发明的一样。他说“:我是在1948年发明磁盘的,当时人们问我‘:谁会要这东西?’我对他们说:‘这只是一种更佳的方法。’”正是这种渴望构思出更佳方法的心态激发他80年的发明创造。他说“:我一直梦想着当一名发明家。”拉比诺出生在前苏联,8岁时发明了一生中的第一个小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