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这首被热爱海子的人们格外喜爱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一九八九年一月十三日。两个月后,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六日,海子在河北山海关附近卧轨自杀。这一事件,使得这首诗表面的温暖明快与实际内涵之间产生了某种分离。“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似乎表明诗人要在尘世营造幸福的生活,但诗人又用实际行动拒绝了对生活的介入。这首诗,如果和诗人的具有诗歌史本意义(或是作为诗歌本完成)的行为相比较,两个本之间构成强烈的反讽。在这首诗里,纯朴直白的诗句,清新明快的意象未能遮蔽诗人对于“幸福”的抒写中的内在分离和矛盾。我一直以为,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严肃思考,面对世俗社会和自己一生所执着的诗性世界,诗人陷入了矛盾的境地,产生了困惑,这从诗中不难看出。  相似文献   

2.
王维是唐朝很有才气的诗人。由于他对黑暗现实不满,后半生隐居乡里,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山水诗,《鹿柴》是其代表作《辋川集》二十首中的一首。鹿柴是辋川的一个地名。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王维不仅是诗人,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很广泛,绘画、音乐、书法等方面的造诣都很深,这首诗体现了诗、画、乐的完美结合。教学这首纯写景的五言绝句,一是引导学生感悟诗人是怎样观察和描写景物的;二是引导学生在读中陶冶爱美的情趣。   首句“空山不见人”的“空山”不是指空旷无草木的荒山,而是指空寂清冷的山…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首请求援引的诗,是诗人游历长安 时赠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的。全诗委婉含蓄, 不落俗套,表现了诗人积极人世的思想和希望 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 这首诗可分为前后两部分。 前两联为前部分,描写作者所见洞庭湖的 雄宏景象:水势浩淼,与天混一,雾气蒸腾,笼  相似文献   

4.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盛唐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这首诗写于天宝四年(745),是诗人行前书赠友人的一首乐府古诗。全诗意境雄伟,离奇惝恍,艺术形象缤纷多采,表现手法新巧奇特.向来为人所传诵。而最值得称道的是李白在这首诗中缔造了奇妙瑰丽的意境。诗中梦境节节展开,景物步步变化,越变越奇,把人带入梦游天姥的浪漫主义的奇特想象之中。  相似文献   

5.
无心插柳     
周国霞  施本银 《师道》2005,(7):29-29
《赠汪伦》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语第十册教材的一篇课。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一首诗,这首诗读来亲切感人,情深意浓,表达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真情。  相似文献   

6.
《南程联咏集》,是越南十八世纪吴家派代表作家、诗人吴时亿(1701-1736)的作品。全集共有汉字诗30首,内容是诗人与同窗好友张浩斋游览山水途中两人吟哦的联咏诗。这篇序是诗人的儿子吴时仕所作(吴时仕也是诗人,同时也是史学家)。在这篇序中,他追述  相似文献   

7.
简评弗罗斯特的《修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罗斯特作为美国20世纪拥有读最多、影响力最久而又最有争议的名诗人,以其作品和和蔼的形象感动了无数美国人。他的四类诗篇各具特色,其中《补墙》以其深刻的人生哲理而成为弗罗斯特广为流传的名诗篇之一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弗罗斯特诗歌语言的风格及诗的主题之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首诗所透露出来的诗人的生活与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上联可结合诗题来理解,紧扣题目实写早春景色。首联“诗家清景在新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意思是说,为诗家所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  相似文献   

9.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诗人臧克家当年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的《有的人》一诗中的名句,如今诗人已经仙逝,我们就把这句诗作为悼念诗人的挽歌,并在此选读两首小诗,以示对诗人的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0.
《诗经.伐檀》是一首表现西周轮人生活,表达对轮人无限仰慕与崇敬之情的诗歌。诗中首述轮人的劳作,次写轮人的丰厚待遇,最后对轮人的劳作与社会贡献予以充分的肯定。诗人的情感就渗透在这叙述和议论当中。诗歌只是对当时轮人生活实际情形的陈述和诗人主观感受的表达,并不存在所谓讽喻、寄托之类的微言大义。  相似文献   

11.
胎孕于诗性文化的中国古代文论,就其语言方式而言是哲理诗,就其义理铺敷而言是写意画,《二十四诗品》则是她的诗眼画境。司空圉既是以诗画一体的八思厦言说方式传中国文论“拟容取心”、“思与境偕”之神,又是用诗.心画意架一道“象”的彩虹而将中国文论渡往“象罔”之境。诗眼之传神,画境之写意,全在象罔之中。异哉,表圣诗品得诗性文论之玄珠。  相似文献   

12.
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解读"见仁见智",涉及到诗词的读解方面"无理"、"有情"等深层次的矛盾关系。诗词有它的特殊规律、结构特点和表现手法,只有反复咏诵,熟读精思,把握诗的艺术特质,才能领会诗的真意,才能得出符合诗的实际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霍丽蓉 《海外英语》2012,(1):196-197
The poem describes a farmer’s dilemma after apple-picking.Actually,it is a perplexity between the real world and the ideal world.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oem from four aspects:the introduction of the writer,the content,the structure and the versification.  相似文献   

14.
The Fish by Marianne Moore was published in1921 and this poem leaves large space for the readers to conduct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A couple of significant aspects of the poem are well worth discussing and appreciating.In this paper,the poem will be summarized in a way of story-telling and some indispensable elements of the poem will be analyzed in detail.First,the structure of the poem will be analyzed from two perspectives:the disordered arrangement of the lines and the missing of the subject.Besides,the metre of the poem will be analyzed:strict rhyme scheme and alliteration.What’s more,the figure of speech applied in the poem needs to be paid more attention:simile,metaphor and personification.In particular,the contrast of colors in this poem will be studied:darkness and colorfulness.Last but not least,the theme of the poem is opening and three themes will be discussed:life and death,natural disaster and man-made damage,the symbiosis.  相似文献   

15.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的名篇短诗《老虎》对"威武堂堂"的老虎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此诗无论是声律上、结构上,还是意象上都有着完美的对称。正是这种对称美深化了老虎的"威武堂堂"。  相似文献   

16.
诗的语言具有一种特殊的音乐美,因此,在诗歌翻译中要神,形兼顾,但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在译诗中很难完全移植原诗的意境,音韵美,本文将从结构和语法的角度试分析诗歌翻译中押韵的技巧,以在继承原文意境美抽时,发扬原诗的音韵美。  相似文献   

17.
园林艺术与诗文绘画一样,以意境作为审美的最高追求。园林意境的营构借鉴了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山水的意境;二是山水诗画意境。诗画艺术源于自然,并且指导第二自然———园林的营造,影响了园林的要素和结构布局等艺术形式,赋予园林境界深刻的文学和哲学寓意。一方面,综合性的园境具有与诗画相通的一般意义上的意境的特征;另一方面,园林作为实用的物质生活环境,还具有移步换景和四季变迁的多变性、相关个人经历的场所性、个体体验的多样性、众美荟萃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8.
卞之琳《航海》一诗,以含混、复义等文本策略,使诗歌意蕴丰富,结构复杂。瞩目于时空的种种转换,抒情主体以一“看风景人”超然物外的姿态,叩问“相对”,寻求超越。“瞬间即永恒”的思想内蕴于中,此诗恰彰显了诗人独特的诗学与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19.
论《天问》独特的立体结构与抒情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天问》错简难题的背后,存在着怎样理解其内在结构和抒情方式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已不仅属于艺术范围,它直接影响着对本的正确理解和阐释。笔发现,《天问》并非如以前学所理解为的线性叙事结构,而是二元对立转化的立体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两两对立的双方相互结合、相互转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如太极图的黑白转化、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全部架构贯穿着一个精神——对宇宙万物根本规律不懈的追寻探索。《天问》不是叙事诗,它的主旨是抒情,可以说是一篇特殊的抒情诗。渐强、高潮、重复、错位,再加上问题和爆发,这就是《天问》独特的抒情方式与情感逻辑。  相似文献   

20.
William Blake utilized ingenious language in his creation of the poem London.Foregrounding and deviation are well practised in this poem.In rhyme pattern,the poem takes end rhyme,consonance,alliteration and internal rhyme.In rhythm pattern,the poem mainly uses iambic tetrameter along with the variation of three troches and one single stress at the end of lines which produces a shocking atmosphere.Among syntax features,emphatic pattern and anticipatory structure are used.Among lexical features,the reiteration of specific words makes neat euphonious parallelism while the subtle pun word create a far-reaching arti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