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立场和对经典文本从不同角度的阐释引发了对马克思正义观念的各种争论,给马克思正义观念的理解与诠释带来一定程度的迷茫与阻碍。鉴于此,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语境下,真正还原马克思的正义观念。首先,本文考察了马克思正义观念的来源;其次,从外在和内在两个路向上分析当前对马克思正义观念的不同阐释;最后,再通过现实实践与崇高追求的统一来阐述马克思的正义观念。  相似文献   

2.
《文化博览》2007,(6):75-76
在当今奥运会上,马拉松是一个重要的竞赛项目。那么这项运动是如何来的呢?这也许要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战争年代。波斯帝国的开国君主居鲁士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曾这样昭示天下:"我是居鲁士,宇宙的王,伟大的王,强有力的王,巴比伦的王,世界四方的王……"从公元前553年开始,只用了三年的时间,他就摧毁了小亚细亚强国米底亚,灭亡了古老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新巴比伦王国。发展到第三代——大流士时,波斯帝国已经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  相似文献   

3.
历时两个星期的亚特兰大百年奥运会终于降下帷幕。从中国奥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体育代表团正式组成到我运动员顽强拼搏、载誉归来,港台报刊和外国媒体都普遍给予关注,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报道。总的来看,香港报纸的报道积极、热情、乐  相似文献   

4.
在先秦儒家思想中,“义”的基本含义是“宜”、“适宜”。它不仅是个人内在的道德要求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而且是分配社会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原则。在“义”与礼法的关系上,一方面,“礼”以行“义”;另一方面,“义”以行“礼”。先秦儒家的礼法正义是由“道”、“仁”、“礼”、“义”等范畴整合而成的分配权利与义务的价值标准,实质上是一种秩序本位的身份正义。  相似文献   

5.
陈菲 《职业圈》2008,(14):52-53
辩护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程序性辩护权理应被涵括其中。我国以往法律和实践中较注重实体性辩护,而文章从程序正义角度对程序性辩护的理论基础做了初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6.
辩护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程序性辩护权理应被涵括其中.我国以往法律和实践中较注重实体性辩护,而文章从程序正义角度对程序性辩护的理论基础做了初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正>《论语·子路》(十八章),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1))前人多把孔子所言之"隐"理解为"隐瞒",于是孔子之言的现代汉语版就成了"……父亲为儿子隐瞒(罪错),儿子(也)为父亲隐瞒(罪错)……"这就是所谓的"亲亲相隐"。然而,这解读是完全错误的,曲解了圣人语义。汉语字词常有多义,古汉语尤是。稍有马虎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隐"字当然有"隐瞒"之义  相似文献   

8.
于宁 《职业圈》2007,(23):12-13
文章通过分析辩护律师的作用和职责来探讨其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范围,以及如何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9月3日将迎来我国首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办好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相关活动,同国际社会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不可否认,如今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传播领域依然占有优势地位。虽然日本是战败国,但二战后经过几十年  相似文献   

10.
当代的民法原则是我国经济本质的集中体现,是对民事行为的判断准则。我国在民事立法上确立了多项民法的基本原则,从历史的纵向上看,这些民法原则与历史文化有一定联系,也代表着我国历史文化的一种沉淀。民法原则中的一些内容体现了我国历史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这些历史文化内容也为民法原则的确立奠定了一定基础,本文将探讨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的历史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1.
作为20世纪上半叶分析历史哲学的大师——贝奈戴托·克罗齐,其提出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著名论题,这不仅需要从克罗齐构建的"精神哲学"整体来批判地认识,从精神自身发展就是历史、历史与哲学的同一性等重要概念来理解,更要从历史认识论角度来认识。克罗齐把历史认识中的主体与客体的认知关系用精神或者思想沟通在一起,并使历史和哲学因为关于当下的"精神"而实现同一,于是主体所作出的历史判断及所形成的历史认识因为关于现在而具有了当代性。当代性历史认识的意义在于通过逻辑意识指导下的历史判断追求历史真理。  相似文献   

12.
历史街区的复兴对于城市的振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此,复兴历史街区的过程需要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史蒂文·蒂耶斯德尔的历史街区复兴理论对于历史街区所具有的价值、历史街区复兴的目标、关键步骤和具体策略都做了详细的介绍,对于历史街区的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南京市南捕厅历史街区为例,通过综合运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多元异构时空数据分析、历史信息比对等技术手段,展示了复合历史空间导向的数字化保护与更新实践。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历史街区的大场景进行纹理数据采集,构建整个历史街区的三维数据模型。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为历史街区更新构建合理的历史空间形态框架,并对历史街巷内部一系列公共空间节点进行了保护更新设计。在此基础上,基于多源异构时空数据分析手段,通过对南京主城及和南捕厅历史街区文化活动的精准画像,探求南捕厅历史街区价值活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人一直有着重视历史的优良传统,《大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哲学思想。对于整个儒家学派而言,《大学》的历史哲学思想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在研究古代圣王明君事迹的同时,又着重探讨了伦理道德与社会历史的关系,体现出对民生的无限关怀。总体而言,《大学》的历史哲学思想可分为历史的基本意义、历史的评价标准和历史的发展规律三大部分,时至今日,其中诸多观点仍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淮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以及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和齐鲁文化的交会地,是安徽、河南、山东、江苏四省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这里孕育了管仲、老子、庄子、淮南子、陈抟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家思想代表人物,由此给淮河流域奠定了深厚的道家文化底蕴,是淮河历史发展的主要文化基因,形成了当地人民自然纯朴、豪气干云、胆色过人、勇于担当的品质。淮河历史文化是淮河人们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遗产,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首先阐述了淮河历史文化形成的渊源,淮河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并根据现状提出创新淮河历史文化发展的路径,希望可以进一步提升淮河历史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更新保护的前提下,延续历史街区原有的内在肌理,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以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为例,从空间要素的组织构成入手,探讨了历史街区中各个空间要素的组织形式与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的历史书写与解读,因为忽略日常生活文化对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导致了理解中国文化及社会发展的偏差,也导致了历史书写模式的偏差。通过阅读《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可以提供一种重新解读中国文化及历史发展的视角,即回到中国文化本身,理解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及中国社会特有的内在张力,从而真正把握中国社会与历史研究的脉络。  相似文献   

18.
林非散文将自然风物、历史景观、人文知识同生命省察完美地熔铸在一起,充分彰显出了主体话语在历史、文化和存在三个维度上体现出的生命求真意志。林非散文的历史化书写源于受内心的焦虑和话语冲动胁迫而进行的对历史奴役和"日常生命保存压力"的双重抵抗。他的散文链接了存在意义上的精神放逐与返乡的哲学命题,并以身体与心灵的双重在场体验,实践了文学书写在历史、文化和存在维度上的精神探求,在当代文学界标立了属于自己的话语位置。  相似文献   

19.
宗教蕴含丰富的思想文化,其历史起源可帮助我们还原历史。莲池会作为白族地区特有的民间宗教女性信仰现象,积淀了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追溯其历史根源可以还原南诏历史。基于此,本文力在发掘莲池会在白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如心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顺应了历史时代发展的客观潮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研究,助推了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文章从历史条件,即客观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两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其思想研究的主要特征,最后系统阐述其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