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月16日,我在一家“打假公司”采访。一位公司职员告诉我,明天他们就有一次打假行动。 我兴奋起来:“我们能跟你们一起去吗?”“行呵,不过我们的车坐不下了,你们能自己出车吗?”“我马上联系试试,可是去哪儿呢?”“这个暂时保密,你们明天先来公司吧。” 第二天,报社派的“桑塔纳”拉着我和一位摄影  相似文献   

2.
在广东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的分组讨论上,省委书记汪洋在谈到领导活动的报道问题时说:"不要我每次活动都发稿件,我下去调研很平常,不用每次都文字图片做那么大,有的去了就去了,不用见报.重大的活动可以出个照片,像我下去调研,跟群众交谈,这有什么新闻性?有什么好报道的?也真难为了摄影记者,每次要拍出不同姿势,我又不是体育运动员,运动员摆不同的姿势还有意义,我拍来拍去不就那个样子吗?不要老报道我."……  相似文献   

3.
在广东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的分组讨论上,省委书记汪洋在谈到领导活动的报道问题时说:"不要我每次活动都发稿件,我下去调研很平常,不用每次都文字图片做那么大,有的去了就去了,不用见报.重大的活动可以出个照片,像我下去调研,跟群众交谈,这有什么新闻性?有什么好报道的?也真难为了摄影记者,每次要拍出不同姿势,我又不是体育运动员,运动员摆不同的姿势还有意义,我拍来拍去不就那个样子吗?不要老报道我."……  相似文献   

4.
不久以前,加拿大《多伦多星球报》报道了一位妇女在一天晚上外出工作时被严重殴打及抢劫的消息。按照惯例,这篇报道提到了她的姓名、伤势、她居住的大街,以及凶手仍旧逍遥法外的事实。这篇文篇立刻使她的雇主向我们发出了抱怨,说我们发表这样的消息会使那位凶手追踪到她。报纸编辑最感难堪的就是他们不知道该发表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说确切吗?公平吗?公众需要了解得这么详细吗?你们根据我们的取舍来对我们作出判断。有时你会对自己说:“上帝,要是我是编辑的话,  相似文献   

5.
老子真的和我们同在吗?老子真的和我们现代生活有关吗?老子在哪儿呢?这个问题我曾经做过一个小测试。一次我到苏州玄妙观去,看到三个天真活泼的孩子,非常可爱.都是小学生。我就问他们:“你们知道老子吗?”一个男孩说:“知道,老子就是我爸!”另一个男孩说:“老子不就是玄妙观当中那个道士的雕像吗?”  相似文献   

6.
"给你个发泄的机会。"这是我接到关于"年轻记者的烦恼"选题的前一句话。"年轻记者的烦恼"?我思考了半天,实在想不出就自己而言,做记者的烦恼是什么。其实,这样的一个思考过程令我自己也很不解,平时我不是常常埋怨工作累吗?不是总嚷着工作压力大吗?为什么真要我来回答记者的烦恼是什么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不烦也不恼。嘴上喊着烦,但心底里又说不出烦的原因,这是心口不一吗?我百思不得其解。想了又想,就在我要放弃写下去的时候突然茅塞顿开,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7.
在这个世界上活着,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未必可以照搬。这是一篇看似要跑题的编辑手记,可是我从来不觉得做廖一梅老师的书的感悟会和其他感悟一样,千篇一律。我喜欢廖一梅老师说的,年轻的时候就应该胡闹的,这不是吗?  相似文献   

8.
甲:党中央要求干部专业化,你却提倡什么做一个“杂家”,这不是同中央的要求背道而驰吗? 乙:你理解错了。我说的“杂家”,是指新闻工作而言,并不是泛指各条战线上的干部。甲:可是有些人确实是这么认为的:新闻战线上的干部,各行各业都接触一点,各门知识都有那么一星半点,因此是“半瓶子醋”,“万金油干部”。难道你也希望新闻干部就局限于这么一个水平吗? 甲:且慢,咱们先  相似文献   

9.
在这个世界上活着,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未必可以照搬。这是一篇看似要跑题的编辑手记,可是我从来不觉得做廖一梅老师的书的感悟会和其他感悟一样,千篇一律。我喜欢廖一梅老师说的,年轻的时候就应该胡闹的,这不是吗?  相似文献   

10.
问:什么原因让你开始创业的? 傅盛:我当时是因为一个我没有意料到的原因离开了原来的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我想我当时并不知道什么是创业,但是我觉得我可以揣摩一下什么是创业. 问:什么事让你有了创业的勇气? 傅盛:我曾经做过一个项目,我们4个人一起在一张乒乓球台旁边开始自己的内部创业,从那时候开始我做的这款产品用户量从几千、几万到上亿,在这个过程中我每天晚上都反思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我每天都在想如何能让用户知道我的产品,我每天都在看用户的反馈.这样的经历让我相信只要做起来就会有机会,创业可以从非常小的点开始做.  相似文献   

11.
“《食人》有冲动的成分。我想对人类的文化伦理道德做一个挑战,从骨子里做别人做不到的事。人,不就是碳水化合物吗?去年他们都用人体做材料搞行为艺术,没有创意,你抄我我抄你,真烦。我想通过这事赌一个开头,有点赌气。比狠么,这算做到头了。不刺激就不能引起思考”  相似文献   

12.
女人如狐     
女人如狐,我不是说所有的女人,也不敢说哪一部分女人,只能说我自己。“女人好麻烦呐,”男人聚在一起无聊穷聊时总是吹出这样的风,我不以为然。如果不是因为男人,女人用得着麻烦吗?麻烦女人是给麻烦男人预备的。女人不麻烦,能够味儿吗?吃女人的男人还说女人麻烦,真是双黄的浑蛋。我是女人,女人很难,要渡过一条河,才能睡在婚姻的房间。爱河就那么容易跳吗?为了花枝招展地跳进去,从小就好好学习,天天向爱,累都累死了。跳河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给英雄一个救美的机会,被他捞上来?为了挤进白领行列,费尽千辛万苦,身价高了,  相似文献   

13.
要说这个世界还存在什么没有限制的事的话,恐怕也只剩下想了。“精鹜八报,乙游万仞。”“我才知多少,将与风云而骈驱”。你尽可以海阔天空地想吧,随心所欲。这不,话刚说到这,我便想起一档子事来:给自己写本书,给通讯员写本书。 这不是做白日梦吧? 我到设计院那年,领导说:“给咱做个通讯员吧。”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心想:不就是写稿吗,小菜一碟。可是一轮到见真“章”的时候,便糊涂了,写出的东西说是通讯不是通讯,说是散文不是散文,非驴非马,投出去犹如石沉大海。无奈,只好找书来读。什么《新闻写作知识》,什么《新闻采访学》,什么《我怎样做记者》……书就读了不少,就是不顶用。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去请教一位老通讯员。他说:“写报道嘛,主要靠实践,吃透两头,多跑、多记、多写、多练。”你还别说,他这招还真灵,第二年我便发了38篇稿件,名列陕西电力系统通讯员榜首。 那么,大多数通讯员为什么都觉得新闻书籍读了不解渴,学了用不上呢?我经过多年的思考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新闻采访和写作是一实践性很强的学问,仅  相似文献   

14.
评价教育是否浪费,不是由文凭决定,而是由受教育者自身是否有选择空间决定。如果受教育者有充分的选择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做自己愿意做的事,这就不是什么教育浪费,反之,就可能制造很大的教育浪费最近我撰写了一篇文章,谈到在欧美,子女做面包师、做手工艺者,父母并不会觉得没面子,在大学做教授和开卡车,得到的社会尊重是一样的,没有什么高低之分。文章引起议论,有人说,这是人才浪费,本来可以当大学教授、科技精英的,跑去做面包了,这不可惜吗?  相似文献   

15.
自从我当上了《女性世界》的编辑后,我就觉得自己象广告商似的了,跑到哪里总要推销一下《女性世界》这个版面。有一次,去一个工厂开座谈会,清一色的女工,一开口我就说:“你们知道吗,新民晚报有一个版面叫《女性世界》?”当然有人说知道,有人张大眼睛看着我。于是,会议结束时,我便张大眼睛看着那几个人说:“一回生,两回熟,《女性世界》是我们的天地,以后就靠我们大家来办了。说真的,普通女工难得和什么记者、编辑之类的打交道,这样一来,她们也就记住了《女性世界》。做编辑的,谁不爱自己的版面?谁不想把版面办得更好些?我当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6.
很多人对“皮皮”和你的创作很感兴趣,你能谈谈吗? ●皮皮,起这样的一个笔名就是为了代替真实的姓名,所以不该在这里再把真名写出来。皮皮是瑞典一本书中的一个小女孩儿,我因为喜欢这个女孩儿的性格而选择了她的名字,现在看来有些不妥了。她可以永远是那个小女孩儿,而我不能。已经进入中年的我开始为这个名字苦恼。想把这个名字改动一下,可能性又不是很大。最可能的就是改成“老皮”,你们觉得妥吗?  相似文献   

17.
《反光镜》编者:今年寒假一开始,我家里的各种音响设备就热闹了起来,频频传出类似“难以抗拒你的容颜”、“如果这是我爱你最好的距离”,“睡梦中的人不了解我的爱,我不原谅你的美”、“我走过城市,心中没了方向;我走过山岗,心中一片荒凉”等歌词,难道我的那个上初中的孩子,就听这样的歌?那些与他年纪相仿的孩子们也都听这些歌吗?他们是怎样接触上这些歌的、有没有听过我们曾经听过的好歌?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在亲朋好友的子女  相似文献   

18.
你问当下中国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这很可怕。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一个社会,没了底线,就什么都会发生。比方说,腐败变质的食品,也敢卖;还没咽气的病人,也敢埋;自己喝得五迷三道,那车也敢开;明明里面住着人,那房也敢拆。还有“共和国脊梁”这样的桂冠,也敢戴,全不管那奖多么野鸡。多么山寨。  相似文献   

19.
正谈当下:我的作品没有过时陈佩斯:冯小刚的喜剧电影我一部没看易立竞:现在好像电视上有一个节目叫《笑傲江湖》,好像这类型的节目也邀请过您做评委?陈佩斯:可能吧,但是没时间,那个时候我们正好给年轻人们排戏呢,我们的工作也都安排好了。我要是自己去参加这个秀那个秀,把这些孩子就闪到这儿了。我要把他们推上舞台,每周末演出两场,然后让他们自食其力,能自己养自己,这很重要。  相似文献   

20.
<开坛>又得了一个奖: "最具投资价值的电视节目".这的确是一个很健康的消息.<开坛>创办于2002年,是陕西电视台推出的一档很严肃的谈话节目,严肃到什么程度呢?那个写了<白鹿原>的作家陈忠实曾经说过一段话:"我孙女就要看那个"小燕子"(还珠格格),可是总不能把每个人都弄成"小燕子"吧,就像五星级宾馆,一定要有总统套房,不管有没有人住,这代表着一种标准, <开坛>就是总统套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