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她在美中行》这首诗中,通过运用无声的大自然的明净和深沉的意象的对比,拜伦将原本抽象的美写得栩栩如生,从而使“美”体现出强烈的动态特征,这既给读者展示了一幅“她”漫步于“美”中的生动画面,又描绘了“她”的出现在他心灵中引起的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2.
上帝的骰子──《周易》·笛卡尔坐标·六维空间体系第五章人身乃一小天地──经脉学说与六维空间体系周康龄中医经脉学的诸派书籍,源于汉朝以前《灵枢》、《素问》两种医书,今合称《黄帝内经》,距现在约两千多年,整个体系是相对稳定的,中国历来有“医”“易”同源之...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又称之为《内经》,此书成型于西汉时期,是我国古代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一。文章着重对《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形成的天文背景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了《黄帝内经》五运六气所具有的科学性内涵,深入研究大自然与生命的运行规律,为临床医学预防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现代人谈《易经》,绝大多数谈的已不是原版、原文的《易经》了。因为经过上五下千年的“演易”,后人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已成为显要。如同《红楼梦》原著与许多“红学”的图书,前者是原著,后者是“红学”论著。我们现在所说的《易经》,严格意义上不如说是“易学”。寻找《易经》的源头南怀瑾的《中国文化泛言》一书记载:《连山易》产生在伏羲时代,也有说是神农年间,又有说《连山易》出现在夏代。黄帝时代是《归藏易》,又有说《归藏易》出现在殷代。确切地说《易经》的出现是在这两部著作之后。史书上说的“易更三圣”,即画卦者伏羲、演卦者文王…  相似文献   

5.
《内经》乃中医理论之渊博,临证疗疾之津梁。为医者莫不将此书奉为圭臬,遵为准绳。它在精辟论述人的生理、病理、诊法等的同时,也科学地阐明了基本治疗思想。“治未病”是其基本治疗思想之一。 《内经倡导的“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未病先防,就是强调人们平时注重养生之道,确保身体健康。如调摄精神,做到“恬澹虚无”、“精神内守”、“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  相似文献   

6.
减肥,是世界中、西医难题之一,我们发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药学》,试用他研究减肥医药。我们先简介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全世界多年提出《生物医学必须二次革命》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之路、几十年来,无一成功。我国党和国家提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经科技部主办《中医药现代化专题》多年研究证明中医是科学的,中医是“系统医学”,它可以将中西医药优势溶为一体,使世界医学实现第二次革命,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它就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成果之一,成绩是党和国家的。  相似文献   

7.
2005年11月15日是中国科学社创立90周年、《科学》杂志创刊90周年暨复刊20周年纪念日,在倡导“自主创新”、“科教兴国”的今天,我们捧出这段历史小心擦拭,传承“求真致用”精神,希望能为明天创造一段更为辉煌的历史。她最早存中国倡导“科学”与“民王”,她最先帮助人们理解何为“科学”,她首次规范各类科学名词的译法,她首创横排向右、使用两式标点的排版方式……她,就是诞生90年前一本名为《科学》的杂志。1915年1月,上海,一份稿件由在美国的留学生编辑、封面印有中文“科学”字样和英文“SCIENCE”的月刊悄然问世,发刊词上,赫然将“…  相似文献   

8.
杨柳 《科教文汇》2010,(4):82-84
本文通过对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我孤独地游荡》及多萝茜·华兹华斯的一首自然诗《浮岛》的对比解读,分析男性自然书写与女性自然书写的不同特征,自然在不同的再现方式中的不同地位和形象,以及由此表现出的两性在面对自然、自然价值、自然与人的关系等命题时不同的思考和观点。笔者认为威廉·华兹华斯的《我孤独地游荡》反映出的水仙的价值是它之于人的审美和精神愉悦的价值,即自然的“为我”价值。而《浮岛》这首诗则展示了大自然造化于无形的"自为"的价值,以及诗人对于大自然内在秩序和规律的敬畏,从而表现了深层生态学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相互关联、和谐共生的理想关系。  相似文献   

9.
王营 《科教文汇》2008,(32):258-258
《后天》是于2004年5月28日上映的一部典型灾难大片。影片使用诸多的特效镜头为观众展示了一个灾难到来时,人类无能为力,束手无策,只能怀抱生存的信念静候灾难过去的故事。不同于以往“人定胜天”的电影主旋律,《后天》的结尾是以美国总统为代表的人类向大自然首次低下了头,承认只顾经济发展忽视大自然的规律,造成地球生态的破坏所带来的惨痛后果。  相似文献   

10.
《内经》,这部医学巨著,它的绝大多数观点,正如王冰所说“稽其言有徵,验之事不忒”,都是能经得住实践检验的真理。我们在临床上碰到复杂或疑难问题时,只要靠它“垂方法、立津梁”,给于指导,常可以豁然开朗,步入坦途;或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现通过回顾,从5个方面加以总结。 (1)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临床上,病人诉述症状多寡不一,相差悬殊。症状很少者,必  相似文献   

11.
《学会》2013,(5):F0004-F0004
弹指一挥间,《学会》杂志于2013年步入她的“而立之年”。30年前,一批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科协的学会管理干部在学会工作会议上商定,编印一本交流学术性社团工作与经验与学会学理论研究的刊物。于是,《学会》杂志应运而生,从此在福州西湖畔发出中华大地的“社团声音”。  相似文献   

12.
赵健 《科教文汇》2009,(7):241-241
徐陵奉“晚年欲改作”的梁筒文帝之命编《玉台集》并取喻妇人之贞的“玉台”二字作为书名,可知刘兰芝在诗中应是妇人坚贞的高标,如此方能称圣意。刘兰芝要求遣归、投水不是在反抗礼教。在焦母、太守、兄长及其代表的社会力量击碎她“从一而终”的大义后,她被迫投水殉节。焦母因不满儿媳夺去儿子仲卿而遣刘兰芝却也永远失去了儿子,她是害人者也是受害者,罪魁是封建制度。  相似文献   

13.
全文介绍流传民间的未刊医学著作《古脉法》,并就其内容与成书经过加以介绍。据此可知虽然自晋代王叔和《脉经》成书以来,中医即一直采用“独取寸口”这样一种诊脉方法,但古籍所述“分经侯脉”的原始脉诊方法却被一些医家视为失传的脉诊精华加以“继承”与“阐述”。然而《古脉法》中所叙述的“分经侯脉”之法,并非早期脉诊方法的原始本貌,而是后世医家所创造的新的、体系化的、分经侯脉法”。因而言其为“古”,不过是基于尊古、复古之心态。此外,由于这种脉诊方法保存于道教传人之手,故亦可作为深入研究“道教医学”具体内容的素材。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春天到来的时候 ,湖南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时代力作《中国创新丛书》。这是我国目前从宏观上全面、系统论述中国创新问题最新最有份量的专著 ,是中国的创新报告与“创新宣言”。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强调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中国创新丛书正是诠释了这一创新思想 ,认为创新已成为我们时代的主要特征和最强音 ,一个奋进的民族 ,迎来了一个创新的时代。《中国创新丛书》第一批共 5本 :《别无选择——中国创新论》《腾飞之路…  相似文献   

15.
苏会艳  杨充 《科教文汇》2009,(27):249-250
日本作家有岛武郎的代表作《一个女人》被认为是近代文学纪念碑式的名作。女主人公叶子的悲剧命运与几位男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粗犷阳刚却自私冷酷的情人仓地和宽容仁慈却虚伪自私的未婚夫木村一步步将她引到了万劫不复的凄惨境地之中。马丁·布伯说:“只有在生动的关联中,才能直接认识人所持有的本性。”本文尝试以其“我—你”、“我—它”关系理论分析《一个女人》中的两个主要的男性形象,以更好地把握叶子这一悲剧形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开展《内经》和"中基"课程的整合式教学改革,创新《内经》和"中基"教学新模式。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西南医科大学《内经》、"中基"整合教学前后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建立起了新的教学模式,学习"中基"同时引入相关《内经》条文教学能够提高中基理论水平。结论:丰富和优化了《内经》和"中基"的教学,锻炼了学生以中医经典指导理论升华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7.
刘宁 《科教文汇》2007,(4X):186-186
王安忆是上海人,因此她的许多作品都以上海为背景,将上海特有的繁华与破落描写得淋漓尽致、生动哀婉。如较有影响的长篇小说《长恨歌》,用近30万字的篇幅,浓缩了上海40年的岁月变迁,用细腻而绚烂的笔将一个“俗”故事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王安忆的《长恨歌》,描写的不只是一座城市,而是将这座城市写成一个在历史研究或个人经验上很难感受到的一种视野,这样的大手笔,在目前的世界小说界是非常罕见的,它可说是一部史诗。”这是在马来西亚将新设立的“第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奖”授予王安忆时,评论家李欧麓代表18位评审的致词。  相似文献   

18.
《知识窗》2010,(6):64-64
想和朋友共享《知识窗》,但又不舍得把自己手上的《知识窗》送给他/她,是吧?没关系!马上推荐朋友给我们,他/她将会免费得到最新的一期《知识窗》!  相似文献   

19.
《阿姆斯特丹》是英国作家伊凡.麦克尤恩1998年问鼎布克奖的代表作。讲述的是多年好友克莱夫和弗农,在遭遇中年危机后,一步步道德沦丧,相互仇恨,最终双双毙命于阿姆斯特丹的故事。现将以这部小说为文本,通过分析小说主题,结合城市文化和历史,推测其书名的艺术效果和探究可能存在的文化歧视。  相似文献   

20.
杨恒  周蕴斐 《科教文汇》2008,(3):153-153
《髹饰录》相去《周易》几千年,但全书无不透露出《周易》的智慧。如:根据《周易》的“乾坤”来将《髹饰录》分为“乾集”和“坤集”,又以“阴阳”来给各类漆器命名分类,以至于建立了一套流传至今的漆器命名分类标准。可以说,《髹饰录》能取得如此的成就,不仅仅因为它是我国唯一部漆器专著,还因为作者灵活运用了中国古代经典中的智慧。其中突出的便是对《周易》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