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是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认为数学课程改革,不仅是教学形式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地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曾经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愉快起来。  相似文献   

2.
张靖坤 《学周刊C版》2013,(21):104-105
新课标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基础教育的基本教育教学理念。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喜欢数学学习,摆脱对教学学科的畏难情绪,从而让刚刚接触数学的小学生主动地学习呢?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进行些许探讨。一、改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方式的改革,课改的主要目标是由教师的"要我学",变成学生自主的"我要学"。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要求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位来展开。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做到“三个立足”,一是立足学生生活环境,让数学学习有氛围;二是立足学生数学经验,让数学学习有基础;三是立足学生内心渴望,让数学学习有动力。只有做到这三点,数学教学才能真正达到以生为本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孩子们一起开始了我们共同的“新课程”之旅。捧着新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和根据“新课标”编写的教材 ,我相信 ,新课程将改变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也将改变老师的教学生活。怎么样才能让自己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呢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关键。在“新课标”中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我们应该理解这些理念 ,并运用这些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在实践中体现新的课程理念 ,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有关于数学学科、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数学等方面的观念。这些观念…  相似文献   

5.
最美好的教学境界就是达到无为而治。怎样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呢?引领学生学会“用数学思考”就是很有效的切入口,因为“用数学思考”的本质就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展露出的思考能力。为此,在“认识面积”教学中,教师就得强化教学各个细节,从而更理性地明确观察,让学生的学习思考有方向;还得引领学生积极经历体验活动,使得学习思考有过程;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思维脉络梳理,让思考有经验。以此助力有效数学学习的构建,助推数学核心素养的不断积淀。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往往就是“教”.就是把书本上的知识.占、灌输到学生的思维中去,让他们在重复练习中掌握这些内容,书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教。而教学改革是一场涉及课堂内外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困惑:新教材让教师“讲”得少了,让学生“动”得多了,确实体现了素质教育。可是一个班有50-60多个学生,怎样让他们都活动起来呢?怎么知道他们每个人都参与了活动呢?活动之后,怎样才能检测出他们有没有通过活动达到学习的目的呢?在近年的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合作学习”就是一把行之有效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材中多数的单元都有一些涉及“生活数学”的内容,这些具有生活味道的内容及一些“生活问题”,能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磨砺人生。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让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服务人生”的无穷奥妙。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数学教学缺乏生命活力,教学中“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以“教”为中心,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积极性。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心智潜能的开发,让课堂返朴归真,充满生机活力。自由空间的“表露”。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要让他们喜欢,就必须改变那种“循规蹈矩”的传统要求。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允许学生坐在座位上就可以发言,允许学生有较自由的坐姿,允许学生自由地到讲台前发言,允许学生为别人喝彩。课堂上,可以教师提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提…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不应该只是单纯地知识传授,而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根据新课标理念,我在教学中竭力让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注重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并结合本人实践,谈如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一门较抽象的学科,其既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更关注小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和个性培养。数学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心理情况的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深刻领会教材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优化数学的教学细节,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乐,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打造优质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再创造”的学习环境,将数学教学环节设计成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的“再创造”氛围中。一、引导学生质疑兴趣是学习的动机之一。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之后,就会对学习活动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需要,就会主动…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作为教师,就应提供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提供能够展现学生生命活力的机会,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张扬,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认识七巧板”一节时,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4.
我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年,三十年教学实践证明:改则变,变则通。教学要改,首先要“三改”:改注入式为启发式;改“一教”为“三教”;改他学为自学。三十年教学实践证明:“三改”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智力,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一、改注入式为启发式运用启发式,就是打开学生的思路,放手地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放胆地让学生追求真理,发现真理。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一个劣等教师给人奉送真理,一个优等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运用启发式,就是要教学生发现真理。启发式有三法:一是比较法;二是联想法;三是解剖法。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过去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1#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就数学学习而言,学生一旦“会学”,享受到数学活动的成功与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数学教学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如有一位教师教学“…  相似文献   

16.
数学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数学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架设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让数学教学走进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理论的数学成为生活的数学,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对数学的个眭化体验,使数学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如何让数学教学走进生活?结合平时的教学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陈晶鹏 《考试周刊》2014,(75):57-57
<正>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还应重视技能训练,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从生活到数学的认识过程,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数学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我就近几年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谈几点感受。1.教师要改变学科教育观传统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传授,强调接受式学习。新课标下教师要改变学科的教育观,始终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  相似文献   

18.
<正>"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这是我在学习新课标时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也正是这么一番话使我对我的教学工作有了新的想法。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高教学素养,必须落实新课标的新理念,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具有探索性、思考性和自觉性,教师也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思考一切问题.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苦.不少教师感叹,无论你怎么教,还是有不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不好,真可谓是吃力不讨好.怎样让教师和学生从苦中解脱,提高教学实效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正发生着质的变化。教师也试图寻求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本,从学生角度出发,让他们更快乐、更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在课堂中经常会出现“用你喜欢的方式来朗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请你谈谈你的看法”等类似语言,这无疑体现了对学生的多元理解和个性的尊重。但是,这种形式并不能真正使学生的语言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张扬学生的个性呢?我的体会是:一、多角度思考,培养求异思维1.个性化释词学生理解词语时,一般较喜欢查字典后,照本宣读,而缺少自己的想法。我在平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