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会经常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何做一个被模仿的榜样呢?教师应该对生活充满爱,做一个快乐的人;对家庭充满爱,做一个幸福的人;对工作充满爱,做一个感恩的人;对集体充满爱,做一个和谐的人。善于模仿的学生自然会成为一个快乐、幸福、感恩、和谐的人,一个有爱的人。  相似文献   

2.
正父母是孩子成长中最亲密的人,其言行和情绪都会成为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乐观开朗、善于处理自己情绪的父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自信心,提升孩子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反之,情绪反复无常、焦虑不安的父母,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如果只关注教育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忽视对自己的情绪管理,轻则影响亲子关系,使教育的效果大  相似文献   

3.
"孝敬父母"是评价一个人品质的标准,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创造和谐社会的切入点。所以,孝敬父母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还有助于家庭生活幸福,是推动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动力。作为家长、教师,应该用实际行动践行孝敬父母这一传统美德,给孩子做榜样,成为孩子学习模仿的例子。让孝顺父母成为流淌在每个孩子身体中的血液,融入他们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善良是人类美好的品性。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孩子善良的品性。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对培养孩子善良的品性极为重要。一、创设和谐美好的、充满爱意的家庭内部人际环境,培养孩子爱人的品性做一个心地善良的人,首要一点就是爱人。一个人对生活的信心,对今后从事事业的忠诚,都来源于他对人充满爱心。而对人的爱,首先应表现在对自己亲人的爱。孩子接触最多的是家里的亲人。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家长必须创造一个和谐美好、充满爱意的家庭,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亲人的情、亲人的爱。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尊重、爱戴长辈。孩子生活在一个和睦的家庭,孩子的父母孝敬长辈、爱戴长辈,那么爱意将会在孩子心里萌发。因此,作为家长,每到长辈的生日时,可带孩子给长  相似文献   

5.
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和摩擦。尤其是夫妻之间的矛盾,如果在孩子面前一点也不暴露是不现实的。可是如果让孩子知道夫妻之间的矛盾,又担心会影响孩子对父母的态度,甚至对孩子的性格造成负面的影响。到底该怎么办?这就是本期的焦点所在。家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充满了矛盾和困难,而且很多的矛盾和困难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很难克服和解决。夫妻之间的成长经历、生活习惯、家庭背景的差异,文化水平的差距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对子女教育态度的不一致,对双方父母的照顾不平衡,价值取向的不一致都可能成为夫妻矛盾的导…  相似文献   

6.
杨雪芹 《家长》2013,(5):50-51
家长要用健康的爱来感染孩子,让孩子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里慢慢成长。所谓健康家庭,我认为就是夫妻和睦、亲子和谐,这样的家庭会给孩子提供稳定的充满关爱的环境。然而,并不是所有健康家庭都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林昊就生活在这样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健康的家庭里。  相似文献   

7.
父母总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孩子的教育问题就可以完全由学校负责。这些父母没想到,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个孩子就很可能成为学校的“差生”“问题儿童”。如果孩子已经成为“差生”,已经成为“问题儿童”,如果孩子在家庭里养成了坏性格和坏习惯,那么,无论学校的教师和校长多么努力,这个孩子将很难适应学校生活。  相似文献   

8.
家庭失和,孩子暴力倾向几率高。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每个人从小就以模仿父母的行为作为自身今后行为准则的一个参照。据国外的调查显示,生活在父母失和环境下的孩子无论男女,都要比生活在家庭和睦环境下的孩子具有暴力倾向的几率要高出许多。亲缘交往是否和谐,是孩子能否适应复杂社交的重要条件。处于失和家庭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之间交流都存在问题,每次父母之间的冲突对孩子都是一次极大的负面刺激,孩子心理发育就容易出现自闭、自卑、抑郁等等诸多心理问题。这些负面的心理自然会影响到孩子今后的社会交际,严重的可以形成人际交往障碍。…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接受教育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影响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特别是小学阶段,孩子思想尚未定型,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并善于模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分...  相似文献   

10.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但可塑性极强,孩子的一切行为习惯都是在模仿成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在家庭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完成基本社会化的。家庭的教养方式、父母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行等都对孩子起着示范作用,孩子的言行举止往往是对父母言行举止的模仿。家庭中经常出现暴力行为,是导致未成年人产生暴力行为的关键因素。影响未成年人产生暴力行为的家庭因素很多,具体来说可分为如下几类:一、家庭结构的影响完整的家庭结构是由父母、子女共同构成的,稳定的家庭结构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条件。在家庭结构方面出现问题就意味着在家庭…  相似文献   

11.
学校是育人之处,育人者是读书教书的学者,被教育者是念书啃书的学生.只有当学者和学生能专心致志沉浸在书中,能自主自觉遨游在书中,他们才能教学相长,循序渐进,互相启迪,共同进步.在生活中,我们都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所充满书香气息的校园、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试想,如果孩子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热爱阅读的人,孩子也必然成为热爱读书的人.  相似文献   

12.
少年时代拥有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和最深的满足。然而,生活在破碎家庭里的孩子数量正与日俱增,他们中有些人将心事告诉了我,从中我看到了本不该属于少年的无奈……  相似文献   

13.
与人交往是儿童社会性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活,就要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社会交往的经验将影响他后来对别人的态度和人际关系。因此不失时机地地抓住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帮助幼儿学会与人交往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学会与人交往呢?一、营造关爱氛围家庭氛围的营造不是父母施爱于孩子,它涉及到每一个家庭成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夫妻关系。不同的夫妻关系营造了不同的家庭氛围,同时也给孩子造就了不同的心理环境。充满了温暖、关爱、体贴、尊重的家庭环境不仅避免了孩子与人交往中紧张…  相似文献   

14.
马天红 《幼儿教育》2013,(Z1):80-81
我喜欢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赏识好似一道阳光,能给孩子带来温暖和希望;赏识犹如一剂良方,能使孩子受益匪浅……赏识教育的本源是爱。这种爱,应该是真挚的爱,科学的爱,艺术的爱。只有对孩子充满爱的教师,才能真正尊重孩子、宽容孩子、激励孩子。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种能力。其中,学会共同生活即指在教育中要培养孩子与人合作、共享成果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但是,在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很多家庭更关心的是如何让孩子在社会中拥有更多地与他人竞争的能力,对培养孩子的协作能力方面普遍忽视。亲爱的家长,试想,一个没有合作意识与能力的人,能够在竞争中取胜吗?因此,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让我们的家庭行动起来,与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加倍关注孩子合作精神的培养,使其成为孩子一生受用的本领。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庭的中心。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很容易助长孩子的特权思想。虽然家长都会用"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孩子,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孩子要在家长再三劝导、引诱,甚至是恐吓的情况下,才愿意有条件地和别人分享东西。孩子分享意识欠缺,如何有效引导,逐渐培养分享精神,成为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都知道孩子有特别强的模仿能力,如果能够给孩子创造一个分享的环境,对培养孩子分享意识一定会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今是一个竞争空前激烈的社会,要在这样的社会中成才,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是起决定作用的,但也应看到,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才不可忽视的因素,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助推器。良好的家教有利于培养孩子远大的志向。如果父母生活在灰暗的人生中,小孩的天空就不会阳光灿烂。如果父母是热爱生活的人,小孩子也会对生活充满热爱。正如德莱赛在《嘉丽妹妹》中所说的“: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优美,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孟母三迁,有了她正确的引导,才会有一代奇才孟…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种能力。其中,学会共同生活即指在教育中要培养孩子与人合作、共享成果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但是,在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很多家庭更关心的是如何让孩子在社会中拥有更多地与他人竞争的能力,对培养孩子的协作能力方面普遍忽视。亲爱的家长,试想,一个没有合作意识与能力的人,能够在竞争中取胜吗?因此,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让我们的家庭行动起来,与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加倍关注孩子合作精神的培养,使其成为孩子一生受用的本领。  相似文献   

19.
尚秀云 《班主任》2003,(2):20-20
从小生长在温馨和睦家庭里的孩子,会感到生活的美好,会以旺盛的生命力、充满激情的心灵去面对现实,憧憬未来。反之,如果家庭破裂、父母关系不和或者行为不端,都将在未成年人心灵上留下阴影,造成创伤,从而使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中离不开人与人的交往。交往中我们所展示的是我们的家庭和我们所受的家庭教育,我们就是家庭的形象代表。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起点,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出生起就生活在家庭中,家庭的文化氛围和家庭成员的言谈举止使他耳濡目染,使他形成了带有自己家庭文化特征的行为表现和语言表达。交往中最能直观感受的就是礼仪,礼仪是家庭文化和家庭教育的直接表现。礼仪教育就是要有目的地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基本行为规范,使他成为一个懂礼貌、有修养的人。见面礼仪五要点礼仪就是当别人在看着你和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