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要相信孩子有管理自己的能力,让孩子学会承担后果.孩子在学习方面责任心的建立,小学低年级是个很关键的时期.从根本上来说,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要想让孩子拥有责任心,其实很简单,只要让孩子认识到做这件事情是"好"的、"对"的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2.
在工作中,我们时常会碰到一些让自己感到"头痛"的孩子.然而,作为教师,不要轻易地为这些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可以试着给孩子"找"一个犯错的理由.你会发现,在你的帮助下.这些孩子会慢慢地变得"可爱"起来. 可能有人会说,孩子错了就是错了,帮他改正错误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帮他找一个犯错的理由呢?其实,给孩子"找"一个犯错的理由,并不是为孩子的错误开脱,更不是有意寻找老师或家长的所谓"不是".因为,只有帮孩子找到了犯错的理由,才能帮助他真正认识犯错的根源,进而使之逐步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3.
孩子     
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孩子活动的主要范围是家庭,而现代家庭很少不是以孩子为中心的.一夫一妻不能成为家,没有孩子的家像是一株不结果实的树,总缺点什么,必定等到小宝贝呱呱堕地,家庭的柱石才算放稳,男人开始做父亲,女人开始做母亲,大家才算找到各自的岗位.我问过一个并非"神童"的孩子:"你妈妈是做什么的?"他说:"给我缝衣的." "你爸爸呢?"小宝贝翻翻白眼:"爸爸是看报的!"但是他随即更正说,"是给我们挣钱的."孩子的回答全对.爹妈全是在为孩子服务.母亲早晨喝稀饭,买鸡蛋给孩子吃;父亲早晨吃鸡蛋,买鱼肝油精给孩子吃.最好的东西都要献呈给孩子,否则,做父母的心里便起惶恐,像是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一般.孩子的健康及其舒适,成为家庭一切设施的一个主要先决问题.这种风气,自古已然,于今为烈.自有小家庭制以来,孩子的地位顿形提高,以前的"孝子"是孝顺其父母之子,今之所谓"孝子"乃是孝顺其孩子之父母.孩子是一家之主,父母都要孝他!  相似文献   

4.
在很多家长和教师的心目中,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叮嘱: "你要听话,知道吗?""你真乖!"我们很习惯于下"定义"--不听话的孩子叫作顽童,听话的孩子就是乖孩子.我们培养了很多听话的孩子,但是孩子太听话却不一定是优点.  相似文献   

5.
"唠叨"型.某个道理,孩子明明已经晓得,可家长仍絮絮叨叨说个没完.从心理学上讲,这种絮叨是种重复刺激,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性抑制.你越说,他越不听,甚至还会冲撞你. "迁移"型.把别人身上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坏事,不分青红皂白地"迁移"到自己孩子身上.这与青少年的上进心和好胜心相悖,从而把孩子的感情推向对立面. "提审"型.刚发现一些苗头性的现象,便大惊小怪地把孩子喊到别处"单独审问",根据主观臆断,把可能性说成现实性.这样孩子会因你言过其实和妄加推测而大为恼火. 1 "揭丑"型.对于确有过错的孩子,有些家长喜欢在吃饭时"训话"或当着同学、亲友的面数落.这样做会挫伤孩子希望保密、谅解和宽恕的心情,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而走向反面.  相似文献   

6.
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决定孩子的未来.本书以教给学生成长的36种能力为主轴,另附"用爱救回孩子"和"父母SOS"两个记录问题孩子成长的故事和老师与家长亲情互动的内容,为我们娓娓道来有关"希望教室"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巴金也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由此可见,培养好习惯的重要性.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培养了孩子下面五种数学好习惯. 一、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课堂是孩子学习的主阵地,要让教学有效,就必须规范孩子的倾听习惯.首先要学会听老师讲,在低段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我们常用这样一句话提醒孩子:"请听我说."孩子会回答:"我听你说."让孩子听了会复述,会把每天听到的内容讲给同学和家长听.另外,要学会听同学讲,当孩子回答问题时会用"请关注我的发言"这句话来提醒孩子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就会把目光投向发言者,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如果有孩子没听清楚,课后还可以当小记者去采访发言的同学.老师在教学中多关注多提醒多总结,并用评选"神耳朵"的方法,促使孩子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质是望子成才心理迫切而拔苗助长.幼儿教育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做起,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拒绝"教育跑步",培养孩子能力.  相似文献   

9.
"精养",是一种过度保护 家长刘先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节奏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孩子交给老人抚养.由于老人对孩子更为呵护,养得更为精细,"精养"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让孩子多吃点,很多老人会不辞辛劳地跟在孩子后面穷追不舍,用别出心裁的方法让孩子吃得好、睡得香.虽然父母会适当改变一下方式,但是孩子一回到老人身边,又变回原样了. 小学王老师:"精养"的目的是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安全是孩子的最基本需要.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总是避讳和孩子谈"性"问题,而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往往使许多孩子因一时的"性"好奇,而犯下错误.其实在孩子年幼时,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性心理.  相似文献   

11.
"你能不能赶紧起床"、.快点刷牙洗脸,然后吃饭"、"你怎么那么磨蹭"……相信诸如此类的话是很多父母的口头禅.有时.心急如焚的父母实在等不及笨手笨脚的孩子,就会三下五除二地代劳:看到别的孩子成绩顶呱呱,而自己的孩子却总是中不溜.一些家长就坐不住了,劈头盖脸对孩子一顿训斥;看着别的孩子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自己的孩子一无所长,于是乎,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拓展班、特长班一齐上马……  相似文献   

12.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造就一批批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全新素质教育理念正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推进.然而却有这么一个群体,占有农村学生45%以上的"留守"孩子,他们的受教育状况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了大量的"留守"孩子的教育状况,其现状十分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3.
青春期是沟通困难期 青春期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期.但是,在相当多的家庭里,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却出现了严重"堵塞",成为沟通的困难期. 在此之前,孩子跟父母无忌无猜,心里有啥话都愿意说.但是,到了初三前后,变得和父母寡言少语,父母不问,孩子就不说,父母问了,孩子也不愿说.父母想问问孩子学校的事,想问问孩子和同学交往的事……孩子要么说"嗯",要么就是说"啊",要么就敷衍一句"没啥事""知道了""别管了".如果父母再问下去,孩子就烦了.更让父母感到棘手的是孩子的逆反、顶撞.  相似文献   

14.
面对学习不好的孩子,家长光着急上火没有用.滥用所谓的"赏识教育",可劲地夸,这种"哄小孩子"的办法迟早会引起孩子反感;劈头盖脸地训斥、指责,又会使孩子破罐子破摔.要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学习状况,必须认真研究孩子学习的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5.
当"竞争"已成为社会的标签时,孩子学会的是"坚强",而不是"感动","感动"则被孩子渐渐遗忘.孩子不会"感动"的原因,是孩子没有对比的参照物,习惯了正常的事情,而品德教学的"感动"也在羞涩地退却和飞快地贬值.为给孩子找回失落的"感动",教师要加强品德教学的"感动"教育,引导孩子在实践生活中体验"感动",在生活细节中寻找"感动",在真情沟通中碰撞"感动",在教师激情中收获"感动".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家长陪孩子学习的价值主要集中在"为孩子做伴"和"辅导孩子求精"上.我们不能简单地说陪与不陪的对错,而是要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学习习惯的养成及进步情况来确定.怎样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  相似文献   

17.
韦宁 《家长》2021,(1):6-8
莫让忙碌成为"放下孩子"的借口 "为了事业,放下孩子!"也许你真是太忙了,只能用耳熟能详的话语安慰自己.可是,教育孩子和追求事业真的是不可调和的存在吗?其实,不少家长的"忙"只是一个借口.  相似文献   

18.
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贝儿能变聪明,不希望孩子变"笨",如果希望孩子聪明,首先要知道孩子是如何变"笨"的,这样才能趋利避害,让孩子向聪明的方向前进. 孩子变笨三大原因 永远也赢不了的游戏 如果我们让孩子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难度超出孩子现有的理解能力,但我们又不向他做任何讲解,结果孩子总是不知道该怎么玩,每次尝试都失败,那么孩子的感觉会越来越糟糕,不用别人说,他也会觉得自己很笨. 若是在孩子的生活里,他很少得到"赢"的感觉,最终,他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看起来笨头笨脑又畏手畏脚的孩子.  相似文献   

19.
《家长》2022,(4)
"双减"以来,校外培训的"虚火"已明显下降,家长们却"心火"难退.教育专家朱永新曾对一位朋友讲,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将来是个普通人吗?被问的友人想了想后回答:"如果孩子自己满意,我也可以."朱永新说,父母的一些焦虑有时可能是自己制造的.享受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兴趣,接受孩子长大成人的事实,父母或许会少很...  相似文献   

20.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苏霍姆林斯基深有体会地告诫教育者:"你不仅仅是一个专家,你们是塑造一代新人的雕塑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