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束远 《考试周刊》2012,(8):20-21
翻译的历史几乎和语言一样悠久,翻译批评更是如此.但是客观地研究翻译批评活动长期被限于一个很肤浅的水平.从而阻碍了整个翻译研究的发展。不同的学派都在通过建立潜在可行的模式.努力地提供此问题的解决办法。翻译评价是否客观、科学。取决于评价标准。建立起标准,翻译批评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阐释翻译批评研究的动向,并对该学科发展提出建议,分析了功能性视角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戏剧翻译批评是戏剧翻译研究的重要构成部分,做好戏剧翻译批评工作对提高戏剧翻译质量、推动戏剧翻译研究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笔者以我国近年来的戏剧翻译批评为研究对象,评述了戏剧翻译批评研究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翻译史上,鲁迅较系统而又深刻地论述了翻译批评,为现代翻译批评确立了较为科学、公正而又客观的批评传统。其深刻的思想与精辟的见解虽然没有以独立学科的形式来进行透彻的分析和严密的论证,但无论是就其观点的独到而言,还是就其论述的全面来说,都是我国翻译批评史上重大的理论建树,仍然是指导我们今天的翻译批评工作,建立新世纪翻译批评体系的指南。  相似文献   

4.
翻译批评话语的自治性与建设性有赖于科学、系统的理论建构,翻译批评实践亦需要在明晰理论的引导下促进翻译及批评价值的实现。本文重点关注法国翻译理论家安托万·贝尔曼在现代诠释学理论视域下的文学翻译批评理论建构,探析其跨学科研究的路径选择及方法论探讨中的创造性阐发与转化,以期为当下翻译批评的理论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为刘云虹教授与中国当代翻译研究界领军学者许钧教授围绕翻译批评展开的一次对谈,表达了诸多重要的观点,其中包括: 一、翻译批评在当今中国的有效在场不够,翻译批评遭遇了生存危机; 二、翻译批评者的主体意识和翻译批评的历史意识这两者的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认识; 三、翻译批评的学术合法性基础之一在于它是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构建之间的互动场域,必须真正发挥翻译批评在翻译理论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真正让批评介入翻译场域和系统。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对翻译批评中译者的研究由来已久,从不同角度参与了对此问题的讨论,并且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然而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着概念界定不清,缺乏系统有效研究方法等不足。及时地对前人的成果进行梳理和评析,有利于我们对此问题更加深入和系统地探讨。我们必须重视译者主体性研究对翻译批评所起的重要作用,确立正确合理的翻译批评原则,从而提高译者的积极性,促进翻译事业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虽然在翻译批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对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对翻译批评的基本范畴界定不严格和基本理论研究不够。究其根本原因,是对翻译批评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虽然在翻译批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对促进翻译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也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对翻译批评的基本范畴界定不严格和基本理论研究不够.究其根本原因,是对翻译批评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翻译理论研究中提出的翻译批评理论,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翻译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本文以翻译批评理论中的标准问题为切入点,利用标准确立与变化,提出了翻译批评评价的标准化要求,为这一理论在翻译发展进程中作用的发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1979年之后,翻译与翻译批评进入相对繁荣期。许钧长期致力于翻译批评;他出版国内第一部翻译批评 专著《文学翻译批评研究》,共同组织《红与黑》翻译的大讨论,并主持当代翻译家、批评家和文学创作者有关翻译批评的 访谈和对话。翻译批评逐渐摆脱字当句对、语言转换的局限,朝理论化、跨学科和跨文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翻译批评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纽带。纽马克(1995)和切斯特曼(1997)封翻译批评进行了一些研究,并提出了两个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本文旨在通过比较豪斯和赖斯的两个翻译批评理论模型,分析两人在理论出发点、评估标准、根本差异和局限性四方面的异同,以此为翻译批评的研究提供更多视角。  相似文献   

12.
翻译标准与翻译批评标准是翻译批评中的一对重要概念,但在具体的翻译批评实践中,翻译者常常将二者混淆。本文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究翻译标准与翻译批评标准之间的个性和共性。研究发现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正确区分这对概念不仅有利于翻译批评的发展,而且有利于翻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翻译始于实践,止于批评。而翻译批评如果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标准,就如同无本之木。因此,对翻译批评标准的研究能够加强译品的质量评估,促进翻译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运用王宏印教授提出的文学翻译评判六个标准,分析杜甫《登高》的两种英译本,以求客观合理地评判古诗英译。  相似文献   

14.
茅盾不仅在文学翻译方面成就卓著。而且在开拓现代文学翻译批评上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独特的地位不容忽视。茅盾促进了传统文学翻译批评向现代文学翻译批评的转化,是我国现代文学翻译批评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5.
我国翻译事业的不断发展离不开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所做的努力。在众多学者中,周领顺教授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在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为翻译领域提供了创新性的研究方向。通过对周领顺教授翻译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翻译批评、翻译观和翻译活动三个方面对其研究做出综述,希望对相关学者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翻译教学的现实意义、翻译批评的现状和标准、翻译批评的对象、性质及作用,阐述了翻译教学中开展翻译批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翻译教学的意义、翻译批评的性质和作用,阐述了翻译教学中开展翻译批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杨凡 《海外英语》2012,(2):171-172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可以说是翻译研究中长期争论的问题。翻译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翻译理论不仅能指导翻译实践,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翻译实践和翻译现象。翻译研究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需要融合各种范式的合理成分,大量吸取其他学科的学术养分,翻译研究者也必须对翻译理论与实践有一个辩证稍等额的认识,促进翻译学科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翻译批评是翻译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评价监控翻译质量.也可以把翻译实践中的问题反馈给翻译理论家,以进一步完善翻译理论,指导翻译实践.为了加强翻译批评,应进一步了解翻译批评的性质和功能,规范、完善翻译批评的标准和方法.提高批评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翻译实践历史悠久,但翻译研究只是在20世纪后半叶才成为一个学术领域.翻译研究学派的诞生和发展推动翻译研究走向深入,促进了翻译学学科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