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现在有些家长希望孩子进步快,老说孩子慢;希望孩子细心,老说孩子粗心;希望孩子胆大,老说孩子胆小;希望孩子聪明,老说孩子笨。这些家长总认为: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而赏识教育观点恰恰相反: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家长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指责"。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高标准、严要求”是我们培养孩子时时常采用的准则。因此、在教育孩子时、有些家长习惯于将眼光盯在孩子的缺点与短处上。在家长那喋喋不休的训斥与指责中,孩子会慢慢地学会自我否定、撒谎与反抗。如果父母以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亮丽的角度去审视孩子,结果又会如何呢?让我  相似文献   

3.
亲源性心理问题是指由于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引发的心理问题。目前家庭教养对孩子成长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多数家长仍然是把关注点放在孩子的身体、学业至多是品行方面。而忽视了孩子的真正需要和心理感受。加之家长们普遍缺乏对孩子心理发展规律的把握。习惯性地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学会表扬孩子。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表扬、称赞、夸奖就象阳光对小草,溪水对鱼儿一样重要。表扬可以使孩子产生自信心,从而激励他们去上进。我们中国的家长总希望孩子成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使得家长们总希望孩子成为“完美无缺”的人,因此千方百计的在孩子身上找所谓的“缺点”、“毛病”,以此来发现孩子的不足,进行批评指责。  相似文献   

5.
学会表扬孩子。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表扬、称赞、夸奖就象阳光对小草,溪水对鱼儿一样重要。表扬可以使孩子产生自信心,从而激励他们去上进。我们中国的家长总希望孩子成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使得家长们总希望孩子成为“完美无缺”的人,因此千方百计的在孩子身上找所谓的“缺点”、“毛病”,以此来发现孩子的不足,进行批评指责。  相似文献   

6.
在孩子人格形成的过程中,父母始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应当首先做到。从某种意义上讲,家长的素质高低,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家长就要从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业务素质做起,使自己在生活中处处成为孩子的好榜样。我们曾在不同地区,对不同年级的中、小学学生进行调查,请他们谈谈对家长的希望和要求。这些意见。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条: 1.希望家长能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随时指导我们的学习。 2.希望家长能全面看待我们的优点和缺点。 3.希望家长对我们不要忽冷忽热,更不能动不动就发  相似文献   

7.
戴趋剡 《湖南教育》2003,(17):47-47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的素质转之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用发展的眼光看,仍有部分家长的素质不高,甚至偏低。一是文化知识层次低,尤其在农村,大部分家长仅仅是初中毕业。二是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当,要么以打骂、体罚为主,严而过度,不择手段,要么放任不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乐园。作为家长,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在教育孩子中取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8.
家长,请放松     
我们在接待家长咨询的时候,常常遇到这类情况。家长忧心忡忡向我们叙述她的孩子如何如何问题大,真把她急死了,气死了,说得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样子。可是我们听了半天,也没听出有多大问题来,有时候我们甚至会觉得她没有必要来咨询。他们似乎总在用放大镜看孩子的缺点,而且急于从现在的小缺点推出孩子将来必然失败的命运。有的小学生家长因为孩子做题马虎得不了高分;就断定他将来上不了重点高中,大学当然没戏了;有的家长因为孩子上课总有纪律问题,就怀疑他有“多动症”,甚至一本正经地去医院检查;有的家长因为孩子考了几次低分就担…  相似文献   

9.
姚芸 《教育导刊》2006,(3):44-45
哲人启发我们:“如果要知道雪,只有自己到有雪的国度;要听黄莺的歌声,就要坐到有黄莺的树下;要想闻到夜来香的芬芳,夜晚得走到有花的庭院中……”那么,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又该如何读懂孩子呢?别用成熟的眼光看孩子人们常把孩子比喻成一本有趣的书,这本书中有着许多成人不了解、不在意的故事,这些故事折射出孩子内心深处的各种美丽色彩。若你用成熟的眼光看孩子,只会看到天真幼稚;用世故的眼光看孩子,除了发现缺点,恐怕很难理解童心的纯真。一块奇特的石头,一张用过的糖纸,一根废弃的小木棍都能让孩子们浮想联翩。看着这些“宝贝”,孩子们往往…  相似文献   

10.
高考在即,考生在埋头复习功课的同时,家长也在为孩子的未来发展作打算。一份《孩子未来发展与高考应考态度大调查》显示,31%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高级白领,而企业家、专家学者、艺术人员等职业选择则不被家长们看  相似文献   

11.
每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怀有这样或那样的希望,然而,孩子是千人千面,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学业欠佳,往往归咎于自己不会辅导孩子,于是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便纷纷忙着请家教。面对孩子,不会辅导或无力辅导的家长似乎总有愧疚之感。从长期的教学实践看,不会辅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会“引导”,即家长要善于针对孩子的思  相似文献   

12.
赞美的力量     
张凯宣 《考试周刊》2011,(9):203-204
在和一位家长的谈话中,家长告诉我孩子在以前的学习中,有这样那样的弱点,希望我能帮助他改掉这些缺点。我说你的孩子很聪明,若能努力学习,将来一定会有出息。听了我的话,那位家长变得轻松高兴起来,那个学生也很开心,刚才的满脸乌云一下子就散去了。从此,  相似文献   

13.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过去了,经过这段时间与家长的接触,我们一年组的教师感受颇多:一是现在的家长比较娇惯孩子,有的希望老师多关照孩子,千万别受欺负:有的希望老师把座位往前排,别累坏眼睛等等。二是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就连短信也看不太明白,配合教师的工作有一定难度。三是家长教育知识、方法匮乏,只知道一味地要求孩子做什么,不懂得引导鼓励孩子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四是家长非智力素质的培养意识淡薄,家长只注重成绩,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4.
短辫子从去年一年来家长朋友们反映的育儿问题中,精选了最热的几个话题,王兰老师将从本期“王兰工作室”开始分期讲解。希望能在孩子的教育、管教方面,给家长朋友们以帮助,也欢迎大家来信来电交流。看到不少家长来信说啊,孩子很爱看电视,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看。因为两方的意见都有,有说看了会影响学习,孩子接受了电视的快餐文化就不愿意看书;有说看电视能拓展知识面、开阔孩子的视野。很多家长在这些意见面前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才好。其实我是支持给孩子看电视的权利的,孩子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不应该被限制。但是有两点一定要…  相似文献   

15.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过去了,经过这段时间与家长的接触,我们一年组的教师感受颇多:一是现在的家长比较娇惯孩子,有的希望老师多关照孩子,千万别受欺负:有的希望老师把座位往前排,别累坏眼睛等等.二是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就连短信也看不太明白,配合教师的工作有一定难度.三是家长教育知识、方法匮乏,只知道一味地要求孩子做什么,不懂得引导鼓励孩子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四是家长非智力素质的培养意识淡薄,家长只注重成绩,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心理因素等方面不能有效地言传身教,不善于给孩子提供必要的体验和锻炼机会.五是家长对老师期望过高,希望老师能帮助解决孩子存在的一切问题,孩子的教育培养过多地加在老师身上.  相似文献   

16.
陆霞 《教育教学论坛》2012,(18):101-102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与家长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发现了学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缺点,我们才与家长沟通的。我们与家长沟通时,是应该报"喜"多一些,还是应该多报"忧"呢?本文就针对这一点进行了阐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我们站在家长的角度,用亲人般的眼光去欣赏孩子,把肯定和激励及时反馈给家长,多报喜,少报忧,勤报喜,巧报忧。  相似文献   

17.
一、期望与幼儿园多沟通,多参与幼儿园活动。“希望老师对孩子在幼儿园的各方面表现常与我们家长沟通,以便我们有重点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多举办几次家长开放日,使家长能及时、更多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以便全方位进行配合。”“望能经常参加你们的教学活动,一学期一次太少。”二、期望老师能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孩子,给他机会,因人施教。“孩子比较内向,请多多训练她大方的性格和讲话的能力。”“我的儿子敏感、脆弱,特别自尊,这是我最近发现的一大缺点,希望老师针对他这一弱点予以教导。”“孩子比较缺乏竞争意识,希望锻…  相似文献   

18.
一、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新学期开始或孩子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时,会有一种新的意识、新的能力,此时家长因势利导,当会“旗开得胜”。二、孩子享受成功喜悦的时候。家长若能在祝贺鼓励的基础上,对孩子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将会收到满意的效果。三、孩子感觉委屈的时候。家长若能主动地以冷静、宽容的态度去帮助孩子解释,孩子会产生感激之情,也就易于接受家长的告诫了。四、老师来访的时候。家长应把孩子的长处告诉老师,同时以希望的口气指出孩子的缺点,不宜单纯地“告状”。五、孩子有困难或遭遇失败的时候。家长不应训斥,而应肯定成绩,对不足之…  相似文献   

19.
在许多家庭里,家长往往会对孩子作出这样那样的许诺。从长远的眼光看,对孩子许诺应慎重行事。 许诺当兑现。家长既然给孩子许了诺,就要说话算数,还其所“愿”,不能给孩子开“空头支票”。有时家长过后就忘了,可是孩子却没忘,他们会一整天或一星期都在想着家长的许诺,等待着父母还其小小的愿望。如家长因工作繁忙等原因不能及时兑现,也应向孩子讲明道理,并且设法尽快兑现,不能给孩子一个“说话不算数”的印象,以免对孩子以后说话做事产生不良的影响。 许诺应从积极的一面出发。家长应该把握好许诺的尺寸与分量。恰到好处的许诺…  相似文献   

20.
1.孩子生活转入新开端的时候新的一年,新的学期开始或孩子进入新的学习环境时,会有一种新的感受、新的动力,此刻家长因势利导,当会“旗开得胜”。2.孩子享受成功喜悦的时候家长若能在祝贺、鼓励的基础上,对孩子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将会收到满意的效果。3.孩子感到委屈的时候家长若能主动地用冷静、宽容和同情的态度去诱导孩子,孩子会产生感激之惰,也就易于接受家长的告诫了。4.老师家访的时候家长应把孩子的长处告诉老师,同时以希望的口气提出孩子的缺点,不宜单纯地“告状”。5.孩子在困难、失败的时候家长不应训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