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积极的学生观、"对症下药"式的教学观以及个性化教学理念和方式,为实施个性化教学创造了条件,对当前我国当前的英语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教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对新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树立人本主义的教学观具体是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强调教学中的个性化评价、注重构建情感化的师生关系等.本文指出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树立人本主艾教学观的具体内容及实施途径,是对音乐欣赏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的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是教学环节中中心地位的新的确立与建构,有利于学生审美层次的提高及人格心理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试论新“课程标准”下的写作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新的写作教学观,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进行个性化写作教学;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灵魂,写作教学要注重人文关怀;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激发写作欲望;要拓展学生的阅读的空间,获取更多的写作信息;教师应确立正确的作文评价观,摒弃评价标准的模式化,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广大语文教师要深入领会新"课程标准"中的写作教学观,转变写作教学观念,从而提高写作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郝梅 《辽宁教育》2015,(2):49-52
大连市甘井子区泉水小学实施开放式教育,倡导"开放式,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开放式体现在基于综合的课程观、基于探究的教学观、基于人文的管理观、基于多元的评价观、基于个性的学生观、基于发展的教师观等六种教育价值观。个性化就是尊重个体差异,表现在学生的个性需求、兴趣特长、个性潜能、个性品质等诸多方面。因此,学校把"培养有自主意识和个性特长,有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祖国情  相似文献   

5.
正"开放式语文教学"是基于主体性发展理论,基于儿童生活,构建以活动、体验、多元表达为特征的个性化教学。它注重听说读写整体关联,强调学科融合;探索语文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开放,关注生命自由成长。我们以"生命化语文"为核心思想,在"开放式语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中形成了特有的儿童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开放式语文教学的基本框架就是开放式"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和"活动课程"三大体系。这个框架的建立,最初也是从习作教学开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更新课程观、教学观,以使教学达到有效、高效,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充分发展.教师要实施情感化、生活化、自主化、合作化和个性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经验来自于教学实践,其特色也体现在作文教学实践之中。于永正"言语交际"作文教学确立了独特的作文目的观、作文内容观、作文环境观、作文训练观和作文评价观。其主要特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明确实用又真实的写作需要、呈现可写更易写的写作题材、营造乐说也乐写的写作氛围、提供灵活而个性化的写作指导以及给予良药不苦口的写作评改。  相似文献   

8.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和改进,在本质上和建构主义的核心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具有趋同性。在建构主义视域下,个性化阅读可以被定义为:学生个体在自身已有的经验基础上,以文本的语言符号为建构对象,在阅读共同体中建构意义的学习型阅读。教学实践中,个性化阅读主要存在教学可行性的困惑、教师的角色困惑、教学设计的困惑这三方面的困惑。为消除困惑,本文分别以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社会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等加以理论应对。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课程创生:意蕴与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教师的课程理解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创生课程是与"忠实执行"课程政策相对的一种课程实施模式,是一种实践的课程立场."教师即课程"是一种基于生命立场、价值关怀、主体视野、过程取向的课程观.教师创生课程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专业权力,促进教学过程的个性化.但同时,教师的课程创生也存在局限性,受一定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国际公认的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和主导模式。新建构主义是信息时代背景下新兴的学习理论,其核心观点为"学习就是建构,建构蕴含创新"。因此,应在分析新建构主义理论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的基础上,从建立联合教研机构、创新教学过程设计、完善教学评价制度等三个方面构建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激励学徒(学生)实现知识创新与技能提升,最终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知识与能力体系。  相似文献   

11.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个性培养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树仁 《教育探索》2007,(7):113-114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这一理论所蕴涵的尊重学生差异的学生观、个性化的课程观、多样化的教学观和多元化情境化的评价观,深刻体现了个性教育的理念.学习和研究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中小学实施个性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个性化"是时代的需求,新课程提倡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师在教学中要塑造一种个性化教学的氛围,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品质,有意识地拓展教学资源,突出学生的个性特长.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理念,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更加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要在深入领会中学新课改精神的基础上,把思想品德课教学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和教学观。在教学活动中突出主体关怀,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重视人格关怀,让师生关系真正平等起来;落实学习关怀,教学设计与激励更加个性化,方能收到更好  相似文献   

14.
对话教学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是"对话哲学"中的对话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是在对一些不合理的教学观念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一系列新的教学观念,包括对话教学的目的观、过程观、师生关系观以及课程观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要认清对话教学的"理念"本质,防止其走向形式化.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个性化写作是十分有意义的,它能引导学生走出因袭的作文窠臼,确立"倾吐真情,张扬个性"的作文观;在作文实践中,彰显写作主体,让"我"血肉丰满地站起来,让"我"的生命之花独特绽放。所以致力于探索个性化作文成功路径,建构中学生个性化写作指导的基本模式显得十分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怎样培养中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韩海善 《甘肃教育》2014,(23):84-84
正数学新课标提出要实施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评价,它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那么,数学教师如何进行个性化评价呢?一、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评价观。因此,教师要改变用学习成绩这把尺子来衡量学生好坏  相似文献   

17.
"有效教学"研究始于2泄纪上半叶,由于研究方法论的先天不足,加剧了当代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的悖论.兼顾有效性与责任是未来"有效教学"变革的方向,而教师的教学责任担当又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师的教学责任体现为两种不同形式,并相应生成两种不同的教学责任观.当前教师亟待由功利论责任观走向生命价值论责任观、加强儿童与教学研究、创建自由的教学文化,以及确立全纳的教学观.为此,需要从责任观的重建、责任能力的提升及优化责权统一的外部环境等方面拓展教师的教学责任空间.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新教材要求教师由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学生发展;新教学观要求变重"教"为重"学",变重考试结果为重教、重学习过程;学生由单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变为多样化、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教师由主演变导演,课堂由现成变生成.  相似文献   

19.
陈妮 《广西教育》2012,(29):34-34
习作过程是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创造性表达的实践活动。生活化作文教学立足于大语文教学观,着眼于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20.
赵燕 《钦州学院学报》2005,20(3):102-104
教育要达到“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实行个性化教育。多元智力理论的尊重差异的学生观,个性化的课程观,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观,多样化的教学观,多元化情境化的评价观,深刻体现了个性化教育的理念,为我国当代的个性化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