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中阶段,记叙文是作文训练和考试的主要体裁。虽然在近几年,话题作文“一统天下”,作文要求中说“文体不限”,但多数学生在选择文体时还是首选记叙文。同学们在写记叙文的时候,都很喜欢描:写景物,但常常写景不当,状物不准确。其实,只要我们能找到写景状物出差错的原因,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问题是不难解决的。我在作文批改时注意收集了一些这方面的例子。一般来说,景物描写失误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高考作文命题中的材料作文在占据了长达十数年的时间后,于1998年开始,其命题思路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种新的作文形式——话题作文。这是一种用一段提示语限制范围的命题形式。它围绕一个话题,启发思考,激发想像,让学生广泛展开联想,可记叙、描写,亦可议论、抒情,万事万物,都可以作为话题,文体不限,内容不限。  相似文献   

3.
马志娟 《现代语文》2007,(2):119-121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作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思想的松绑。但是,纵观近几年来高考的部分作文,发现有些学生感受不到话题作文在材料、文体等方面的特点,有的走命题作文、供材作文的老路;有的把所给材料中用于拓展思路的几个排比句扩写成几个互不关联的排比段,使得全文没有一个中心:有的写成记叙文不像记叙文、议论文不像议论文、散文不像散文的“四不像”文体;有的感到无从着手,写出一些不符合话题要求的文章。那么,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这种类型的作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高考解读] 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开放性作文命题形式,它的开放性体现在考生根据作文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这“三自”给考生存作文内容、题材、形式和手法上以充分的施展才华的余地,它允许运用各种形式、使用各种方法、利用最擅长的手段表达各种各样的主题。话题作文虽具开放性,但仍有一定的限制,“作文要求”规定和限制了行文的范围及关联对象,作者必须涉及或围绕指定话题写作,而不是信马由缰毫无约束的。这种有限制的开放性作文体现了鼓励创新、张扬个性的命题新思路。怎样用好这块“余地”而使行文不偏离话题,正确立意是写好话题作文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种形式的作文在刚兴起时都有旺盛的生命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也必将逐渐显露,话题作文当然也不例外。2005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试题,尽管从形式到内容都可以用“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八个字来概括,但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话题作文。从今年各地的话题作文设置情况来看,其弊端显露无遗,已落入了一种模式和桎梏之中。具体来说,2005年话题作文存在下列不足。  相似文献   

6.
苗金德 《湖南教育》2002,(12):47-47
199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第一次出现话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篇作文的切入口与众不同,你有多大能耐,它就能为你提供多大的舞台,真正是英雄有用武之地。话题作文出现后,材料作文从此退出了占据高考舞台四五年的历史,在各种语文报刊上无法觅到它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连篇累牍的话题作文,谈话题作文的应试技巧、谈话题作文的种类、谈话题作文的方方面面。老师在课堂上翻来覆去讲的也是话题作文,学生乐此不疲的也是话题作文,一时产生了“话题作文”的热效应。话题作文文体基本不限,学生可以自由地挥写。擅长记叙的,可以…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的中考作文,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写作要求之一都是“文体不限”。命题者的“文体不限”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尽管如此,但从阅卷情况来看,大部分考生都选择了记叙文,因为,对阅历不深的初中生来说,记叙文好写,也容易打动阅卷老师,从而拿到高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应作为教学的重点。我认为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必须强调三个基本要求:①必须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8.
话题作文作为一种新的命题形式,以“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三自”政策为标志,以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为核心,具有作文内容和形式的相对开放的特点,它所开创的命题方向是不可逆转的。可以断言,未来几年的高考(包括普高、高职)作文命题形式仍将是话题作文。那么,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2004年高考作文虽然沿袭了以往的话题作文,但仔细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04年话题作文在内容上比以往有所创新,形式也有所突破,它在无形中强调了学生的审题意识、角度意识、思辩意识和个性意识等四种必备的作文意识。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应强化这几种意识,争取一点或多点突出,使我们的备考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 ,全国有很多地方的中考作文已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尽管话题作文是全方位向学生开放 ,但在写作过程中 ,还是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有些考生对话题作文认识不清 ,未处理好话题作文写作中的几个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结果走入了写作的误区。  一、提供话题不等于提供材料命题人所提供的话题 ,既不同于以往供料议论文写作中所提供的材料 ,也不同于记叙文扩写的素材 ,它仅仅是写作的一个引子。因此 ,不能套用以往那种“引—提—议—联—结”的供料议论文或扩写的写作思路。而有的考生正是忽视了这一点 ,把话题当作材料…  相似文献   

11.
话题作文已是当今考试作文的主流形式。高考作文必考,中考作文要考,初一作文要也有了出现。初写话题时,许多学生常犯一些毛病,以话题为标题,内容杂乱,中心模糊,千人一面。这些毛病的产生,与不了解话题作文、没有掌握话题作文的写法有很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话题作文一般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这相对于其他形式的作文而言,无疑有着极强的开放性。学生可以自主拟题,可以根据话题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文体来写。这就给写作提供了宽松的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文体自选”不等于写作时不要文体,“立意自定”也不是说可以随便立意。从整体而言,话题作文同任何形式的作文一样,  相似文献   

13.
第一问,写话题作文,记叙文还那么重要吗?近几年来,话题作文比较“热”。有的学生认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就可以随便写随便说,就可以把文体丢弃在一旁,只要是一篇文章就行。其实,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认识。文体不限绝不等于文体杂糅,那种漠视文体的考生,写出来的文章非驴非马,成了四不象,只能在考场上败下阵来。  相似文献   

14.
作文阅卷中,教师都期待看到一些突显个性、有亮点的佳作,然而大多数作文都是“千人一面”。以初一记叙文写作来说,无非是一件某某事,一个某某人。学生背一篇范文,简单的更换人名,替换背景就可以通用一年。那种令人期待的结构别致,内容新颖,表达真情实感的佳作真的太少了;看到的是太多的无病呻吟,辞藻堆砌,内容空虚,语句混乱甚至别字连篇的作文。在平时批改学生作文时,我心里就疑惑:为什么学生作文会这么空洞,无话可说?为什么他们不能从生活中找材料,内容苍白无力?为什么他们的作文缺乏逻辑思考,显得可笑?从他们的作文中,我读出了成年人的圆滑、世故,我看到了僵化的思维、死板老旧的观点,枯燥乏味的语言。属于他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纯真、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挫折、对一切未知新事物的追求与执著……似乎都消失了。鉴于以上学生写作时缺乏个性、缺少新意的现象,再反省自己教育过程存在的某些问题,我有几点疑惑:一、是否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太强调形式传统的作文教学“详略得当”、“突出主题”“紧扣中心”……至今仍然充斥在写作教学中。刻意地追求外在形式,当学生真正上考场时,搜索枯肠,只能七拼八凑填充内容了事,这就导致了文章“千人一面”。当然也不能说这些教法完全无用,不过机械的训练只会让学生过分重视形式,增加对作文的厌烦感。二、是否教师的作文教法太单一  相似文献   

15.
现在高考时兴话题作文,是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且没有跑题之虞。——只要围绕话题.文体不限。结果出现了很多四不象文章,很多高中生连基本的记叙文、议论文也写不成个,更遑论写出点特色了。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对此现状,甚为忧虑。笔者认为,中学生作文还要按文体老老实实练.而且要在文从字顺的基础上有点特色,学点“绝招”。议论文中的文学描述可以称的上一个绝招。  相似文献   

16.
写作是用文字表达思维的活动。作文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空话、套话,减少虚假成分,展现个性。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许多教条。很多学生写作文不知道或不敢写自己真实的感情,不敢说自己想说的话。虽然近年来,各地中、高考产生了不少优秀话题作文,但在中学作文训练中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依然很严重。所以,为了克服虚假作文,真正产生有特色的中学生作文,中学作文教学还应该抓好学生的写作基本功训练。  相似文献   

17.
刘梅 《青海教育》2007,(8):34-34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最普遍的作文命题形式。这种命题形式用一段提示指明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象。它的本质是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在同一话题中,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的经历、体验。因此,话题作文的内容灵活,要求宽泛,取材广泛,但是又不能脱离话题。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呢?  相似文献   

18.
杨昶 《现代语文》2006,(7):127-127
新课标中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这样的要求带来了中考作文命题方向的转变:作文形式出现了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等形式,选材空间更宽,内容更贴近学生实际,也更关注生活,同时对学生的能力考查范围也更广。近年来,话题作文正逐渐取代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在中考作文中呈上升趋势。这是由于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更灵活,开放性强,有充分的空间让学生在作文中展现个性。也使学生在作文时减少了审题偏差,避免了作文中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尴尬局面。但中考作文拒绝平庸,我们在写作时切忌千人一面,平铺直叙,作文应是自己独特情感的体现,要有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在中考作文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9.
创新无处不在。近几年的中考优秀作文证明:很多满分佳作都通过对作文外部形态的包装加工,实现了作文内容和形式的全面创新,在文体形式上更是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运用以下体裁来使作文的形式“新鲜”起来。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语文考试的不断深化改革,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中考作文有了较大的发展变化,开放性的作文题增多。其中话题作文已成为中考学生关注的热点,因为话题作文是一种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形式,它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个性、才华的舞台。就社会反响来看,话题作文得到各界人士特别是广大师生的认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可以说,这一命题形式为中学作文教学这潭“死水”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