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第四封情书     
故事是从一本书开始的。
  笛安的小说《西决》出版的时候,我读初二。那时候我对这本书爱得很,便向身边的朋友推荐这本书,这也导致了有很多人向我借阅。后来书到了朋友D的手上,她一脸无辜地告诉我,书不知怎的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2.
尚爱兰 《师道》2000,(8):38-38
只要是字上没有多大障碍。我女儿总是抓起书来就看。家里的儿童读物看完了,她就看成人的书籍。她感兴趣的有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张爱玲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台湾的《刘墉集》、莎士比亚的戏剧故事,她还喜欢看名人传记,流行的杂志。  相似文献   

3.
我喜欢读书,活到70多岁当然读了不少书,但并不是“读书”都有故事可讲。像现在,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我总是要找本书随便翻翻,这大概没有什么故事可讲了。但有时读一本书会影响你一生,会是一个美丽的故事。这个故事会让你常常记起,甚至你会一次又一次地向别人讲述。1950年我还是北大哲学系三年级的学生,现在是我妻子的乐黛云,她是北大中文系二年级的学生,我们一起在北大青年团工作。有一天乐黛云拿了伏契克的《绞索套在脖子上的报告》给我看,她说:“这本书表现的对人类的爱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想你会喜欢它。这本书是捷克共产党员伏契克在1943年…  相似文献   

4.
习作要求: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先说一说,再写一写,可以谈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谈你读书的体会。我是一个小书迷,我最爱看关于名人小时候的故事了。一次,我向同学借了一本《居里夫人》,说好第二天还给她。可是,当我做完作业,想拿出书来阅读时,已经8  相似文献   

5.
书缘     
我读的第一本书是《一千零一夜》。小时候,妈妈每天给我讲书中的故事,那些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从此我便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去年,妈妈从图书馆给我借来一本《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所著,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一口气看完了一本书,书名叫《城南旧事》。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海音,里面写的是她在北京时的童年往事。我看着小英子的童年,以及几十年里北京城里发生的故事,感到很新奇,也有一些难过。故事中的小英子就是林海英,她家里有个保姆叫宋妈,照顾她和弟弟、妹妹。可是宋妈自己的孩子却因为穷,无人照顾,病死了。小英子有一个小伙伴叫妞儿,她是一个弃儿,被人拣了回去,天天挨打。妞儿很想念自己的爸爸妈妈,却不知自己的爸爸妈妈是谁。小英子还有一个朋友叫秀贞,她生了小桂子,但是小桂子却被人拐走了。秀贞伤心过度,精神失常了,天  相似文献   

7.
张文理 《辅导员》2009,(22):I0006-I0006
书架上有许多花花绿绿的书,其中一本布满灰尘的书最引人注目。 这本书已记不清是什么时候添置的了。这是一本儿童故事书,在我的记忆里,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经常讲上面的故事哄我入睡。那时,我觉得这本书好厚,里面总有无数的故事伴我入眠。现在,这本书书皮已破烂不堪,书中的好几页都散落了,纸页泛黄,透出一种霉味,它被静静放置在书架一角。  相似文献   

8.
梁凌 《高中生》2013,(13):18
女儿突然问我:"妈妈,你知道《老人与海》里老人的结局吗?"她刚刚读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本书我多年前看过,现在只剩下模糊的印象。我想了想说:"是老人与一群鲨鱼搏斗,最后胜利了,拖回一条大鱼。他发财了吗?"她表示鄙夷:"叫我怎么说你才好?"我问:"为什么?"她说:"大部分书的结局都是,谁经过奋斗发财了,谁成了名人等,你就是受了这些书的影响。《老人  相似文献   

9.
姗娇  孟佳 《家长》2015,(2):36-37
本期编发的这篇文章,是摘自一篇个人的回忆文章。她不是名人,也不完全算是所谓的成功人士,只是一个不肯屈服于自己命运的普通人。但谁又能说,普通人的生活就不值得记录呢?有人说,人一出生,他的人生就像一本书,一本无字的书,而书的作者就是他自己。而且,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我们无需去羡慕别人有美丽的故事,只需回忆一下自己的过去,你会发现,你的故事也很美。因此,编者要说的是,抽一点时间吧,哪怕你的工作是如何的繁忙,家务又是如何的琐碎,把自己飘忽的回忆固化成一点文字,乃至一本书。哪怕这些文字会显得生涩稚嫩,但若干年后,读出的却是百味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阿甲 《父母必读》2022,(4):56-58
<正>《成才之路》的中文译本是在我的强烈推荐下引进出版的,所以我也非常愿意和大家聊一聊,它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因为信赖而成的一本书当初推荐这本书主要是基于我对译者刘菁的信赖。认识刘菁大概是在2003-2004年间,她是当时新浪亲子论坛的名人,最初的名号是“娃娃妈”,后来升级为“娃娃小小妈”,因为娃娃哥哥又多了一个小妹妹。随着与她深入交往,我才知道了她的多重身份。  相似文献   

11.
12月9日晴我常常想,成长的滋味到底是什么?今年暑假,我在网上购买了一本书,书名叫《成长的滋味》,里面讲述了许多成长故事,让我对成长有了更深地了解。而让我无法忘怀的就是——《出门》。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在青春期的女孩,名叫凌子。她刚刚踏入青春期,有点自信,有点迷茫,有点兴奋,还有一点点自恋。她决定出去游泳,却在更  相似文献   

12.
<正>她用四年时间写了7本书,每一本都是极具想象力的科幻童话故事。她因这些书而小有名气,也拥有不少"粉丝"。她,就是11岁的曹玥。曹玥从小就非常喜欢听故事,一两岁时爸爸就天天给她读故事书。每每这时,小曹玥总是很认真地听,沉浸在爸爸绘声绘色的朗读和充满童趣的精彩故事中。到她三岁时,已经能完整地复述爸爸给她讲过的童话故事,甚至能自己看完一本书。  相似文献   

13.
<正>八岁那年的一个黄昏,我坐在小板凳上,翻看一本故事书。书中,有一个竹子里住着小公主的童话故事。我将那个故事读了一遍又一遍。我从不曾知道世界上居然有如此美丽的故事,从不曾知道还有一扇门,能将我从现实带往奇妙的异域。从此,我与书籍结下一世的情缘,开始了一生对她的追逐和渴求。还记得十岁那年暑假的一天,我在镇上仅有一个门面的新华书店买了两本书,一本是《叶圣陶爷爷讲故事》,另外一本的名字好  相似文献   

14.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名叫《大河百川》的书,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大河百川》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何炅 《中学生百科》2011,(36):44-45
说话的三层境界何老师,我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但为了改变自己,我会去看一些号称可以提高语言技巧这样的书,也有不少名人、主持人出过这样的书。我基本都看了看,但是一本书看完,最多的感觉是"原来这样",但还是不知道具体情况应该怎么  相似文献   

16.
我有一本非常好的书,书名是《三国演义故事》。书里讲述的是三个国家称雄争霸的故事。通过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军事家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友谊和忠诚,曹操的雄才大略等。  相似文献   

17.
本期话题:书的故事自古以来,书,积累和传播了人类创造的文化财富。书,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书与人之间发生着甜酸苦辣威五味俱备、情节各异的故事。也许,一本书与一千个人之间有故事,一个人又与一千本书之间有故事。其实,书的故事又何尝不是人生的故事呢。本栏第五期期话题“关于‘克隆’的学科对话”。第六期话题“话说香港”。欢迎读者踊跃投稿并推荐话题。我的爷爷说,他的爷爷是私孰先生,教了一辈子书,没置下半亩地,只留下两箱书。我的爷爷解放前长期任小学教师、校长、师范讲习所长,也设置下田产.P是家里又具了几箱书…  相似文献   

18.
只要看到书屋灯火辉煌,就知道是周末.书屋的故事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书迷。芊芊今天一扫往日斯文模样,像歌星似的大声嚷嚷:“大家晚上好!今天,我给大家讲小孤女海蒂的故事。”老拳师兴高采烈地为芊芊助阵:“呵,小孤女比孙猴子还有本事咧!要不怎么住在海底?”读过《海蒂》这本书的孩子一阵暴笑。芊芊对爷爷解释道:“‘海蒂’是小孤女的名字,她不是神仙,但她却有创造奇迹的力量。”没看过这本书的朋友都竖起了耳朵,听芊芊讲故事。  相似文献   

19.
最早的书中书是《一千零一夜》,最经典的戏中戏是《哈姆雷特》,最有名的“故事套故事”是“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不知道是哪个游吟诗人狡猾又自鸣得意地想出了这一招,于是“故事套故事”就形成和促进了人类最早的噱头意识。有一本书,它把噱头贯彻到了底。这本书叫做《盲刺客》,是“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德伍德写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女主角叫做艾丽丝,她的妹妹叫做劳伦,她们共同喜欢一个革命党似的男人,但姐姐最终选择嫁给一个有名望的医生,妹妹选择继续和革命党人交往,把他们之间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叫做《盲刺客》。姐姐最后发…  相似文献   

20.
王兰溪 《下一代》2011,(2):19-19
这学期,我们班里展开了主题阅读活动,阅读的主题是“我阅读、我成材”。通过1词读《名人之路》这本书,我了解了许多国内外名人取得成功的感人故事,并且从他们身上汲取了无穷的力量。其中,战胜自我缺陷的奇迹创造者——海伦·凯勒的事迹使我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