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语文课堂应该是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性,能让学生活跃起来,勇于表达自己见解的课堂。一个个不同的个体参与组成了整个语文课堂,每个个体在对知识进行理解时的感受和体会都不同。在语文课堂上,学生通过互相分享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吸取有效的学习方法,体会各种各样的情感。在语文课堂上,交流能使学生互相学习,讨论能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在这种课堂氛围下,学生在学习和讨论过程  相似文献   

2.
刘毓娟 《快乐阅读》2012,(36):80-81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行动、语言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的温暖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父亲对孩子无私的爱,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想象情景,感受父子真挚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那么要朗读好课文,必须对文中的内容进行理解,感受语言,从课文的细节中体会字词,在文本的字里行间体会情感,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转换为自己思维的过程,让自己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4.
每一个学生都是不相同的生命个体,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阅读中的感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获得的,而是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5.
《安塞腰鼓》课文旨在通过对安塞腰鼓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气势及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在学习中感受本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为今后学生阅读、审美鉴赏打下基础。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语文积累,教学中注重对文本的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品味赏析自己喜欢的语句,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音乐美、人物美和情感美。同时通过体会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精妙,理解其对文章表达的作用,并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与感悟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文章的方法。分析文章,将文章分解开,讲求准确、客观、全面、深刻地认识、理解文章。感悟文章,先感受,强调整体地反复地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既认识、理解文章,又进行情感体验;既要求理解文章原意,又主张有主观感受。后领悟,一悟“道”,一悟“文”,且允许有各不相同的见解和取舍。  相似文献   

7.
有感情地朗读.就是让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体会理解,感受出作者的情感,然后用自己的声音展示出这种情感。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只有在读的过程中体会感受诗歌《将进酒》,才有可能深入理解和把握全诗。忽视"读",是因为师生都没有重视诗歌"读"的重要性,造成的结果就是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无法做到和诗人神气相通,产生心灵感应。多多诵读,勤于思考,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有着自己的见解和思考,才能更贴近诗人的心。  相似文献   

9.
在袁振国先生看来:“文科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文科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的丰富的精神世界。”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教师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要学生有感受,教师首先要有感受;  相似文献   

10.
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只有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才能领悟作品的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从而提高语文能力。文章作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推敲、想象填补、涵泳诵读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坚持以上方法进行品味语言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理解语言的钥匙.使学生通过感受语言,接受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在语言中感受人文之美、母语之美。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标指出:"写作要有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我们会时常感觉学生写出的文章没有真情实感,那么如何才能让文章带有真情实感呢?笔者就自己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说,小学作文是以模仿为主,初中作文以初步感受为主,那么高中作文就应该以独立思考为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写作要"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还要能"根据需要","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从其中的"灵感""喜欢""体会""感受和见解"等关键词可以发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核心素养中关于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诠释是:语文学科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和有效途径。在实际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优秀文章的阅读、学习、理解、分析和研究,让学生切实体会文章语言所表达的多种情感,感受多元的情感体验、理解其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观念,同时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学会运用文字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及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14.
1学生可以高度参与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学生需要高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动脑、动手并进行表达,解决教师设置的问题。新授课中简单知识让学生自己学,教师提供检测自学的习题即可。有难度的部分,教师提供相关材料以降低理解难度系数,让学生可以提升信息提取能力的同时,体会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快乐,感受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5.
熊剑文 《文教资料》2014,(34):26-27
阅读是一种非常具有个性的行为,因为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都是开放的、不拘一格的。文章认为在当前的小学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实践,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充分突出和强调学生的个性,提倡学生使用符合自身实际的阅读手段。这样,他们才会在自主阅读过程中产生与众不同的独特的阅读感受,并抒发独到的体验和见解。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的作文要求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是有个性的,要求表达有个性特点的感受。独特,就是自己独有的,别人没有的;自己体会到的,别人还没有体会到的东西。只有独特感受的文章才是有价值的文章。然而,目前中学生习作存在内容平淡,主题表达人云亦云,  相似文献   

17.
李臻 《教育文汇》2014,(3):35-36
一、改变作业设计主体,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想、兴致参与教学活动,并成为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让学生自己来设计作业,就是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是对学生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的一种尊重,从而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正一、用心品读,感受词语广度词语作为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在不同的文章里,体现出的意境也是不相同的。这时候,我们只有将词语还原到文章里才能体会到它的实质。并且,通过将词语还原入文,更能体现词语的美妙和生动,从而让同学们容易理解和学习。所以,教师在教授词语的时候,可以通过品读课文这一方法,带领同学们感受词语在文章中体现出的广度。如我在教授课文《夹竹桃》时,文中有以下几个需要学生重点理解掌握的词  相似文献   

19.
课堂设计力求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品读感悟,体会文中的思想内涵,让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感受人物形象,学会正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体会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总是根据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体会、学习,而忽略了学生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并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