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早已看到,种种气象变化和植物的生长,都是太阳在推动着的。我们已经知道,太阳是供给地球上的能的最主要的源泉。没有太阳光,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不仅不能发展,就连生存也是不可能的。可是太阳的巨大能量是那里来的呢?怎样进一步去利用它来为我们服务呢? 太阳能的来源原来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炽热的气体球。它的体积等於地球的130万倍—1.409×10~(18)立方千米,它的直径等於地球的109倍—1,391,000千米。太阳的表面温度是6,000℃,而它的中心温度却高到2,000万度。太阳虽然是由气体组成的,然而这些气体却和地球  相似文献   

2.
科技情报站     
外星植物啥颜色?为什么地球上的植物看起来是绿色的呢?其他行星上如果有植物的话,看上去会是什么颜色呢?植物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太阳光,并通过光合作用将其转化成能量。由于地球植物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红光和蓝光,反射更多的绿光,所以它们呈现出绿色。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对于地球上绝大多数的生命来说的确是这样.植物自然不必多说,它们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来获取能量.而食草动物则以植物为食获取能量,食肉动物又以食草动物为食,整条食物链依靠的都是植物这个生产者.细菌、真菌等生物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获取能量,本质上也是靠植物养活的.  相似文献   

4.
卢海生 《百科知识》2007,(4X):25-26
太阳炽热无比,这主要因为太阳每时每刻都在向外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地球上人类迄今为止利用的主要能量,直接或间接地都来自太阳。而在人类有史可查的漫长岁月中,太阳光和热都未见有丝毫的减弱,这既让人高兴,又令人费解:如此巨大而持久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  相似文献   

5.
天空的色彩     
<正>发现了吗?天空也会变幻出不同的色彩。你是否想过,天空的色彩从哪里来?七仙女为地球穿上的彩色霓裳?这显然不靠谱。地球上的灯光反射?你也太高估了地球上各种人造光源的能量。如果是太阳光的话……可是,太阳发出来的光会变色吗?好吧,你猜对了,天空的美丽色彩的确和太阳光有关。  相似文献   

6.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虽说近,它距离地球也有1.5亿公里,如果乘坐时速1000公里的喷气式飞机需要飞17年之久!但是,“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是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的源泉。据计算,只要太阳辐射能量减少千分之几,地球上就要出现冰期。好在现在太阳正处于中年,相当稳定,所以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7月22日,我国很多地方都目睹了"日全食"奇观."日全食"的形成,无非是太阳、月球、地球三点一线,月球挡住了太阳光.在这场恢弘的"天体游戏"中,太阳和月球是表演者,而地球不过是一个旁观者.  相似文献   

8.
正太阳的光和热来自太阳的核聚变,氢原子核在太阳的核心处碰撞,融合成更重的氦原子,并释放出大量能量,成为太阳的能量来源,也是维持地球生命的能量来源。据科学家测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相当于900亿个当量在百万吨级核弹爆炸所释放的能量,地球能够接收到的太阳发出的能量,占比仅仅达到二十二亿分之一。可就是这么一点看似不起眼的比例,为地球维持相对稳定的温度、生命体的诞生和生物的发展演化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在构成太阳的物质中,  相似文献   

9.
人类发现了原子核裂变的规律,并掌握了巨大的原子能的力量。当今世界,能源问题日益突出,核电站异军突起,这些核电站利用核反应堆释放的能量发电。除了人类建造的核反应堆之外,大自然也在建造“核反应堆”。万物生长靠太阳,其实,太阳就是大自然建造的“核反应堆”。如同太阳这样的恒星都是超级“核反应堆”。在太阳上,持续发生着核聚变反应,4个质量较小的氢原子核,转化成1个质量较大的氦原子核,同时释放出比原子核裂变高得多的能量。在太阳这个“核反应堆”中,时时刻刻释放着巨大的能量。在这些能量中,仅有二十亿分之一抵达了地球,就给地球送…  相似文献   

10.
太阳不仅給我們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而且是个取之不尽的巨大能源。在晴朗的夏天中午,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每平方米面积上功率有1瓩左右。在地球的大气层以外,由于沒有大气的吸收和散射,投射到每平方米面积上的太阳光綫功率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尽管太阳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约为3.75×1026W)的22亿分之一,但已高达173,000TVV,也就是说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当于500万吨煤。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以及部分潮汐能都是来源于太阳;即使是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如  相似文献   

12.
《科技新时代》2008,(5):118-118
最初观测到“太阳海啸”的是1995年12月发射的SOHO卫星(太阳与日球层观测台)。天文学家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太阳海啸”与地球海啸存在相似之处——“太阳海啸”也是能量释放的结果。能量产生后会通过一些介质来释放压力波,在地球上,这个介质是海水,而在太阳上,这个介质则是炙热的太阳气体。  相似文献   

13.
强宇宙粒子射线辐射资源 所谓辐射,就是看不见的高能粒子流,它能穿过人体,杀死细胞,如医学上使用的放射疗法和X光透视等。太空中充满着各种强烈的辐射,如,银河宇宙射线、太阳电磁辐射、太阳宇宙射线和太阳风等,充满着能量和万有引力场。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被大气层包裹着。大气层如同一张天幕,遮去了部分太阳光,在物理学领域称为大气阻尼。宇宙高能重粒子,由于大气阻尼的吸收,到地面几乎已经绝迹。宇宙空间由于没有大气阻尼,宇宙射线可以无障碍地穿行,因此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在宇宙空间,太阳光辐射强度比地面高出若干倍。科学研究已经发现…  相似文献   

14.
声音     
《科技新时代》2009,(5):9-9
“悬浮的微颗粒每漫反射掉1瓦/平方米的太阳光线,地面上的太阳能收集器就会少收集5瓦/平方米的能量。”——针对有些科学家提出向大气平流层撒播名为浮质的微粒、部分阻挡太阳光以达到冷却地球目的的方案,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大气物理学家丹尼尔&#183;默菲进行了研究后,指出该方案将危及绿色能源。  相似文献   

15.
质疑太阳能     
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地球上的万物,有了太阳才得以生存。地球环绕太阳旋转,由于太阳照射的角度不同,地球上各处接收的热量多少不一,地球因而有春夏秋冬之分,两极地区终年白雪皑皑,冰封千里,而赤道一带又截然不同,四季烈日炎炎。太阳究竟有多大能量? 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能量究竟有多大? 据科学家计算,太阳每秒向四面八方辐射出去的热量大约有3800万亿亿千瓦,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只接收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约5×10~(-9)(即二十  相似文献   

16.
在太阳光芒的照耀下,地球植物的颜色多为绿色。如果天上有两个太阳,植物的颜色会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7.
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春暧、夏热、秋凉、冬冷?原因就在于地球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即由于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成66°33′交角,地轴倾斜的方向在公转过程中保持不变,所以太阳光直射点在一年中南北移动。  相似文献   

18.
张唯诚 《百科知识》2011,(17):39-41
地球上的生命是依靠太阳的能量生存的,而光合作用是唯一能捕捉此能量的重要生物途径。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叶绿素,在光的照射下,将水、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光合动物"呢?未来人们能否依赖那些无需进食的"光合动物"来缓解食物短缺的危机呢?  相似文献   

19.
植物其实是地球上最高效的太阳能收集器,它们几乎能够把捕捉到的太阳光中的每一个光子转化成电子,只是到了合成有机物的环节,植物的能量利用效率有所降低。那么,为什么不考虑用其所长,让植物变成发电厂呢?美国科学家最近把这个设想变成了现实,他们找到了一种切断光合作用过程的方法,通过控制植物体内的某些蛋白质,能够在植物产生电子,而且还没有合成有机物比如说糖类的时候,就把电子收集起来。植物"发电"的效率相当高,但是如果让植物只"发电",不  相似文献   

20.
阳历和阴历     
我们生活居住所在的行星——地球,虽然不是太阳系里唯一有生命现象的星球,但差不多可以说是唯一有人类活动的星球。地球上一切动力来源,能量的获得,都是和太阳分不开的,所以人类及一切生物的生活状况莫不和太阳息息相关而受着太阳的极大影响。既然如此,那末太阳和地球的相对位置也必然影响到地球上的每一种活动。一般说,太阳对我们的位置有两种显著变化。一种是由於地球自转,使我们觉得太阳在东升西落,造成昼夜交替的现象,产生时间的单位——日。另一种是因为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但地球自转轴并不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